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5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465篇
化学   1305篇
晶体学   43篇
力学   84篇
综合类   120篇
数学   69篇
物理学   38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运用半连续反应装置对山西吴家坪煤和四川华蓥山煤中氯在亚临界水条件下的脱除规律及形态变化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和压力对氯脱除率的影响;同时还运用化学提取法对原煤及残渣中氯的形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煤中氯的脱除率也增加,在410℃、15MPa、60min、水流量为580mL/h时,吴家坪煤中氯的脱除率为84.6%,华蓥山煤中氯的脱除率为72.4%。吴家坪煤中氯在15MPa时的脱除率最大。华蓥山煤中氯主要以有机氯的形态存在,而吴家坪煤中氯有8%为离子可交换态的无机氯,其余为有机结合的氯;在亚临界水萃取煤的过程中,离子交换态结合的有机氯比共价键结合的有机氯更容易挥发,有机氯要首先转化为无机氯然后再逸出。  相似文献   
32.
聚偏氟乙烯取向薄膜的结晶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小角激光散射法研究了聚偏氟乙烯薄膜在拉伸取向过程中晶体形态及结构的变化。拉伸使球晶形变为椭球,同时伴随着局部熔融与重结晶过程,散射图案由原来的四叶瓣发展为八叶瓣。红外测量及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拉伸引起分子链构象改变,使晶型发生了转变。  相似文献   
33.
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两个1,3,2-氧氮磷杂环戊烷衍生物的晶体结构:2-二乙氨基-3-(4′-甲基苯甲酰基)-2-硫代-1,3,2-氧氮磷杂环戊烷,C_(14)H_(21)N_2O_2PS(1),空间群为P_(bco),α=0.9057(5)nm,b=1.3974(6)nm,c=2.5130(7)nm,Z=8,R=0.051;2-二乙氨基-3-(2′,4′-二氯苯甲酰基)-2-硫代-1,3,2-氧氮磷杂环戊烷,C_(13)H_(17)N_2O_2PSCl_2(2),空间群P2_1/c,α=0.7375(1)nm,b=1.4370(3)nm,c=1.6015(7)nm,β=93.70(2)°,Z=4,R=0.054。结构均由直接法解出。两个化合物中氧氮磷杂五元环均为半椅式构象。其中P—N键长环内分别为0.1712(2)nm和0.1723(0)nn;环外为0.1620(3)nm和0.1620(0)nm,由于成环作用所致环内P—N键长大于环外的。  相似文献   
34.
为了研究形态(特别是分散状态)对聚合物共混物韧性的影响,建立了准网络形态模型,定义了分散相分布系数(ξ,0<ξ1),并给出其物理意义,推导了基体层厚度的计算公式,研究了形态参数的变化对基体层厚度的影响.对于常见的无规形态,ξ≈1.对于准网络形态,ξ<1,并且不是常数.计算结果表明,减小ξ和分散相粒径及其分布、增大其体积分数有利于减小基体层厚度.从理论上证明了准网络形态比无规形态更有利于减小基体层厚度.  相似文献   
35.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 (37℃ ,I=0 .1 5mol/ L Na Cl) ,用 p H电位法研究了铽 ( )、钙 ( )与 L-谷氨酸、甘氨酸二元、三元体系。确定了体系存在的物种 ,测定了体系中配合物的稳定常数。讨论了上述二元、三元体系中铽 ( )、钙 ( )的物种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36.
通过对聚醚氨酯红外光谱酰胺-Ⅰ谱带的二级微商及傅里埃自解卷积处理,发现了位于1715cm~(-1)的新组分并可归属于无序的相间界面。应用差减光谱及曲线拟合对热处理试样的光谱谱带进行分析表明聚醚氨酯的加热/冷却过程是与可逆的无序/有序化过程及微相混合/分离过程有关的。新发现的1715cm(-1)组分强度的变化与无序/有序化过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37.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天然水中微量铁的形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用抗坏血酸为还原剂,使二价铁离子与邻菲啰啉(phen)形成螯合物,用硝基苯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有机相中的铁。方法检出限为1.7ng·ml~(-1),回收率为98.0%~109.6%,线性范围为0~10.0μg·ml~(-1)(原水相),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4。测定结果与ICP-AES法结果对照相对误差小于9.46%。  相似文献   
38.
二维高分子链形态的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在“高分子物理实验”教学中新开设的又一个计算机模拟实验,即应用自编的改进型四位置模型,模拟二维空间中的自回避行走链和无规行走链,并验算均方末端距和均方回转半径与聚合度的标度关系,所得结果与de Gennes的理论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39.
借助WAXD、SAXD和DSC等手段研究了炭黑与聚乙烯复合体系在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结晶行为及聚集态结构的大尺寸效应对PTC特性的影响。由此提出,不仅结晶度大小,而且聚集大尺寸效应性能对PTC行性有重要影响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40.
The organic nanoparticles of a blue-light-emitting molecule, 1,3-diphenyl-5-(9-anthryl)-2-pyrazuline, were prepared by reprecipitation method using acetonitrile as the solvent for the molecular precursor. Three morphologies, spherical, doughnut-shaped and cubic, could be observed on the silicon substrate forthe nanoparfides by the volume-controlled addition of acetonitrile. The evolution of particle morphology as a function of acetonitrile addition was attributed to the variation of the growth habits of the particles in the different environment. The nanoparticles exhibit the novel photoluminescence spectra as compared to those of monomer and the bulk crysta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