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84篇
  免费   7324篇
  国内免费   2486篇
化学   2648篇
晶体学   432篇
力学   995篇
综合类   197篇
数学   1434篇
物理学   18688篇
  2024年   149篇
  2023年   428篇
  2022年   420篇
  2021年   509篇
  2020年   306篇
  2019年   470篇
  2018年   357篇
  2017年   513篇
  2016年   572篇
  2015年   684篇
  2014年   1384篇
  2013年   939篇
  2012年   1049篇
  2011年   1229篇
  2010年   1071篇
  2009年   1226篇
  2008年   1510篇
  2007年   1128篇
  2006年   1143篇
  2005年   1002篇
  2004年   1030篇
  2003年   822篇
  2002年   721篇
  2001年   634篇
  2000年   580篇
  1999年   511篇
  1998年   485篇
  1997年   526篇
  1996年   445篇
  1995年   476篇
  1994年   381篇
  1993年   330篇
  1992年   329篇
  1991年   293篇
  1990年   280篇
  1989年   233篇
  1988年   77篇
  1987年   69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报道四苯并卟啉锌/芳晴/有机玻璃TZT/AC/PMMA体系光化学烧孔的光谱稳定性、多重烧孔及激光诱导的填孔效应。 关键词:  相似文献   
22.
蔡纯  刘旭  肖金标  丁东  张明德  孙小菡 《光子学报》2006,35(12):1837-1841
采用Agilent 81910A光子全参量测试仪,首次实验研究了InP/In1-xGaxAs1-yPy-MQW(Multiple-Quantum-Well,MQW)材料与衬底间因应力而产生的M-Z型光调制器的PDL影响以及由此引起的由差分群时延(Differential Group Delay,DGD)表征的偏振模色散(Polarization Mode Dispersion,PMD).研究结果表明,半导体MQW光调制器的PDL与DGD是一致的.因此在半导体光器件的制作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减小衬底与波导芯层之间的因残存应力的存在造成对光器件的高速性能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3.
 从推广的惠更斯-菲涅尔原理出发,推导出了部分相干电磁光束的偏振态在湍流介质中传输的表达式。并以电磁高斯-谢尔模型(EGSM)光束为例,研究了湍流对电磁高斯-谢尔模型光束偏振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轴上点,湍流介质的折射率结构常数越大,偏振度趋于最大值的速度越快,达到的最大值越小;光斑越大,偏振度达到最大值的位置离光源越远,在光斑增大的过程中,偏振度所达到的极大值会先增大后减小,最后保持与光源相同的偏振度不变。对于轴外点,一个固定的z,光的偏振度随着离轴距离的增大而逐渐下降,并最终等于零。折射率结构常数越大,偏振度随离轴距离的增大而下降得越缓慢;光斑越大,偏振度随离轴距离的增大下降得越快。  相似文献   
24.
为完成快速、精确的外观轮廓度量,设计了一种新型纳米级精度分光路双频干涉度量系统。系统由低频差双频激光干涉度量模块和微探头及二维工作台两部分组成。微探针以轻敲式接近样品至几十纳米时,受原子力作用发生偏转,利用双频干涉模块度量其纵向偏转量,并对样品进行梳状式度量得到外观形貌。根据双频激光的实际光源,对原有双频干涉度量理论进行了改进提高。进行了系统组建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系统具有纳米级精度,可用于超精样品外观轮廓度量。  相似文献   
25.
超强脉冲激光在低密度等离子体中的相对论自导引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相对论条件下激光超短脉冲在等离子体中的传输特性 ,在傍轴近似和慢变振幅近似条件下 ,推导了折射率、电子密度、静电场以及电子空腔尺度的表达式。当激光功率超过产生自导引阈值功率时 ,激光束斑沿着传输光轴方向振荡。在有质动力产生的压力非常强时 ,聚焦光束中央部分的电子被全部排开形成电子空腔。给出了电子空腔的尺寸以及在出现电子空腔时的处理方法。在超过形成电子空腔的阈值功率 (Pc≈ 2 .5TW )时 ,空腔的尺度几乎与激光功率无关 ,这意味着电子空腔阻止了激光脉冲的进一步聚焦。  相似文献   
26.
激光除冰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磊  朱晓 《光散射学报》2006,18(4):379-385
架空输送电线路因覆冰而导致的事故危害性很大,本文总结了目前国内外输电线路导线覆冰的现状。统计国内外探索出来的各种预防,融化,除冰等很多解决方案。通过研究和探讨,分析导线覆冰的传热和能量,运用了多种激光器进行激光熔(除)冰实验,比较研究二氧化碳激光器的除冰情况。以及提出激光熔冰的方法、研究方向和前景。  相似文献   
27.
成功地在六路高功率Nd玻璃激光装置上建立了2660紫外激光探针和适合紫外波段的Normaski干涉仪,首次将可见波长的连续激光应用于紫外干涉仪中靶成像调整和光路准直。利用该紫外光干涉仪,在铜柱状靶(φ500μm)上测量了厚等离子体中高达0.6n。的电子密度。  相似文献   
28.
高Z等离子体中的双电子复合与电子碰撞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准相对论性Hartree-Fock-Relativistic方法与不可分辨跃迁组模型相结合,对Au和Ta元素的类Ni离子的双电子复合速率,以及Au元素类Cu离子的电子碰撞激发速率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对于Au类Ni离子的3d10-3d94l5f-3d104l双电子复合过程以及类Cu离子的3d104l-3d94l5f电子碰撞激发过程,当电子温度高于1.0 keV时,电子离子碰撞激发速率随电子温度增加而增加,双电子复合速率随电子温度增加而减小,并且电子碰撞激发对谱线辐射的贡献要比双电子复合大得多。  相似文献   
29.
We propose a scheme to obtain the distance of two identical atoms placed inside the standing wave field by monitoring the collective resonance fluorescence spectrum emitted by the two particles. We find three different parameter ranges, depending on the distance of the atoms as compared to the transition wavelength. For large interparticle distances, dipole-dipole coupling is negligible, and the main system evolution arises from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standing wave field. In the small-distance limit, the dynamics is dominated by the dipole-dipole interaction. Finally, in the intermediate region, a rich interplay of the various couplings arises, which however is lifted for strong driving laser fields. The present measurement procedure allows us to distinguish the three cases. In each of the cases, we show how to determine the distance of the two particles and their respective positions relative to the nodes of the standing wave field with fractional-wavelength precision.  相似文献   
30.
许多实验对用CsI(Tl)闪烁晶体作为探测器来寻找和探测暗物质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本工作利用8MeV单能中子轰击CsI(Tl)晶体探测器来研究Cs核和I核的QuenchingFactor.在数据处理中,运用脉冲形状甄别(PSD)方法来分辨反冲核信号和本底信号.实验结果表明,在7keV到132keV的能区中,Quench ingFactor随着反冲核能量的减少而增加.在探测暗物质的实验中,这一性质对于CsI(Tl)晶体探测器获得较低的能量阈值是很有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