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83篇
  免费   5217篇
  国内免费   1626篇
化学   1828篇
晶体学   70篇
力学   2532篇
综合类   735篇
数学   5088篇
物理学   15373篇
  2024年   143篇
  2023年   453篇
  2022年   442篇
  2021年   613篇
  2020年   349篇
  2019年   575篇
  2018年   263篇
  2017年   642篇
  2016年   630篇
  2015年   856篇
  2014年   1614篇
  2013年   1023篇
  2012年   1036篇
  2011年   1299篇
  2010年   1201篇
  2009年   1395篇
  2008年   1574篇
  2007年   1195篇
  2006年   1146篇
  2005年   1063篇
  2004年   1150篇
  2003年   1014篇
  2002年   839篇
  2001年   760篇
  2000年   629篇
  1999年   531篇
  1998年   452篇
  1997年   445篇
  1996年   395篇
  1995年   408篇
  1994年   302篇
  1993年   245篇
  1992年   225篇
  1991年   204篇
  1990年   215篇
  1989年   157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91.
利用宇宙射线进行探测器模型的性能测试是高能物理普遍采用的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步骤之一就是确定宇宙线入射的准确位置和径迹.多数采用丝室探测器来进行宇宙线的精确定位,需要很高的造价和复杂的电子学系统.本文介绍一种简单的定位方法,采用塑料闪烁体条加波移剂光纤编码读出的方式,可以实现精度为1cm的定位.据此建立了一套实验装置,对BESⅢ电磁量能器CsⅠ(Tl)晶体探测器单元的光输出强度和不均匀性进行了测量.  相似文献   
992.
昌强 《应用光学》2007,28(3):291-291
2007年初,以波音公司为首的联合研制集团首次成功演示了转型卫星(Transformational Satellite,TSAT)激光通信系统以3倍数据率实现大容量通信的能力。  相似文献   
993.
波前编码系统成像特性的空间域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波前编码技术在大幅度地增加光学系统景深的同时,可以抑制各种离焦类型的像差。目前波前编码系统的成像特性分析大多是基于空间频率域的分析,在应用稳定相法导出三次型相位板波前编码系统的点扩展函数近似解析式的基础之上,描述了点扩展函数的边界、带宽与振荡等特性,分析了波前编码系统对离焦、像散、彗差等常见像差的敏感性,从空间域进一步分析了波前编码系统的成像特性。  相似文献   
994.
高功率宽调谐范围掺Yb3+光子晶体光纤激光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闪耀光栅作为色散元件,构建了前向、后向输出两种结构的可调谐掺Yb3 光子晶体光纤激光器,并对其输出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抽运功率5.75W时,前向输出结构实现了1050.6~1110.2 nm的连续调谐输出,光谱线宽约0.1 nm,边模抑制比大于44 dB.在调谐激光波长为1085 nm时,得到最高输出功率677 mW.结构改进的后向输出结构的可调谐输出结构在抽运功率4.43 W,调谐波长1075 nm,实现了2.21 W的功率输出,斜率效率为73%;调谐范围50.9 nm(1042.1~1093 nm),光谱线宽小于0.08 nm,边模抑制比大于50 dB.两种结构的可调谐激光器输出均为线偏振光,偏振度大于89.5%.  相似文献   
995.
孙知渊  李艳秋 《光学学报》2007,27(10):1758-1764
离轴照明和衰减型相移掩模作为重要的分辨力增强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光刻的分辨力,同时还可以改善成像焦深,扩大光刻工艺窗口,实现65~32 nm分辨成像。从频谱的角度分析了离轴照明和衰减型相移掩模对成像系统交叉传递函数和像场空间频率分布的影响,研究这两种技术的物理光学本质,由此进一步优化光学成像系统设计、分辨力增强技术和确定设备使用的参量。对分辨力增强技术的频谱分析研究表明,分辨力增强技术通过调整像场频谱分布,改善了光学光刻的图形质量。对于65 nm密集图形,离轴照明和相移掩模结合后可以使成像衬比度最高达到0.948,工艺窗口在5%曝光范围内焦深达到0.51μm。  相似文献   
996.
