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8篇
  免费   1202篇
  国内免费   2196篇
化学   1923篇
晶体学   88篇
力学   821篇
综合类   122篇
数学   316篇
物理学   2846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290篇
  2013年   250篇
  2012年   250篇
  2011年   259篇
  2010年   271篇
  2009年   284篇
  2008年   353篇
  2007年   332篇
  2006年   322篇
  2005年   286篇
  2004年   281篇
  2003年   248篇
  2002年   222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130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61.
The photoionization spectroscopy of Si(CH3)3Cl in the range of 50 -130 nm was studied with synchrotron radiation source. The adiabatic ionization potentials of molecule Si(CH3)3Cl and radical Si(CH3)3 are 10.06 ±0.02 eV and 7.00±0.03 eV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the appearance potentials of Si(CH3)2Cl+, Si(CH3)3+, SiCl+ and SiCH3+ were determined:
AP(Si(CH3)2Cl+) =10.49±0.02eV, AP(Si(CH3)3+) = 11.91 ±0.02eV
AP(SiCl+) = 18.64 ±0.06eV, AP(SiCH3+)= 18.62 ±0.02eV
From these, some chemical bond energies of Si(CH3)3Cl+ were calculated:
D(Si(CH3)2Cl+ - CH3) =0.43 ±0.02eV, D(Si(CH3)3+ - Cl) = 1.85 ± 0.02eV
D(SiCH3+ - (2CH3 + Cl)) = 8.56 ± 0.06eV, D(SiCH3+ - 2CH3) =6.71±0.06eV
D(SiCl+ - 3CH3) = 8.58 ± 0.06eV, D(SiCl+- 2CH3) = 8.15 ±0.06eV
D(SiCH3+- (CH3 + Cl)) =8.13 ±0.06eV  相似文献   
162.
采用反相气相色谱技术,将正己烷、正庚烷、正辛烷、正壬烷作为非极性分子探针,乙醚、丙酮、三氯甲烷作为极性分子探针在50℃、60℃、70℃和80℃条件下测定了可溶性聚酰亚胺HQDPA-DMMDA的表面色散自由能与表面Lewis酸碱性质.HQDPA-DMMDA在50℃、60℃、70℃和80℃的表面色散自由能分别为34.37、31.80、29.50和27.64 mJ/m2,自由能随温度的升高而线性降低.实验发现,HQDPA-DMMDA为弱的Lewis两性聚合物材料,其Lewis酸常数Ka为0.4115,碱常数Kb为0.5812.  相似文献   
163.
在束-气条件下,通过检测产物的化学发光,研究了亚稳电子激发态He(23S)原子与CH3Cl、CH3I传能反应.采用参比反应的方法,测得了由上述反应产生的主要碎片CH(A2△)、CH(B2∑-)、CH(C2∑+)和H*形成速率常数.通过对测得的CH(A2△-X2∏r)和CH(B2∑--X2∏r)色散谱进行计算机模拟,获得了初生态的CH(A2△,v=0-2)和CH(B2∑-,v=0态)的振动-转动布居,实验结果表明,CH(A2△,v=0)态的转动布居是呈双Boltzman分布的,并且反应的可资用能大部分将转变成产物的平动能.根据实验结果和反应阈能的分析,本文对He(23S)与CH3Cl/CH3I传能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4.
钛酸钾晶须界面性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乳液聚合的方法对钛酸钾晶须进行表面改性,获得了表面包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钛酸钾晶须. FT-IR、SEM、EDS的表征表明,钛酸钾晶须的表面包裹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膜,形成了以钛酸钾晶须为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壳的复合粒子.研究表明,改性后的晶须表面能降低,在有机溶液中的界面张力大大降低,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界面性质相似,说明改性后的晶须基本被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完全包裹,因此晶须由亲水性变为疏水性,在有机溶液中的分散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5.
