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7篇
  免费   581篇
  国内免费   129篇
化学   47篇
晶体学   9篇
力学   168篇
综合类   11篇
数学   29篇
物理学   118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本文实验发现具有较大密度和较高速度的93W钨合金长杆模拟弹的穿靶深度反而比密度较小,速度较低的90W钨合金长杆弹的穿靶深度小.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两种材料在侵彻环境下的细观响应特性的差异上给出了有实验根据的合理分析,结论是90W在侵彻环境下较易于形成绝热剪切带,从而在弹头部发生“自锐化”效应所致.  相似文献   
12.
13.
The independent yield distribution of the Hg isotopes,measured for the reaction of 600MeV ^18O projectile with a ^nat.Pb target,is converted to 18O 208Phb system and is compared with an Hg-isotope distribution from the spallation reaction of 1A GeV^208Pb on proton.The comparison show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distributions on the production cross sections,isotope-distribution widths as well as their shapes.A great increase of the neutron-deficient Hg isotope yield with increase of bombarding energies of protons from 600MeV to 1GeV is derived.This fact results in an experimental evidence for rapid increasing neutron yields with rising proton bombarding energy from 0.6GeV to 1 GeV.  相似文献   
14.
Bishop等人于1945年开始用解析方法研究侵彻机理,导出了柱形腔和球形腔的准静态v膨胀方程,后来这种方法被称为空腔膨胀理论。目前,空腔膨胀理论已经在多种不同材料靶的侵彻研究中获得较为普遍的应用。Forrestal等人于1997年提出了一个适用于混凝土材料靶的球对称空腔膨胀侵彻模型,模型对靶结构的描述是将其压力与体积应变的关系理想化为不可压或线性可压,而将剪切强度与压力的关系理想化为由一拉伸阈值表示的Mohr-Coulomb准则。  相似文献   
15.
利用多靶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Au/SiO2纳米颗粒分散氧化物多层复合薄膜.研究了在保持Au单层颗粒膜沉积时间一定时薄膜厚度一定、变化SiO2的沉积时间及SiO2的沉积时间一定而改变薄膜厚度时,多层薄膜在薄膜厚度方向的微观结构对吸收光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具有纳米层状结构的Au/SiO2多层薄膜在560 nm波长附近有明显的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峰,吸收峰的强度随Au颗粒的浓度增加而增强,在Au颗粒浓度相同的情况下,复合薄膜 关键词: 2纳米复合薄膜')" href="#">Au/SiO2纳米复合薄膜 多靶磁控溅射 吸收光谱 有效介质理论  相似文献   
16.
 采用20 TW啁啾脉冲放大的ps激光辐照金锥靶和平面靶,对靶背向产生的超热电子角分布和能谱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金锥对超热电子的产生具有重要的影响。与平面靶情况相比,锥形靶靶背向产生的超热电子数量增加,电子能量为2.0~2.5 MeV的超热电子数目有大幅度增长;锥形靶背向超热电子的空间发散角大于平面靶,这是由于啁啾脉冲放大激光所固有的较高脉冲前沿产生的预等离子体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聚酰胺酸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采用超声波在线测量溶液粘度的方法,研究了合成聚酰胺酸过程中实验条件的影响,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由此确定了合成高分子量聚酰胺酸的最佳实验条件。研究表明:在加料次序为先加二胺后加二酐(二酐与二胺的摩尔比为1.01~1.02:1)、试剂中含水量尽可能少,反应温度0~5℃、反应时间以溶液粘度到达最大值为止的条件下,所合成的聚酰胺酸溶液粘度最大,可满足惯性约束聚变(ICF)充气腔靶端口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0.351μm激光辐照Au盘靶吸收、散射规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星光Ⅱ”激光装置上,利用80只分立式探测器研究了约0.8ns,0.351μm激光辐照Au盘靶的吸收、散射.结果表明,强度约为5×1014W/cm2的激光以10°角入射,吸收可达90%以上;但是,以45°角入射,吸收仅为75%左右,散射高达25%.散射主要来自未被等离子体充分吸收的激光在弯曲临界面上的反射,同时伴随少量受激布里渊散射.吸收的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符合较好.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9.
20.
ICF研究中的Rayleigh-Taylor不稳定性实验用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述了当前研究Rayleigh-Taylor不稳定性增长实验所用的靶型情况。从实验用靶来看,调制靶的设计正从平面向立体发展,出现了球形和柱形等新靶形,制备手段包括精密机械微加工、激光束、电子束和离子束加工、半导体工艺和微米纳米技术加工等。根据对国外新靶型的研究,结合国内工艺条件和实验需求,对国内可能采用的靶型进行了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