光纤型宽带可调连续波差频产生中红外激光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晓芹  蒋建  王执山  冯素娟  毛庆和 《光学学报》2007,27(10):1807-1811
报道一种新型光纤化宽带可调连续波中红外激光器系统,该激光系统采用准相位匹配(QPM)的差频产生(DFG)技术,非线性晶体为多周期的周期性极化掺镁铌酸锂晶体(PPMgLN),掺镱光纤激光器(YDFL)用作抽运光源,可调激光器经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功率提升后作为信号光源。利用建立的准相位匹配-差频产生系统,获得了连续波中红外差频光输出;实验发现,温度导致相位失谐的半峰全宽(FWHM)为4.5℃;通过优化选择晶体周期,并结合调节信号光波长和控制温度,该准相位匹配-差频产生系统可在3.1~3.6μm内连续调谐。  相似文献   
997.
单偏振控制器环形腔光纤激光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民常  徐文成  陈伟成  宋方  冯杰  刘颂豪 《光学学报》2007,27(11):2003-2007
理论分析了非线性偏振旋转环形腔作为类饱和可吸收体获得脉冲的物理机理。在光纤环形腔结构中,采用单个偏振控制器实现了非线性偏振旋转锁模,直接获得了脉冲宽度为131 fs的超短脉冲输出。实验中,采用性能稳定的976 nm半导体二极管激光器作为抽运源,使用高掺杂浓度的Er3 光纤为增益介质,通过调节偏振控制器,获得了光谱谱宽(3 dB带宽处)为23.5 nm的稳定锁模脉冲输出。脉冲中心波长为1535.9 nm,平均功率为5.91 mW,脉冲重复率为11.20 MHz。  相似文献   
998.
三能级光纤激光器速率方程组的阈值解析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考虑了泵浦损耗及激光损耗的情况下,解析求解了阈值泵浦下的三能级光纤激光器速率方程组,获得了泵浦功率阈值的显函数解析表达式,泵浦功率沿光纤变化的隐函数表达式,以及用功率变化表示的各个能级的粒子数密度随位置变化的显函数表达式。并利用这些表达式对光纤激光器的阈值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泵浦功率阈值随泵浦损耗系数增大而增大;激光上能级粒子数密度随归一化位置呈下降趋势,而下能级粒子数密度的变化与此相反;泵浦功率阈值越大(光纤长度越长),净增益系数随归一位置下降就越快。所获得的结果适用于单包层和双包层光纤激光器。  相似文献   
999.
脉冲激光诱导光纤损伤的测试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传能光纤的高峰值功率激光损伤过程,研究了光纤损伤测试方法。实验装置搭建中增加了定位孔,有利于激光注入光纤对准;分别采用刀口法和CCD法对入射光束不同截面处光斑大小进行了测量,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基本一致。参考GJB1487-92激光光学元件测试方法和ISO11245光学表面的激光诱导损伤阈值测试方法,采用N-ON-1损伤测试和有效光斑面积计算方法对芯径为400 μm的石英包层阶跃折射率石英光纤进行了损伤阈值测试。实验发现:光纤损伤部位全部为入射端面,利用200倍显微镜观察光纤端面,出现明显永久性损伤点。最后采用统计学原理和线性拟合等方法得出测试光纤的端面零概率损伤阈值为3.85 GW/cm2。  相似文献   
1000.
研究了基于超磁致伸缩材料实现对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动态调谐这一方案理论上可获得的最大调谐范围.利用超磁致伸缩换能器的输出特性,进行了超磁致伸缩换能器用于光纤布拉格光栅调谐的实验研究.分析了实验中影响可获得调谐范围的各种因素,如实际可获得的超磁致伸缩材料的特性、光纤布拉格光栅的特性以及换能器结构的设计.进一步讨论了在理论界限的前提下改进该方案可获得调谐范围的措施,并以施加预应力为例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给予超磁致伸缩材料合适的预应力,可以较明显地改善最大调谐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