以马来酰胺酸(MAA)、六甲基二硅氮烷(HDMS)和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O)对硅橡胶/白炭黑(SR/Silica)复合材料进行改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平衡溶胀法、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对3种改性剂对SR/Silica复合材料的改性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MAA可以更好地促进白炭黑在硅橡胶中的分散;与HDMS和VTEO改性的SR/Silica复合材料相比,MAA改性的SR/Silica(m(MAA)∶m(SR)=3%)的拉伸强度分别提高了24%和52%,并且具有更低的压缩应力松弛速率以及更小的压缩永久变形,MAA在制备高强度硅橡胶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6.
设计并合成了含有不同生色团以及不同官能度的环氧树脂基偶氮高分子 ,系统研究了偶氮生色团的种类和官能度对光栅形成速率的影响规律 .实验结果表明 ,偶氮苯对位是羧基的聚合物的光栅形成速率明显快于偶氮苯对位是硝基的聚合物 ,光栅形成速率随偶氮生色团官能度的增加而加快 .这两类聚合物都可以形成规整的可擦式表面起伏光栅  相似文献   
167.
It is important to know the rate of intra-molecular contact formation in protein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how proteins fold clearly. Here we investigate the rate of intra-molecular contact formation in short two-dimensional compact polymer chains by calculating th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p(r) of end-to-end distance r using the enumeration calculation method and HP model on two-dimensional square lattice. Th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f end-to-end distance p(r) of short two-dimensional compact polymers chains may consist of two parts, i.e. p(r) = p1(r) p2(r), where p1(r) and p2(r) are different for small r. The rate of contact formation decreases monotonically with the number of bonds N, and the rate approximately conforms to the scaling relation of k(N) ∝ N-α. Here the value of α increases with the contact radius a and it also depends on the percentage of H (hydrophobic) residues in the sequences of compact chains and the energy parameters of εHH, εHP and εPP . Some comparisons of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also made. This investigation may help us to understand the protein folding.  相似文献   
168.
169.
曹群  武世奎  李彦 《无机化学学报》2020,36(7):1233-1240
以橡子为碳源,通过高温煅烧法制备了粒径均匀的磁性空心碳纳米球(MHCNS)。经过HCl浸泡处理可得MHCNS-1,再经HNO_3和NH_3·H_2O处理得MHCNS-2。MHCNS-2粒径均匀,直径为20~40 nm,球壁厚度为3~5 nm。MHCNS-2的尺寸可通过改变镍离子与氢氧化钾的添加量和比例进行调控。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振动样品磁强计等方法对制备的产物进行了表征,进而分析了其生长机制。MHCNS-2对于有机染料亚甲基蓝(MB)的吸附性能的实验结果表明,MHCNS-2具有强吸附性能,当MB溶液浓度为100 mg·L~(-1)时,吸附量可以达到185 mg·g~(-1)。MHCNS对布洛芬的载药释药实验结果表明,MHCNS-2载药率可达44%,释药率达70%,有着良好的载药与释药能力。  相似文献   
170.
生物质空气-水蒸气气化制取合成气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基于Gibbs自由能最小化原理,计算了包括H2O(l)和C(s)在内的,生物质空气 水蒸气气化体系热力学平衡,对比分析了常压气化和加压气化的特点,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了不同压力下,气化产物中可燃气体分率最高时的水蒸气/生物质质量比(S/B,Steam to Biomass Ratio)与空气当量比(ER,Equivalence Ratio)的关系曲线,为探讨适于制取合成气的气化工艺和条件提供初步的理论指导。研究表明,相对于常压气化,加压气化体系的平衡温度较高,平衡状态下可燃气体分数较低,但CH4含量明显增加;一定温度和当量比下,加压气化使得气化产物中可燃气体分数达到最高所对应的S/B比增大,即需要消耗更多水蒸气;通过调节S/B比,可以比较方便地控制产物中H2和CO的比例。以常压为例,T=1173K,S/B=0.17时,气化产物中H2/CO约为1.1∶1,而S/B=1.02时,气化产物中H2/CO约为2∶1;不同压力下最佳S/B比和ER有很好的线性关系,温度为1173K时,最佳S/B比与压力及ER〖的关系为S/B=-1.48×ER-4.49 E×10-5×p2 + 5.83 E×10-3×p + 0.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