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56篇
  免费   1354篇
  国内免费   645篇
化学   992篇
晶体学   19篇
力学   98篇
综合类   38篇
数学   49篇
物理学   5759篇
  2024年   84篇
  2023年   254篇
  2022年   322篇
  2021年   395篇
  2020年   186篇
  2019年   343篇
  2018年   176篇
  2017年   249篇
  2016年   250篇
  2015年   252篇
  2014年   570篇
  2013年   346篇
  2012年   311篇
  2011年   311篇
  2010年   300篇
  2009年   274篇
  2008年   319篇
  2007年   259篇
  2006年   229篇
  2005年   187篇
  2004年   206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9 毫秒
61.
建立光学投影层析三维成像系统,该系统包括光学成像、图像采集、断层重建及三维显示,重建算法为滤波反投影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系统得到的重建图像与样品的形状吻合,重建结果边缘清晰,伪迹较小.  相似文献   
62.
讨论了制作适用于近场集成光学头中的凸形、凹形微透镜和折衍射复合微透镜的灰度掩模技术。定性地给出了与几种典型的凸形、凹形微透镜和折衍射复合微透镜对应的灰度掩模版的设计实例 ,以及将它应用于光刻操作的情况 ,为采用灰度掩模技术制作适用于近场集成光学头中的微透镜器件奠定了基础。灰度掩模技术在微透镜器件的制作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有助于简化制备工艺 ,降低制作成本 ,优化微透镜阵列的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63.
用多焦点全息透镜实现多重谱分数傅里叶变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用多焦点全息透镜实现多重谱分数傅里叶变换.利用全息方法通过一次曝光制作出多焦点的全息透镜,分析了用此全息元件实现这种变换的条件,并在实验上实现了多重谱分数傅里叶变换. 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变换方法简便可行,可广泛应用于多通道光学信息处理系统及多目标图像识别系统中.  相似文献   
64.
光学光刻是目前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制备中主要的微米和亚微米的图形加工技术,这一技术将继续保持其主导地位成为90年代VLSI发展的关键。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光学光刻工艺的发展,主要介绍了G线(436nm)、Ⅰ线(365nm)和准分子激光光刻的现状,并对实现高的光学光刻分辨率所必须解决的透镜设计、套准精度和像场面积等问题作了详细描述。最后展望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5.
荧光波长对共焦显微镜成像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导出了共焦显微镜中不同荧光波长情况下的荧光功率传输函数、三维脉冲响应函数(3D-PSF)和三维光学传递函数(3D-OTF)。结果表明,不同的荧光波长对共焦显微镜的空间截止频率、分辨率、光学传递函数存在明显的影响。当激发波长与荧光波长的比值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可以看到明显的失锥现象。  相似文献   
66.
用于成像侦察的CCD探测器成像分辨力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陶家生 《光学技术》2003,29(1):94-95
通过对CCD探测器成像过程的模拟,分析了CCD成像在像元几何尺寸及成像灰度方面的数字离散化特征对CCD成像分辨力的影响,给出了CCD成像分辨力与CCD像元分辨力的关系,同时也给出了在相应情况下的调制度传递函数(MTF)的数值。  相似文献   
67.
报道了我们研制的一套成像板粉末衍射装置,对其误差来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讨论,并与衍射仪进行了比较.该装置的半径为143.3mm,最大测量角度范围不160°,最大角度(2q )偏差小于0.03°,这些性能指标已被实验所证实,完全可应用于粉末衍射全谱的测量.  相似文献   
68.
69.
介绍了金属Au和Al薄膜的制备方法,研究了其UV光电发射特性,并做了寿命实验。给出了在真空中以及放在大气中光电发射衰减的情况。指出了其在大气中达到一个稳定值之后,再反复多次暴露于干燥大气时仍存在一个稳定光电发射周期的特点,可长达数月。金属薄膜有一个最佳膜层厚度,这与光电发射逸出深度、膜层结构等密切相关。近年来光电子成像器件发展非常迅速,急需光电发射均匀的面电子源,因此在微通道板的特性测试和像管的动态模拟中,Au和Al金属薄膜成为被优选的对象。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