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9篇
  免费   331篇
  国内免费   643篇
化学   1740篇
晶体学   32篇
力学   93篇
综合类   84篇
数学   179篇
物理学   1005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β-环糊精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β-环糊精(β-CD)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及发展状况,内容有β-CD协同增敏,对映体拆分,β-CD诱导室温磷光法及应用,β-CD及其衍生物的荧光增强效应,测量痕量金属,传感器,模拟酶及超分子化合物,β-CD包络物性质的研究。  相似文献   
72.
在甲烷氧化偶联(OCM)反应条件下,用原位红外光谱研究SrO-La2O3/CaO催化剂,结果表明,晶格氧使甲深度氧化,La2O3和CaO具有活泼的晶格氧,SrO的晶格氧比较稳定,气相氧通过催化剂表面消耗掉的晶格氧,加速甲烷了深度氧化,另一方面,催化剂表面的碳酸根物种在氧气氛下分解,在La2O3和LC催化剂中,催化剂表面La2O2(CO3)的分解形成配位不饱和的晶格氧O^2-,并为气相氧吸附提供氧空  相似文献   
73.
本文以TritcnⅩ-100为例,用红外光谱法、紫外可见光度法、表面张力法、浊点法等手段,研究了β-环糊精(β-CD)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SF)的相互作用。证明在β-CD和NSF的混合液中,当NSF的浓度小于或近于其CMC时,两者形式1:1包合物,大于CMC时,形成两者的混合胶束。经初步探讨,认为由于β-D对NSF的包合作用,使B-CD的内腔的极性降低,增强了与显色络合物的疏水相互作用;以及混合胶束中显色剂的分配系数增大,可能是β-CD-NSF对显色反应产生协同增敏作用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4.
采用聚丙烯酰胺法制备了La1-xCuxSrCoO4(x=0.2-0.8)复合氧化物,考察了Cu离子掺杂量(x)对CO及C3H8氧化反应活性的影响,并运用XRD、IR、TPR和TPD等多种手段对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活性随x的变化而变化,Cu部分取代A位La能提高LaSrCoO4催化剂的CO及C3H8氧化反应活性,当x=0.4时La1-xCuxSrCoO4催化剂的晶格氧和Co3 含量较多,晶格氧的活动性较高,催化活性最佳。  相似文献   
75.
用二维色谱技术测定聚合反应气体组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一种无阀切换的二维气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两根不同性质的色谱柱并联连接,样品分别经两根色谱柱分离后汇合在一起进入同一检测器。一次进样可同时测定H2、O2、N2及C1~C3的组分。  相似文献   
76.
刘海超 《分子催化》2006,20(5):470-472
烃类选择氧化在石油化工中极其重要.近二十多年来,随着石油化工原料逐步从烯烃、芳烃等不饱和烃向资源丰富和价格相对低廉的烷烃的转化,研究烷烃的氧化活化和定向转化来取代相应的烯烃和芳烃工艺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工业价值.因而,烷烃的选择活化和氧化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  相似文献   
77.
利用梯度离子色谱法和抑制电导检测器对有机酸与无机酸阴离子的色谱分析条件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最佳梯度程序。通过浓缩柱的富集,可使方法的检出限达1×10-3μg·L-1,各离子的相对标准偏差大部分在5%以下。此方法可用于火电厂水汽系统中痕量低分子有机酸和无机酸阴离子的快速、准确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8.
微流控芯片检测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目前微流控芯片应用的3种主要检测手段:质谱检测器、电化学检测器和光学检测器。微流控芯片是微全分析系统(μ-TAS)中最活跃的领域和发展前沿。人们在微流控芯片的研究中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研制出了多种微型化、集成化的芯片,而与微流控芯片配套的高灵敏度微型检测系统更是研制的热点。  相似文献   
79.
流动注射-原子吸收法间接测定扑尔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扑尔敏(马来酸氯苯那敏)是一种最常用的抗组织胺类药物。对其含量的测定,药典法采用非水滴定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此外还有分光光度法、电化学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ICP发射光谱间接测定法。这些方法均存在操作步骤繁琐的缺点。雷氏盐在酸性介质中可与大部分的有机碱(胺类、季铵盐类、含氮杂环类、生物碱类)等药物定量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络合物,故可以进行这些药物的鉴别、分离和含量测定。采用流动注射方法在线快速分离原子吸收法测定  相似文献   
80.
赵秀娟  赵艳  张宇秋  吴坤 《分析化学》2007,35(10):1517-1520
建立了同时检测人体血浆中芹菜素等5种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血浆样品经固相萃取柱提取后,用Hypersil C18色谱柱分离样品,流动相为甲醇/磷酸水溶液(V/V,2/3,pH2.25),等度洗脱,流量为1 mL/min,柱温为40℃,用电化学检测器在直接模式下,1100 mV分析检测待测物,内标法定量。对于全部待测组分r均大于0.99;槲皮素、毛地黄黄酮、山奈酚、芹菜素和异鼠李黄素线性范围分别为3~7000、3~5900、3~7000、5~7000和3~7400 nmol/L;检出限为1.4~4.8 nmol/L。方法的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6.8%~102.9%;相对标准偏差(RSD)低于7.4%(n=3)。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芹菜素等黄酮类化合物在人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及膳食干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