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5篇
  免费   615篇
  国内免费   214篇
化学   270篇
晶体学   43篇
力学   206篇
综合类   100篇
数学   376篇
物理学   1659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通过密度函数理论(DFT-DensityFunctionalTheory)对炭质吸附剂的孔径分布进行了表征。该法以多孔固体上N2吸附分子模型为依据,用一种方法对多孔固体的孔径分布从微孔到大孔范围进行确定。本文用该法对自制的聚丙烯腈活性炭纤维、国产煤质活性炭及日本产活性炭微球等六种炭质吸附剂的孔径分布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2.
利用链段浓度和链头浓度的概念,根据热力学涨落理论,给出了聚合物二元共混体系deGennes散射函数的一个普遍的热力学证明,指出了这个函数和Flory-Huggins共混自由能公式一样,也依赖于忽略构象涨落的假设.  相似文献   
33.
邵建国  徐达圣 《化学通报》1994,(12):45-47,64
流动重量法用于固体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的测定邵建国,徐达圣,贾松龄,杨春,吴锁川,孟中岳(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210024)固体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的测定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静态真空容量法,另一类是动态的气相色谱法 ̄[1]。前者系直接测量法,测定精度高...  相似文献   
34.
十二烷基季铵盐及其与十二烷基硫酸钠混合体系的表面活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表面张力测定,研究了十二烷基季铵盐C12H25N(CnH2n+1)3Br(n=1,2,3,4)及其与十二烷基硫酸钠混合体系的表面活性,应用规则溶液理论,计算了混合体系表面吸附层和胶团的组成及分子相互作用参数,对于季铵盐、极性基影响大:cmc随n增加而下降,γcmc则先上升,后下降,自极性基碳链的空间阻碍、疏水、弯曲效应,以及电荷屏蔽效应可对此予以解释,对于混合体系,极性基大小对其表面活性及胶团  相似文献   
35.
这篇综述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我们总结了图论中的Turan型问题的谱极值结论的最新进展.更准确地说,关于各种图的邻接谱半径和无符号拉普拉斯谱半径,我们总结了它们的谱版本的Turán型函数.例如,完全图、色数至少为3的一般图、完全二部图、奇圈、偶圈、色临界图和相交三角形图.第二个目标是总结一些最近的关于图性质的谱条件.通过一种统一的方法,基于邻接谱半径和无符号拉普拉斯谱半径,我们给出了一些充分条件,使得该图成为哈密顿图、k-哈密顿图、k-边哈密顿图、可迹图、k-路径可覆盖图、k-连通图、k-边连通图、哈密顿连通图、完美匹配图和β-亏量图.  相似文献   
36.
多卤代烃在有机反应机理和结构研究中有着重要意义,作为一个有用的合成中间体,其制备也受到人们重视。我们在此报道二氯亚甲基环已烷(1)与氯及溴的反应和其它有关反应的实验结果。 1 于氯作用,主要得到加成产物1—氯—1—  相似文献   
37.
HCN(HNC)与NH3, H2O和HF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MP2/aug-cc-pVTZ水平上, 对HCN(HNC)与NH3, H2O和HF分子间可能存在的氢键型复合物进行了全自由度能量梯度优化, 通过在相同水平上的频率验证分析发现了稳定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形式是HCN(HNC)作为质子供体或作为质子受体形成的复合物. 基组重叠误差对总相互作用能的影响均小于3.34 kJ/mol. 通过自然键轨道(NBO)分析, 研究了单体和复合物中的原子电荷和电荷转移对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对称性匹配微扰理论(SAPT, Symmetry Adapted Perturbation Theory)能量分解结果表明, 在分子间相互作用中, 静电作用与诱导作用占主导地位, 而诱导作用与复合物的电荷转移之间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38.
在双方市场中定义的博弈概念,可以使市场同方参与者的收益同时达到最大.这种最优化存在的理论依据是选择匹配的稳定性.用博弈论的分析与证明方法研宄多对一双方匹配市场中的最优化.在替代偏好和LAD(Law of Aggregate Demend)偏好下,证明由企业作选择的选择函数一定是个稳定匹配,由工人做选择的选择函数也是一个稳定匹配.  相似文献   
39.
EicC是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计划建造的中国电子-离子对撞机装置,该对撞机质心能位于20 GeV附近,是研究海夸克的最佳能量窗口,同时还可研究胶子和价夸克。EicC对撞粒子为高极化率质子和电子束团,质子环pRing采用八字环设计方案,可以更好地保持极化质子束团极化率,电子环eRing采用跑道形环设计方案,可以更好地利用隧道空间。该装置电子束流能量中心值为3.5 GeV,电子束RMS发射度为水平方向60 nm·rad,垂直方向60 nm·rad,对撞点b函数为水平方向0.4 m,垂直方向0.12 m;质子束流能量中心值20 GeV,质子束RMS发射度为水平方向300 nm·rad,垂直方向180 nm·rad,对撞点b函数为水平方向0.08 m,垂直方向0.04 m,设计亮度2×1033 cm–2s–1。EicC采用双对撞区非对称光学设计,通过对EicC不同色品补偿方案的研究,最终确定了弧区加短直线节共同补偿的色品补偿方案;通过研究对撞点处b函数以及对撞点间相移对动力学孔径的影响,最终得到pRing动力学孔径大于8 s(s为束团RMS尺寸)、eRing动力学孔径大于20 s,满足大于束团尺寸6 s的要求。  相似文献   
40.
如何根据患者的差异化需求,撮合医生与患者双方形成合理有效的医疗服务供需匹配,是医疗服务运作管理中重要的研究问题。本文针对医疗服务中医生与患者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一种考虑患者预约行为的匹配决策方法。在该方法中,首先依据患者的预约行为及特征分类;然后,通过计算不同情形下医患双方的差异度,获得了医患双方的满意度矩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匹配预约患者与医生的E-HR算法,并进一步构建了匹配剩余患者和医生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得到最优匹配结果;最后,通过算例说明了本文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