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2篇
  免费   297篇
  国内免费   127篇
化学   258篇
晶体学   51篇
力学   109篇
综合类   18篇
数学   182篇
物理学   78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3年   2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对有机液体化学试剂馏程测定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如加热源选择、蒸馏速度控制、温度计选择、蒸馏收率以及同一样品不同特性测量结果的相关性分析等进行了分析,为正确测定馏程提供经验和依据。  相似文献   
32.
柴油机烟碳的微波加热燃烧Ⅲ.铜催化剂的影响吕晓慧马建新李平朱兵刘士宁(华东理工大学工业催化研究所,上海200237)方明刘毅庭(香港科技大学研究中心)关键词柴油机烟碳,微波加热,催化燃烧,铜催化剂作者在前文[1,2]研究了柴油机烟碳的微波加热燃...  相似文献   
33.
微波技术在有机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微波技术在干法有机反应、加速有机合成速率及合成短寿命放射性药剂中的应用,概述了微波技术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等,说明了微波特有的能量及快速加热能力在化学反应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4.
利用商品化ITO玻璃导电层的温阻效应, 无需任何微加工手段, 实现了自加热和传感的芯片温度自动程序控制, 最大程度地减小了传感滞后对温度控制稳定性的影响, 温度控制的稳定性达到了0.2 ℃, 升温速度最快可达20 ℃/s以上, 在冷却风扇辅助下降温速度最快达到了8 ℃/s. 芯片温控单元的引线从传统的两对(一对用于传感, 一对用于加热)减少为一对. 通过在该芯片上直接构建多个开放微池反应器的方法成功地实现了λDNA 157 bp片段的并行扩增. 将该芯片置于倒置荧光显微镜样品台上, 以蓝色(575 nm)发光二极管为光源, 以光电倍增管为检测手段检测了dsDNA和SYBR Green Ⅰ嵌合物的荧光强度随温度的实时变化曲线.  相似文献   
35.
文献[1]作者将待测水样在水浴上蒸干和在电炉上加热蒸干进行对比试验,建议用电炉蒸干法测定水中硝酸盐氮。本文在此基础上,结合多年的实践,作出补充。  相似文献   
36.
微波消解凯氏定氮法快速测定酱油中全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凯氏定氮法测定酱油中全氮时样品的微波消解方法,进行了微波消解条件的选择及消解结果精密度试验,并与国家标准方法对比,验证了方法的准确度。试验结果表明,消解完全仪需20min,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n=7),回收率范围为96%~103%,经t检验,微波溶样法与国家标准凯氏定氮法的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7.
为了研究从简单易得的原料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一锅法合成N-甲基十氢吖啶-1,8-二酮化合物,我们以各类醛(脂肪醛、芳香醛、二醛)、达咪酮或1,3-环己二酮和甲胺为原料,以乙二醇或水为溶剂,经微波辐射,一步反应得到了一系列N-甲基十氢吖啶-1,8-二酮化合物。反应时间从传统热反应的4-5小时缩短至2-10分钟,产率较高(56-95%),并且不需要使用催化剂。该反应后处理方便,只需要简单洗涤,环境友好,为合成此类化合物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合成方法。该方法不仅适用于一元脂肪醛、芳香醛,还适用于芳香二醛,因此可以合成含有一个或两个十氢吖啶结构单元的杂环化合物。  相似文献   
38.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微波溶样技术以其独到优点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缓解了低效率的传统试样分解方法与高效的现代分析仪器手段不相匹配的矛盾,给广大分析工作者带来了福音。  相似文献   
39.
微波加热测定氯化钡中结晶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化学实验中,常利用重量法测定水合结晶物质中结构内部的水,如氯化钡中结晶水的测定。但历来采用控温挥发失重的方法,在125°C烘箱内加热1~2h,称量至恒重,而后计算烘去的水分。近来兴起的微波加热已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合物、金属有机化合物、配位化合物和聚合物的合成等领域[1,2]。但利用微波加热法对氯化钡中结晶水的测定未见报道,本文利用微波加热法测定氯化钡中的结晶水,总结出微波法测定氯化钡中的结晶水的条件及方法。1 试验部分1.1 仪器微波炉(日本松下公司,功率800W)烘箱(重庆试验设备厂,功率3000W)分析天平(湘仪天平仪器…  相似文献   
40.
许林  郭军 《大学化学》1993,8(4):33-36
在列举电子亲和能文献数据的基础上,对数据的可靠性进行了讨论,给出原子的电子亲和能随原子序数周期性变化的新图示,并且对某些异常的数据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