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5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88篇
化学   28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958篇
综合类   62篇
数学   299篇
物理学   13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在弹塑性梁弯曲变形理论基础上,本文用Laplace变换进一步分析了弹-粘塑性梁的弯曲问题.并以矩形截面梁为例,说明弹-粘塑性梁弯曲时的弹性与粘塑性区的应力,梁的挠度及弹-粘塑性交线的计算  相似文献   
102.
考虑一端具有干摩擦的屈曲梁在轴向激励下的非线性振动系统,利用Floquet理论和谐波平衡法,研究了系统中初始屈曲度、阻尼、频率、激励振幅等各种物理参数对1/2业谐共振情况下倍周期分叉的影响,其规律与以往的数值模拟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3.
泊松方程与双向张弦梁找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双向张弦梁上、下弦的平衡荷载与索曲面及索拉力之间的关系,给出了上、下弦 所在曲面的泊松方程;给出了矩形边界和椭圆边界泊松方程的求解方法;通过算例验证了泊 松方程找形方法的正确性. 给出的泊松方程求解方法可以非常准确计算出双向张弦梁的 形状,便于在工程中应用.  相似文献   
104.
李丽  杨骁 《力学季刊》2007,28(1):86-91
基于饱和多孔介质理论和弹性梁的大挠度弯曲假设,在多孔弹性梁轴线不可伸长,孔隙流体仅沿轴向方向扩散的限制下,建立了微观不可压饱和多孔弹性梁大挠度拟静态响应的一维非线性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Galerkin截断法,分析了两端可渗透的简支多孔弹性梁在突加横向均布载荷作用下的非线性弯曲,给出了梁弯曲时挠度、弯矩以及孔隙流体压力等效力偶随时间的响应曲线.数值结果表明:当载荷较小时,大挠度非线性与小挠度线性理论的结果相差很小,而当载荷较大时,非线性大挠度理论的结果小于相应线性小挠度理论的结果,并且这种差异随着载荷的增大而增大.同时,在载荷突加于梁上时,多孔弹性梁骨架起初不变形,孔隙流体压力等效力偶由零突增为非零,其值与外载荷保持平衡.随着时间的增加,梁的挠度增加,等效力偶逐渐减小为零,最终多孔梁骨架承担全部的外载荷.  相似文献   
105.
无约束修正Timoshenko梁的冲击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修正后的Timoshenko梁运动方程,并比较了修正Timoshenko梁与经 典Timoshenko梁的运动方程. 推导了考虑剪切变形引起的转动惯量的修正Timoshenko 梁的正交条件,推导了集中质量对无约束修正Timoshenko梁的正碰撞对梁所引起的瞬态冲 击响应公式,并用算例进行了分析,且与集中质量对经典的无约束Timoshenko梁的正碰撞 对梁所引起的冲击响应进行了比较,另外还用算例分析了梁的刚度的变化和冲击质量比对其 冲击响应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6.
吴芸  张其林  王旭峰 《力学季刊》2007,28(3):418-425
大多数结构用铝合金通常要经过热处理或加工硬化以得到更高的力学性能.这种合金焊接后,焊接热会使焊缝附近局部区域(称为热影响区HAZ)强度降低.这一特点使得焊接铝合金梁构件极限承载力的研究与焊接钢梁构件相比变得更为复杂.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关于铝合金结构的设计规范,为此本文对两种典型的纵向焊接工字型截面铝合金梁构件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在参考国外规范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静力设计的纵向焊接铝合金梁设计公式的建议.通过对试验构件进行数值分析,验证了有限元分析焊接梁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数值分析,并将试验结果及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公式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可以看出建议公式计算结果富有较大安全度,从而验证了其适用性,为我国《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的编制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7.
碳纤维布与钢板复合加固梁剥离破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2根碳纤维布与钢板复合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加固方式能有效地改善被加固构件的受力性能,但常由于复合加固层的剥离可能导致加固效果的降低。复合加固层与被加固构件之间的剥离是由于薄弱截面在剪应力及正应力的集中作用下而产生的,文中对复合加固层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剪应力及剥离正应力的计算公式分别进行推导,并进一步对碳纤维布与钢板复合加固的剥离机理进行分析,为工程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8.
斜面结构冰荷载的动荷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改进的刚性梁模型进行了斜面结构冰荷载的动荷效应,推导了冰力的动荷系统,算例得到了与模型试验值和数值解相近的结果,依据分析对试验观察到的规律给出了理论上的证明和定性的解释,给出了准静态冰力条件的判别式。  相似文献   
109.
纤维板增强钢筋砼缺口梁承载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对8组24根碳纤维薄板增强钢筋混凝土梁进行三点弯曲试验,探讨碳纤维薄板增强钢筋混凝土缺口梁的破坏过程、极限承载力及其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1)碳纤维薄板增强钢筋混凝土缺口梁总是沿着纤维薄板与混凝土的界面发生剥高破坏;2)与无增强梁相比,增强梁的极限来载力可以提高20%一40%.而且当纤维薄板贴长Lc与两支点间距离S之比为0.57左右时增强效果最明显;3)缺口对梁的破坏模式影响较大,而对梁的极限承载力影响不大(下降10%-15%).  相似文献   
110.
连续多跨梁结构模型在力学实验教学中的开发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深化基础力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作者将力学课程中用变形能 法求解超静定结构的理论与工程实际密切结合,开发设计了连续多跨梁 的工程结构模型试验装置,为本科生开设出“工程结构电测应力分析” 教学实验. 通过教学实践,验证了该教学实验的综合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