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1篇
  免费   1810篇
  国内免费   889篇
化学   996篇
晶体学   156篇
力学   293篇
综合类   96篇
数学   656篇
物理学   4413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202篇
  2021年   162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68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70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229篇
  2014年   443篇
  2013年   360篇
  2012年   305篇
  2011年   377篇
  2010年   312篇
  2009年   328篇
  2008年   370篇
  2007年   276篇
  2006年   265篇
  2005年   242篇
  2004年   294篇
  2003年   212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168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报道了由兰州ECR源提供的低速高电荷离子40Ar16 入射到云母表面产生的电子发射的实验测量结果.结果发现,电子发射产额Y与离子入射角ψ有近似1/tanψ的关系.基于经典过垒模型,我们对这一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实验结果和理论结果相当符合,这就间接说明势能电子发射是低速高电荷态离子作用于表面发射电子的一个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2.
在常温常压下采用新型旋转电极等离子体反应器,对辉光等离子体作用下的甲烷偶联反应制C2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甲烷偶联反应的主要产物为C2H2,占C2烃的80%以上,能量效率在5.6%~11.2%之间;增加H2含量可以提高CH4转化率和C2烃收率;在500~2200kJ•mol−1的能量密度范围内,CH4转化率随能量密度的增大而线性增加,C2烃收率随着能量密度的增加呈峰形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3.
本文研究了高掺杂Ga对ZnSe:Ga,Cu晶体中深中心光致发光谱带的影响。首次在高掺杂ZnSe:Ga,Cu中观察到了Cu-G带峰值位置随Ga浓度增大向长波方向移动的现象,并把它归因于高浓度的Ga和Cu相互作用,产生了谱峰为5580Å的新发射带,其半高宽(FWHM)大于Cu-G谱带的半高宽。此外还得到,随着Cu浓度增加,Cu-G带与Cu-R带强度之比减小。文中指出,Ga浓度较低时,ZnSe:Ga,Cu晶体与ZnSe:Cu晶体有相同的Cu深中心发射规律,即随着Cu浓度增大,Cu-G带与Cu-R带的强度比增大,由Cu-R发射带占优势逐渐过渡到Cu-G发射带占优势。  相似文献   
64.
 三、界面态连续体的动态响应和分布多年来的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把界面态处理为局域在半导体界面平面处的经典理论完全不能够解释化合物半导体-绝缘体界面的行为特点,从而使人们逐渐认识到界面态的空间分布特征.图3为半导体界面的能带结构示意图.在实际的I-S界面上,界面态是在绝缘体-半导体界面附近,在能量上和空间上的连续分布体(如图中点所示). 这里以n型半导体为例,通过绝缘体中的界面态对电子的捕获和发射过程说明界面态动态响应的特点.由于势垒△Ec的存在,空间分布的界面态与电子的作用只能依介量子力学的隧道效应得以进行.  相似文献   
65.
证明了基质晶体离子的质量差异对其中的激活离子光谱线的热加宽和热位移有贡献,对于单声子吸收或发射机制产生的热加宽和热位移而言,其贡献可以用一个乘积因子D^2表示,对于喇曼散射机制引起的热加宽,其贡献可以用乘积因子D^4表示,文中分别给出两种离子组成的晶体和三种离子组成的晶体的D的表示式。  相似文献   
66.
本文导出了考虑外场和束流效应后束流均方根发射度平方变化方程的一般表达式,并就仅考虑外场,仅考虑空间电荷场和仅考虑尾场等三种特殊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7.
加速管是一台加速器的核心部分. 一般电子辐照加速器的俘获效率在50%左右, 一半的电子都损失在加速管内. 丢失的电子打在加速管内壁, 产生轫致辐射、腔体发热量增加、真空变坏等许多负面影响. 采用一段等梯度加速结构, 相速沿加速管呈线形增加,调整相速变化规律及加速管腔体的尺寸参数, 设计出的加速管最终的俘获效率提高到90%以上, 同时平均加速梯度没有因此降低, 加速管总长度没有增加.  相似文献   
68.
介绍了可用于粒子探测的大面积玻璃高阻板探测器RPC(Resistive Plate Chamber).使用两块间隔2mm的普通浮法玻璃作为电极,其中充入流动的混合气体(氩气+异丁烷+F134A),工作高压约9600V;性能测试结果,其单室效率可达97%,时间分辨可达到1.8ns.  相似文献   
69.
利用BUU模型模拟核-核碰撞36Ar+108Ag(35Mev/u)、14N+108Ag(35MeV/u)中的平衡前中子发射.模拟结果与唯象的运动源拟合给出的中等速度源成份相吻合.这说明中等速度源成份产生于核-核碰撞的早期,对应平衡前发射.并从级联碰撞的角度定量地研究了平衡前发射的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70.
HL-1装置中LHCD和等离子体参数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了在HL-1托卡马克的不同放电阶段的低混杂波驱动特性。给出了驱动电流及驱动效率和等离子体参数,如电子平均密度ne、等离子体电流Ip及纵向磁场的关系。也给出和分析了波驱动和入射波功率的关系。在放电平段,对正反向驱动效率进行了研究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