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0篇
化学   83篇
力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数学   22篇
物理学   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41.
胀果皂甙Ⅲ和Ⅴ的结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胀果甘草根茎中获得2个皂甙(1和3),依其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将其结构确定为:异甘草次酸-3-O-β-D-6"-正丁基-吡喃葡萄糖醛酸基-(1→2)-β-D-6'-乙基-吡喃葡萄糖醛酸甙(1)、异甘草次酸-3-O-β-D-6"-正丁基-吡喃葡萄糖醛酸基-(1→2)-β-D-6'-正丁基-吡喃葡萄糖酸甙(3),分别命名为胀果皂甙Ⅲ、胀果皂甙Ⅴ。  相似文献   
142.
采用HPLC法测定了大果山楂果实中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与抗坏血酸的含量。采用C18色谱柱,以0.10%磷酸溶液∶甲醇体积比(95∶5)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为0.8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14 nm(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265 nm(抗坏血酸),进样量为10μL。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与抗坏血酸在适量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 7、0.999 8、0.996 6和0.999 8。其重复性试验结果的RSD(n=6)分别为1.4%、1.9%、1.6%和1.8%;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6.0%(RSD=1.7%)、103.8%(RSD=1.5%)、97.1%(RSD=0.80%)和96.4%(RSD=0.70%)。本实验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准确、灵敏度高,为大果山楂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43.
从中国上海和深圳股票市场选择了钢铁股票22家,根据差别信息集理论,探究了该行业内股票价格的长期协动关系以及收益的领先—滞后关系,发现钢铁大公司股票与其小公司股票价格的长期协动关系仅存在于牛市阶段.在熊市阶段,大公司股票的收益对小公司股票收益存在信息领先趋势.并给出了实际操作建议.  相似文献   
144.
分别对番茄果肉及果芯的固形物进行低温分离提取,并分别采用这二种提取物对大鼠血栓形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发现,这种提取物对大鼠的血栓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果芯固形物对大鼠血栓抑制效果优于果肉固形物.  相似文献   
145.
卫强  刘洁 《应用化学》2016,33(6):719-726
研究了大叶黄杨叶、茎、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抗病毒活性。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法鉴定挥发油化学成分,考察体外抗病毒作用。 共鉴定133个化合物,大叶黄杨叶挥发油中主要有2-乙氧丙烷(41.92%)、(E)-2-己烯-1-醇(17.8%)、 (E)-香叶醇(7.86%)、甲基环己烷(6.60%)等;大叶黄杨茎挥发油中主要有甲氧基苯基肟(33.10%)、二十八烷(14.34%)、α-甲基-α-[4-甲基-3-戊烯基]环氧乙烷甲醇(12.48%)、甲苯(11.88%)、二十一烷(7.74%) 等;大叶黄杨果挥发油中主要有苯甲醛(15.52%)、甲苯(15.03%)、甲基环己烷(14.76%)、(Z)-3-己烯-1-醇(10.98%)等。 大叶黄杨叶、茎、果的环己烷、乙醚萃取挥发油对特定病毒有显著抑制效果。 大叶黄杨叶、茎、果中挥发油萃取部位成分差异明显,有特定抗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146.
理解股票市场内部股票间的信息溢出规律,对于股票定价、投资组合以及风险防范具有重要的意义。将传统计量经济方法与复杂网络的建模分析方法相结合,从复杂网络的视角出发,实证研究了我国股票市场内股票间的信息溢出关系及其影响因素、个股信息溢出能力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股票间较长期收益的相互影响要强于较短期收益;股票收益率相关性较强的股票间存在更显著的信息溢出;市场因素显著增强了股票间的信息溢出效应;股票间的信息溢出效应会随着市场行情的上涨(下跌)而增强(减弱);股票的信息溢出能力呈现尖峰、厚右尾的分布;股票成交金额对个股的信息溢出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最后,最小生成树能快速而准确有效地揭示股票间信息溢出规律。  相似文献   
147.
新的植物毒素蒜头果蛋白的荧光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蒜头果蛋白(Malanin)是从我国稀有植物蒜头果中分离纯化出的一种具有高细胞毒性的蛋白质。用荧光光谱法研究在温度、酸度、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变性剂及荧光猝灭剂等不同条件对蒜头果蛋白溶液构象的变化。实验表明,Malanin在天然状态下荧光发射峰位于340 nm处,色氨酸(Trp)残基较大程度位于Malanin分子的疏水区。十二烷基硫酸钠、异硫氰酸胍、丙烯酰胺和碘化钾的加入均可使Malanin的分子构象发生变化,导致分子内Trp残基的荧光猝灭。异硫氰酸胍的加入使Trp残基的荧光发射峰位明显红移,表明位于Malanin分子较疏水环境内的Trp残基相对外露。  相似文献   
148.
在对垂直振动下的铜颗粒和氧化铝颗粒混合物的研究中,除了观测到巴西果分层和混合分层外,还发现了一种新的随时间周期变化的分离形态. 此分离形态可随着时间的演化,在巴西果、反巴西果和三明治这几种分层构型之间进行动态的循环反转. 给出了这种反转态出现的相区,并且观测了其动态转变的规律. 根据碰撞、磨擦及空气的耗散作用所产生的耗散结构对循环反转态的出现给出了定性的解释,并通过实验证实这种分层构型与空气的存在有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 颗粒物质 巴西果效应 相分离  相似文献   
149.
能源对中国经济增长制约作用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角度研究了中国GDP和能源消费的动态关系,通过对GDP与能源消费格兰杰因果关系的检验,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单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导致能源消费的增加;通过对GDP与能源消费的协整检验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发现:中国GDP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误差修正模型显示了两者之间的长期均衡机制,长短期能源弹性系数说明,从长期来看,能源并不会成为经济增长的“瓶颈”,但必须注意能源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制定中长期规划来引导经济结构和能源产业的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