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化学   33篇
晶体学   15篇
综合类   3篇
物理学   6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91.
价态铬的测定有多种方法。其中有的灵敏度较低,有的设备昂贵,而且一般都要预先对铬(Ⅲ)和铬(Ⅵ)进行分离富集,分析过程比较复杂。本文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对水体中价态铬的液相化学发光分析法进行实验,此法依据的原理是:在碱性水溶液中,自由铬(Ⅲ)离子可以催化鲁米诺-过氧化氢体系的  相似文献   
92.
以Eu^3+掺杂YPO4为研究对象,通过简单水热法在200℃下制备了不同Eu^3+掺杂浓度的YPO4纳米颗粒。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透射电镜和荧光光谱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Eu^3+掺杂浓度对相结构、发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调节掺杂Eu^3+离子的浓度可以对样品的相结构进行调控。随着Eu^3+掺杂浓度的提高,样品发生了从四方相到六方相,最后到单斜相的转变。因此通过不同Eu^3+离子浓度的掺杂可以实现相结构的调控。荧光光谱测量发现所有发射均为Eu^3+的f-f能级之间的特征跃迁,并且确定掺杂浓度为10%的样品具有最强的发光强度。  相似文献   
93.
Ba2+对 YVO4:Dy3+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 Y0.99-xBaxVO4:1; Dy3+荧光粉,研究了 Ba2+浓度(0≤x≤0.25)及电荷补偿剂 K+对荧光粉发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15 nm 紫外光激发下,随Ba2+浓度的增加,Y0.99-xBaxVO4:1;Dy3+荧光粉发光强度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x=0.1 处达最大值,与未添加 Ba2+的荧光粉相比发光强度提高约50;,但色坐标变化不明显,色温在5200 K 左右,为光色柔和的暖白光.电荷补偿剂 K+的添加使 Y0.99-xBaxVO4:1;Dy3+荧光粉在 Y0.99-x BaxKxVO4:1;Dy3+荧光粉发光强度的基础上明显提高,色坐标及色温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94.
穿孔电极对电化学发光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化学发光 (ECL)作为一种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分析方法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种方法已用于多种无机物、有机物、生物大分子和生物活性物质的测定及多种抗原、抗体和半抗原的免疫分析等[1~ 4] 。电化学发光的反应是在工作电极表面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1 ] ,工作电极提供电子的能力与效率直接影响发光强度 ,所以研究电极的形状与发光强度及其效率的关系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对于不同形状的工作电极的特性的研究早有报道[5~8] ,包括圆片状 ,圆环状 ,球形 ,半球形和带状。但是这些研究都是从电特性和化学特性的方面进行的 ,而直接…  相似文献   
95.
本文以氮分子激光器为激发光源,研究了激发铀酰离子在高氯酸溶液中的发光衰减和时间分辨发光光谱.铀酰离子的发光衰减与铀浓度以及溶液的pH有关,当铀浓度Cu<10^-^3mol.dn^-^3时,溶液pH为1.5-4.0范围内,发光呈单一指数衰减;当Cu≥10^3^-mol.dm^-^3时,发现发光呈双指数衰减,即除了上述发光组份外,还观察到另一发光寿命较长的组份.用时间分辨方法测得的铀酰溶液的发光光谱表明,上述现象与激发态水合铀酰离子及其水解产物形成的发光体有关.  相似文献   
96.
以硅酸盐为基质的白光LED用荧光粉,具有原料丰富、成本低廉、合成工艺简单、组成多样、发光可调等优点,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助熔剂在硅酸盐荧光粉制备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硅酸盐荧光粉体系中助熔剂的使用情况,助熔剂类别和用量对荧光粉的晶相、发光强度和形貌都有一定的影响。添加不同的助熔剂以及同类不同量的助熔剂会使硅酸盐荧光粉形成不同的晶相种类;助熔剂阳离子围绕在激活剂离子周围,引起发光中心的数量变化,从而改变发射光谱形状并能很大程度提高发光强度,但是过量的助熔剂则会降低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助熔剂用量对荧光粉表面形貌影响明显,适量的助熔剂能细化晶粒,使晶粒尺寸均匀,晶粒球化,但是助熔剂过量则会使样品结块。加强荧光粉制备过程中助熔剂的机理研究,选择合适的助熔剂及其用量,是合成高性能荧光粉的关键。  相似文献   
97.
