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化学   36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5篇
物理学   25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浅谈GSM系统     
 GSM原意为移动通信特别小组(GroupSpecialMobile)。该组织成立于1982年,旨在制定一个欧洲移动通信系统的特性规范,以便使整个欧洲采用一个统一的移动通信制式,让移动通信用户在欧洲各国的移动通信成为可能。今天,所谓的GSM,就是泛欧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i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它有效地克服了模拟制式移动通信系统存在的频谱利用率低、容量小、制式不统一、联网漫游困难、不能提供数据等非话业务以及话音失真、保密性差等缺点。GSM的发展,弥补了有线电话的严重不足,解决了人们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的通信联络。  相似文献   
2.
橙皮素A的NMR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原忠  周碧野  李铣 《波谱学杂志》2002,19(3):309-313
橙皮素A是从中药北沙参(Glehnia littoralis Fr. Schmidt ex Miquel)的正丁醇萃 取物中分离得到的一种8-O-4′-型异木脂素苷类化合物. 通过化学方法和波谱分析鉴 定了该 化合物的结构. 采用2D NMR技术对其NMR信号进行了全归属. DMSO-d6代替CD3OD作为溶剂,并利用重水交换,能准确读出偶合常数J7,8值.   相似文献   
3.
采用多种核磁共振(NMR)技术(包括1H NMR、13C NMR、1H-1H COSY、1H-13C HSQC、1H-13C HMBC),对基于咔唑-靛红双-硫代碳酰腙新型衍生物2,即1-[(3Z)-2-氧代吲哚-3-亚基]-5-[(9-己基-3-咔唑基)亚基]硫代碳酰腙的1H和13C NMR信号进行了全归属,确定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4.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B3LYP/6-311+G(d,p)及二级微扰理论(Second-order Mller-Plesset,MP2)MP2/6-311+G(d,p)对4-羟基苯甲酰肼分子进行了构型优化,得到了该分子的稳定几何构型,在此基础上对其频率进行了计算和指认,与4-羟基苯甲酰肼的实验谱图比较分析发现,真空分子的羟基、胺基及CH的特征振动频率与实验值相差较大。因此在单晶数据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氨气分子,模拟相邻分子对该分子的影响,MP2的计算结果表明,羟基的振动频率与实验值吻合很好,说明相邻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不能忽略以及MP2理论在解释该类分子的振动光谱方面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应用1H NMR,13C NMR,DEPT,1H-1H COSY,HSQC,HMBC等多种NMR实验测试分析方法,确证了一种新的六氢喹啉衍生物2,7,7-三甲基-4-(4-羟基-3-甲氧基)苯基-5-氧代-1,4,5,6,7,8-六氢喹啉-3-羧酸甲酯的结构,并对它的1H、13C信号进行了归属.  相似文献   
6.
从传统中药罗汉果中分离得到一系列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其苷元为罗汉果醇,应用1D和2D NMR脉冲梯度场反相技术(gCOSY,gNOESY,gHMQC,gHMBC) 研究了罗汉果醇及其苷的结构,对其碳氢NMR信号进行了全归属,应用gNOESY技术研究了罗汉果醇的立体构型,并探讨了取代基对苷元质子和碳化学位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脯氨酸类衍生物结构独特,鲜有报道利用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技术对氨基酸的手性进行鉴别.利用多种NMR技术:1H NMR、1H-1H同核位移相关谱(1H-1H COSY)、1H-1H质子全相关谱(1H-1H TOCSY)、1H-1H核Overhauser效应谱(1H-1H NOESY)、13C NMR、无畸变的极化转移增强法(DEPT135°)、1H-13C检出1H的异核单量子相干(1H-13C HSQC)和1H-13C检出1H的异核多键相关(1H-13C HMBC),对脯氨酸类N-酰胺衍生物两种构象异构体的1H和13C NMR进行了全归属,确定了室温下在二甲基亚砜(DMSO)中L型和D型的顺反异构体以相同的比例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8.
对3′″-羰基-2″-β-L-奎诺糖基淫羊藿次苷Ⅱ(3′″-carbonyl-2″-β-L-quinovosy licarisideⅡ),进行了1H和13C MNR检测,参考2″-O-鼠李糖基淫羊藿次苷Ⅱ(2″-O-rhamnosy licarisid Ⅱ)、淫羊藿次苷Ⅱ(icarisid Ⅱ)和淫羊藿苷(icariin)的1H、13C NMR数据,通过DEPT和1H-1H COSY、HSQC、HMBC等2D NMR技术对该化合物所有的1H和13C NMR信号进行了全归属和详细解析.  相似文献   
9.
由美国Lilly公司开发的第二代抗抑郁症药物盐酸氟西汀(Fluoxetine hydrochloride),属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除了用于治疗各类抑郁症,包括轻性或重性抑郁症,尤宜用于老年性抑郁症之外,对于强迫症、惊恐发作、贪食症、经前期焦虑等亦有很好疗效. Fluoxetine hydrochloride是一种双环化合物,与传统的三环类、杂环类或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抗抑郁药相比,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轻而少,安全性高、耐受性好等特点,目前已作为一线的抗抑郁药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对Fluoxetine hydrochloride进行了1H NMR和13C NMR检测,并通过DEPT和1H-1H COSY、HMBC、HSQC等2D NMR技术对其1H NMR和13C NMR数据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析和比文献[1]更为全面的NMR归属,为以后的分析鉴定提供更完善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在不同pH条件下P(AM/AA)溶液的13C-NMR谱,观察了谱峰的化学位移变化和分裂情况,对比了均聚物PAM和PAA的13C-NMR谱,对P(AM/AA)13C-NMR谱的各共振峰进行了归属,证实P(AM/AA)共聚物C=O碳峰的分裂只与分子链共聚序列结构相关,并得出了C=O碳分裂峰所对应的三单元序列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