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8篇
  免费   1436篇
  国内免费   312篇
化学   94篇
晶体学   66篇
力学   101篇
综合类   45篇
数学   32篇
物理学   3508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76篇
  2011年   217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224篇
  2008年   229篇
  2007年   206篇
  2006年   191篇
  2005年   175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71.
黑腔靶X光转换,输运的定量测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测量黑腔靶X光引光效率、转换效率,我们设计了相应的分解靶(泄漏靶)实验,1989~1992年在″神光″装置上共进行了四次漏靶分解实验,利用灵敏度作了绝对标定的平响应X光二极管对漏靶注入孔、引光孔流出的X光角分布进行了测量,测出了x光角分布,得到了黑腔靶X光转换效率为50%~60%,引光效率约6%,为以后辐射驱动内爆研究的理论计算和靶的优化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数据。  相似文献   
72.
使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在不同衬底温度下(ts=室温,350,500℃)于Si(001)衬底上沉积了CNx膜,并利用拉曼(Raman)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X射线衍射光电子能谱(XPS)对CNx膜的化学结合状态与温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Raman光谱结果表明,随衬底温度(ts) 增加,D带向低频方向移动,G带向高频方向移动;它们的半高宽分别由375和150cm^-1减小至328和142cm^-1;ID/IG由3.76减小至2.88。FTIR谱中除无序D带(1400cm^-1)和石墨G带(1570cm^-1)外,还有-700cm^-1,~2210cm^-1(C=N),2330cm^-1(C-O)及3255-3351cm^-1(N-H)等峰。XPS测试结果表明:随衬底温度增加,N与C的物质的量比由0.49下降至0.38,sp^2(C-N)组分与sp^3(C-N)组分强度比呈增大趋势。低温(350℃)退火并未对CNx膜的化学结合状态产生较大影响;高温(900℃)退火样品则显示出较好的结晶化程度。  相似文献   
73.
 通过使用新的坐标变量和光场的表达形式,推导了新坐标系下环束场传输的偏微分方程,给出了相应差分方程的截断误差和稳定性条件,使得环束场传输计算速度大幅提高;使用二阶精度的Crank-Nicolso差分方法对束变换环孔激光谐振腔的环束场传输进行了计算,并与W.D.Murphy和M.L.Bernabe所给M-B积分近似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证实了该方法无论计算速度和精度都优于M-B积分近似方法。  相似文献   
74.
腔长失调对光腔衰荡法测量精度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只考虑腔长失调因素下建立了反射率模拟测量的理论模型。根据高斯光束传输规律分析了腔长失调对衰荡腔模式耦合的影响,推导了腔长失调与谐振腔输出脉冲信号、衰荡信号与反射率之间的关系,模拟了腔长失调在±10mm范围内的光脉冲衰荡现象。结果表明:对于光敏面直径为0.2mm的高速探测器,为了保证10-6的测量精度,腔长的失调量应控制在±1mm之间。在光路调节中采用具有对数变换功能的示波器和动态范围较大的探测器,可以提高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75.
 利用变截面波导的耦合模理论,根据输出腔中电场幅值分布函数所满足的微分方程组,编写了具有自动优化功能的计算程序,分析研究了不同渐变角度、考虑腔体损耗前后和输出腔与外电路失配时,谐振频率、腔体品质因数和高频场幅值沿轴分布的变化情况,为进一步研究高频场与电子注的互作用和输出腔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6.
强流射频四极加速器输入耦合环的物理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详细讨论了强流射频四极加速器高频输入耦合环的一些基本问题,完成了高频输入耦合环的初步物理设计. 利用二维程序Superfish 的一些结果,确定了耦合环的大小,计算了耦合环的功耗,并对构成耦合环导线的粗细进行了估算。该耦合环的物理设计可作为耦合环试验的基础,同时,也可作为三维程序HFSS 模拟计算的起点。  相似文献   
77.
78.
设计并搭建了一套高精度的磁场测量和补偿系统,并结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IHEP)的2K超导腔垂直测试平台对1.3 GHz单加速间隙超导腔的磁通排出效应开展了实验研究:利用研制的磁场测量和补偿系统能够精密地测量超导腔赤道位置磁场,并能够将磁场补偿至小于5.0×10-8 T;并对超导腔不同表面温度梯度下的磁通排出效应进行了测量分析;对钉扎了磁场的超导腔进行了射频性能测试,研究了超导腔电阻对磁通钉扎的敏感度,以及在不同电场梯度下超导腔的表面电阻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研制的高精度磁场测量和补偿系统能够满足超导腔磁通排出研究的需求;高的超导腔表面温度梯度有利于磁通的排出;磁通钉扎电阻的敏感度随着加速电场梯度的增加而增大,导致超导腔的性能下降。此实验研究也为后续超导腔的研制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79.
随着光通信技术与光子集成电路的发展,非互易性器件作为光通信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研究与应用。基于磁光效应制成的磁光隔离器和环行器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非互易性器件,为了将非互易性器件整块集成在硅片上,需制备性能与块状磁光材料相当的磁光薄膜。在近红外通信波段(1 550 nm),以钇铁石榴石(Y3Fe5O12,YIG)为代表的稀土铁石榴石(RIG)具备优良的磁光效应,是最具应用前景的磁光材料之一。研究发现,使用稀土离子对YIG薄膜进行掺杂可以有效改善其磁光性能,尤其是Bi3+和Ce3+掺杂的YIG表现出巨法拉第效应。本文首先介绍了法拉第效应原理,介绍了三种常见磁光薄膜的生长方法,回顾了近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介绍了磁光薄膜在光隔离器和环行器中的应用,最后对磁光薄膜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0.
 提出了一种由一对抛物面构成的超腔的技术方案,计算了超腔汇聚点处的总光子密度。利用康普顿散射理论对基于抛物面超腔的激光同步辐射及其光子产额进行了讨论和计算。结果表明:当超腔镜面的反射率等于99.99%时,在超腔碰撞点处的总光子数密度大约是初始激光束在碰撞点处光子数密度的5 000倍,对应康普顿垂直散射的光子产额大约是电子束与初始激光束在碰撞点处发生康普顿垂直散射时的5 000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