采用水热法制备NaY(MoO4)2∶Eu3@SiO2上转换发光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荧光光谱(FL)等对合成样品的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NaY(MoO4)2∶Eu3+@SiO2核-壳结构样品与标准NaY(MoO4)2∶Eu3+的PDF各个特征衍射峰峰位保持一致,且均未出现杂质衍射峰;微观形貌为核壳结构,NaY(MoO4)2∶Eu3+包覆在SiO2微球表面,得到亚微米级球体.XRD及表面元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Eu3+占据了Y3+的晶格位置;SiO2微球中的Si-OH键可以键合其中的金属离子;793 nm近红外光激发下,在616 nm处,观察到了Eu3+的上转换特征发射峰(红光发射峰),NaY(MoO4)2∶Eu3+@6.2SiO2粉体的光致发光强度达到纯NaY(MoO4)2∶Eu3+荧光粉体发光强度的3倍以上.  相似文献   
98.
利用溶剂热法制备了六角相NaYF_(4)∶20%Yb,2%Er@NaYF_(4)@NaYbF_(4)∶0.5%Tm@NaYF_(4)多层核壳结构稀土掺杂上转换纳米粒子,研究其在低温场(10~295 K)及980 nm激发下分别来自于Er^(3+)的绿色与红色以及Tm^(3+)的蓝色发光的上转换发光性质。结果显示,绿光强度随温度升高呈现出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而蓝光强度随温度升高呈现热衰减的趋势。本工作利用发光强度比的测温方法实现了精准的温度测量,相对灵敏度可达3.2%·K^(-1)。并通过改变外层发光壳层的厚度调节发光强度比,进一步应用于低温场光学防伪。  相似文献   
99.
冯珊  向明  雷婷  孟小康  谭劲 《发光学报》2013,(4):438-443
采用还原气氛下的高温固相法制备了Sr3SiO5:Eu2+橙色荧光粉,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考察了Ba2+与Sr2+替换和助熔剂对Sr3SiO5:Eu2+晶体结构和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a2+取代Sr2+会使配位多面体膨胀,导致附近Eu2+占据的配位多面体压缩,晶体场强度增大。随着Ba2+取代量的增加,Eu2+逐渐占据Ba2+取代后的多面体中心,晶体场强度减弱,发射光谱峰值整体先由575 nm红移至592 nm后又蓝移回583 nm。Sr2+与Ba2+的量比n(Sr):n(Ba)=4时,发射光谱红移效果最佳。助熔剂H3BO3的掺入会使Sr3SiO5:Eu2+的发光强度急剧下降。而NH4F和NH4Cl掺入都能使Sr3SiO5:Eu2+的发射光谱强度增大,NH4F和NH4Cl单掺质量分数分别为2%和0.3%时增强效果最好,且NH4Cl的增强效果比NH4F要好很多。  相似文献   
100.
非晶和纳米ZrO2,ZrO2:Y发光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非晶和纳米ZrO2和ZrO2:Y(7%)。通过X射线衍射对其晶化过程的结构变化进行了表征,并在不同温度和气氛下进行处理,研究了对其发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发射谱由一个Gaussian带(峰值2.69eV)和一个非对称带(峰值3.12eV)构成,它们对应的发光中心分别为F^ 心和(F-F)^ 心。非晶样品的发光强度比纳米晶样品强,发光强度主要受氧空位的浓度和晶粒尺寸的影响,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两者竞争的结果综合地影响了发光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