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2篇
  免费   732篇
  国内免费   250篇
化学   345篇
晶体学   38篇
力学   161篇
综合类   30篇
数学   50篇
物理学   157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CN自由基是研究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典型自由基,CN的动力学行为,如CN+O2的反应已成为研究自由基-自由基反应的模型体系[1],同时也在许多实际过程如燃烧过程,星际气体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3].利用含有CN的化合物进行光解、放电、与亚稳态原子分子进行传能反应是目  相似文献   
42.
In this investigation, a clean, atomic economic and direct synthesis of oxygenates (methanol, ethanol) form water and methane via dielectric-barrier discharge was developed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under atmospheric pressure. The effect of discharge voltage on this process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version of water can be as high as 7%, the selectivity of methanol and ethanol can be as high as 100%.  相似文献   
43.
晶态氮化碳薄膜的低温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synthesis of carbon nitride films at low temperature has been investigated using pulsed arc discharge from methanol solution with nitrogen atmosphere. Raman spectra and X-ray diffraction (XRD) analysis suggest that crystalline carbon nitride films may be prepared at low substrate temperature (220 ℃). At same time, the substrate temperature has a significantly effect on the nitrogen content and structure of the films. Increasing substrate temperature (300 ℃) would decrease the content of nitrogen in the films and result in a formation of carbon films.  相似文献   
44.
本文研究了储氢合金表面处理,粒度分布,稀土组成和添加剂硼对储氢合金高倍率放电性能的影响及机制的探讨。采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对储氢合金进行表面处理,提高了合金表面电化学反应速度,同时促进了氢原子在合金本体中的扩散,从而改善了合金的活化性能、放电容量和高倍率放电能力。储氢合金粉粒度太粗和太细都使合金电极阻抗增大,导致放电容量和高保率放电能力下降,而且大电流放电平台也较低,选择合适的储氢合金粉粒度分布既可提高合金的活性和放电容量又能改善合金高倍率放电能力。随着合金中La含量的增加和Ce含量的减少,提高了合金的表面活性,使合金的大电流放电性能得到改善。储氢合金中加入元素B,使合金易粉化并形成少量的第二相,不但改善了合金的活性和放电容量而且显著地提高了合金高倍率放电能力。  相似文献   
45.
碳纳米管的最新制备技术及生长机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结合笔者的工作综述了碳纳米管的制备技术及生长机理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近两年来碳纳米管制备的进展情况,包括传统制备方法的改进(电弧放电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和激光蒸发法)、新型制备技术、特殊结构的碳纳米管制备;同时探讨了碳纳米管的各种生长机理;最后提出了碳纳米管制备技术和生长机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6.
在仔细研辉光放电光源工作过程的基础上,在国内首先设计、制成了HGZ-Ⅱ型自动辉光放电光源。该光源除换样品外,实现了抽空、进气、对光、预燃、曝光、充气、复位等摄谱全过程的自动控制。有水压、真空度、短路保护措施和醒铃线路。设计合理,性能良好,操作简便,工作安全,可靠。程控部分的编排包括顺序控制。时序控制和条件控制。由于使用了通用执行元、器件,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耐用性。为满足表层,逐层分析的需要,还专门设计了计数电路。供电源实现了高压直流供电和脉冲供电。该光源可应用于合金中主成分和少量杂质分析及金属、合金表层,逐层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47.
大气压旋转螺旋状电极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催化甲烷偶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新研制的具有旋转螺旋状电极的大气压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反应器催化甲烷偶联制碳二烃. 实验采用铜电极和不锈钢电极分别考察了输入电场峰值电压和甲烷、氢气进料流量等参数对甲烷转化率和碳二烃收率、选择性的影响. 在长时间连续反应无明显积碳的情况下, 最佳试验结果是电极材料为金属铜, 进料流量为60 mL•min-1, V(CH4 )/V(H2)=1的条件下, 输入电场峰值电压为2.3 kV时, 甲烷转化率为70.64%, 碳二烃单程收率及其选择性分别为69.85%和 99.14%.  相似文献   
48.
丁磺酸内酯对锂离子电池性能及负极界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循环伏安(CV)、电化学阻抗谱(EIS)、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及理论计算等方法研究了添加剂丁磺酸内酯(BS)对锂离子电池负极界面性质的影响. 研究表明, 在初次循环过程中, BS具有较低的最低空轨道能量, 优先于溶剂在石墨电极上还原分解, 并形成固体电解质相界面膜(SEI膜). 在含BS的电解液中形成的SEI膜的热稳定性高, 在70 ℃下储存24 h后, 膜电阻和电荷迁移电阻大小基本保持不变, 而在不含BS的电解液中形成的SEI膜的热稳定性较差, 在70 ℃下储存24 h后, 膜电阻和电荷迁移电阻大小有明显的增加. 从BS对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影响的研究表明, 加入少量的BS能够显著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室温放电容量、低温及高温储存放电性能.  相似文献   
49.
取高纯GeO_2粉末5.00g(颗粒度小于30μm)5份,其中一份作为空白,其余4份中依次加入Li、Be、Mg、Al、Ti、V、Cr、Fe、Ni、Co、Cu、Zn、Sn、Sb、Tl、Pb等16种元素的标准溶液,使其浓度梯度为0,0.4,1.0,2.0,5.0μg·g~(-1),于烘箱中100℃烘干。充分研磨混匀后制得GeO_2粉末中含16种杂质元素的控制样品。取高纯铟按方法规定压制成直径约为15mm的In薄片。取5片铟薄片,取适量上述5个GeO_2控制样品分别置于铟薄片上,盖上数层称量纸后用手动压紧压实,使铟薄片上的控制样品的直径约为4mm,并分别进行直流辉光放电质谱法(dc-GD-MS)测定。选择放电电流为1.8mA,放电电压为850V,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控制样品中各杂质元素的含量,并将这些测定值作为标准值。将ICP-MS测定所得待测元素和基体元素的离子束强度比值为横坐标,以与其对应的信号强度为纵坐标绘制校准曲线,曲线的斜率即为各元素的相对灵敏度因子(RSF)值。所得16种元素的校准RSF(calRSF)值和仪器自带的标准RSF(stdRSF)值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其比值大都在2~3之间。由此可见制备的一组GeO_2粉末控制样品不仅建立了各元素的工作曲线,而且获得了与基体相匹配的RSF值,解决了用GD-MS测定高纯GeO_2中16种杂质元素的问题。  相似文献   
50.
惠国华  吴莉莉  潘敏  陈裕泉  李婷  张孝彬 《分析化学》2006,34(12):1813-1816
介绍了一种基于定向纳米碳管的气敏传感器,以生长定向纳米碳管的氧化铝模板作为阳极,铝板作为阴极,利用纳米碳管的尖端发射效应,在较低的电压下使气体产生放电现象。通过对纳米碳管在气体中击穿电压和放电电流的测量,实现对气体的定性定量检测。同时纳米碳管气敏传感器还具有体积小、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响应速度快、在常温常压下即可进行检测等优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