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8篇
  免费   341篇
  国内免费   214篇
化学   337篇
晶体学   15篇
力学   296篇
综合类   18篇
数学   61篇
物理学   117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01.
为满足中国散裂中子源(China Spallation Neutron Source,CSNS)工程材料衍射谱仪的探测器需求,CSNS探测器组设计并研制了基于硅光电倍增管(Silicon Photomultiplier,SiPM)读出的闪烁体探测器。本工作针对该探测器,选取了Sensl MicroFJ-30035-TSV和Hamamatsu S13363-3050NE-16两种型号的SiPM,开展了其击穿电压、增益、温度特性、暗计数率等关键性能的测试。测试结果显示,两者单光子分辨能力,增益、暗计数率等性能均可满足当前闪烁体探测器需求,相同过偏压下,前者增益高于后者,且Hamamatsu SiPM增益对温度更敏感。测试了两SiPM的温度补偿系数分别为22.0 mV/℃(Sens1)和53.6 mV/℃(Hamamatsu),为后续SiPM温度补偿电路设计奠定了基础。利用研制的探测器工程样机,在CSNS BL09下测试了两种SiPM读出的探测器对2.8 ?中子探测效率分别为76%和68%,为目标探测器及同类型探测器的SiPM选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2.
二代近贴微通道板(MCP)电子清刷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江涛 《应用光学》2001,22(4):23-25,22
主要介绍二代近贴微光管MCP了清刷技术研究结果,结合质谱分析对MCP释放的残气对阴极光电发射产生的影响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3.
简要分析了双向进气型脉冲管制冷机中存在的直流现象及其抑制措施;使用所研制的两台非金属同轴脉冲管制冷机,通过测量其蓄冷器外壁温度分布的方法,实验验证了基于闭合回路的固有直流的方向;通过分析其降温曲线及对冷头最低无负荷温度的影响,验证了可以利用非对称阻力元件产生相反方向的附加直流以消除系统中的固有直流,从而取得较好的制冷效果。实验对其效果进行了量化分析。  相似文献   
104.
BEPCⅡ(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进工程)要求其直线注入器提供更高的能量和流强,为此必须改进正电子产生靶前后的加速管,以提高加速梯度,并消除原有加速管因长期运行后性能有所下降的隐患.本文叙述了新加速管的高功率测试,包括测试装置的设计、建立,微波功率源(速调管)的调试和加速管高功率测试结果及其分析.  相似文献   
105.
We present a very simple scheme for generating four-qubit cluster states with one step using parity measurement based on dipole-induced transparency in a cavity-waveguide system. The scheme only uses the photon detectors to check the parity of the spatially separated dipole, which are the same (even parity) or different (odd parity) through measuring the light fields in the waveguide. The initial entangled states remain after nondetective identification and they can be used for successive tasks.  相似文献   
106.
罗售余 《物理实验》1989,9(5):223-225
利用原有的光谱仪,或购买经济的、无光电测试设备的光谱仪,自制光电倍增管管套和接口,与两种类型的光谱仪连接,进行光电法测量。这种简易设备,避光性能好,装卸方便,有利于教学实验中的演示和测量两个要求。  相似文献   
107.
108.
赵其祥  冯进军  吕游  郑树泉  张天钟 《强激光与粒子束》2021,33(9):093007-1-093007-8
太赫兹回旋管可实现高功率输出,并具有一定的频率调谐范围,是核磁共振波谱系统理想的高功率太赫兹辐射源。设计了263 GHz,TE5,2基波连续调谐回旋管,通过磁场调节实现频率调谐范围为1.39 GHz,利用时域多模多频自洽非线性理论对设计的连续调谐回旋管非稳定振荡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次纵向谐波模式工作磁场范围内,当工作电流大于起振电流时,连续调谐回旋管先进入稳定状态,高次纵向谐波模式被抑制,工作模式TE5,2的输出功率随时间不变;当电流增大,纵向谐波模式间的竞争引起回旋管由稳定状态进入到非稳定振荡状态,工作模式TE5,2的输出功率随时间呈振荡变化且互作用效率大大降低;随着电流的进一步增大,回旋管又回到与低电流不同的稳定状态,互作用效率进一步降低。同时发现非稳定振荡状态的起始电流随着磁场增加而增大。本研究对需工作于稳定状态的面向DNP-NMR应用的连续调谐太赫兹回旋管的研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9.
《工程热物理学报》2021,42(8):1917-1924
本文将地埋管储热和水箱储热相耦合,组合成了新型地下跨季节复合储热系统,结合实验研究和数值计算的方法开展了热扩散机理与储/释热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储热阶段,地埋管储热起到"热屏"作用,抑制了水箱储热模式的热量向外围扩散;释热阶段,水箱储热有效回收了地埋管储热释放到土壤中的热量,增大了释热量。并结合热储存率和利用率定量分析了热量扩散程度,复合储热模式的热储存率和利用率均高于传统水箱储热模式和地埋管储热模式,热量得到了更高效的储存和再利用,其中复合储热模式效率为67.29%,水箱储热模式和地埋管储热模式分别为36.6%和26.79%。在一个周期结束后,复合储热体温度分布更加均匀,且储热体整体温位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10.
为了强化相变蓄热器传热性能,本文设计了三种新型壳管相变蓄热器结构,并对其换热性能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蓄热器内部添加分层结构和斜翅片换热性能最高,内部温度达到均匀化的时间随换热单元数增加而增大;换热管道间翅片的添加可有效地强化换热效果,改善蓄热器内部出现的温度严重分层现象,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在研究范围内,换热流体温度的增加可有效提高蓄热器的换热效率,缩短相变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