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60篇
  免费   1113篇
  国内免费   973篇
化学   1203篇
晶体学   38篇
力学   430篇
综合类   198篇
数学   3480篇
物理学   2997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224篇
  2014年   480篇
  2013年   323篇
  2012年   566篇
  2011年   548篇
  2010年   493篇
  2009年   444篇
  2008年   658篇
  2007年   390篇
  2006年   364篇
  2005年   333篇
  2004年   317篇
  2003年   327篇
  2002年   301篇
  2001年   266篇
  2000年   187篇
  1999年   175篇
  1998年   169篇
  1997年   157篇
  1996年   142篇
  1995年   148篇
  1994年   118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团队实验教学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潘虹  胡林 《物理实验》2003,23(10):28-30
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探讨了在普通物理实验实施团队教学的必要性和实施方法.实践表明,团队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2.
Whether or not a small stress change can trigger a big earthquak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critical point hypothesis for earthquakes. We investigate global earthquakes with different focM mechanisms which have different levels of ambient shear stress. This ambient stress level is the stress level required by the earthquakes for their occurrence. Earthquake pairs are studied to see whether the occurrence of the preceding event encourages the occurrence of the succeeding one in terms of the Coulomb stress triggering. It is observed that the stress triggering effect produced by the change of Coulomb failure stress in the same order of magnitudes,about 10-2 MPa, is distinctly different for different focal mechanisms, and thus for different ambient stress levels.For non-strike-slip earthquakes with a relatively low ambient stress level, the triggering effect is more evident,while for strike-slip earthquakes with a relatively high ambient stress level, there is no evident triggering effect.This water level test provides an observational support to the critical point hypothesis for earthquakes.  相似文献   
53.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the Hausdorff measure for level sets of N-parameter Rd-valued stable processes, and develop a means of seeking the exact Hausdorff measure function for level sets of N-parameter Rd-valued stable processes. We show that the exact Hausdorff measure function of level sets of N-parameter Rd-valued symmetric stable processes of index α is Ф(r) = r^N-d/α (log log l/r)d/α when Nα 〉 d. In addition, we obtain a sharp lower bound for the Hausdorff measure of level sets of general (N, d, α) strictly stable processes.  相似文献   
54.
氘作同位素交换气对除氚后的新鲜氘氚化锂残渣[主要成分是硅锂化合物和二氧化硅,渣中含氚约为0.9443mg/g(渣)]中的微量氚进行氚的计量与回收,为氘氚化锂残渣中氚的回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5.
铁磁共振(FMR)实验研究(Fe1-xCox)84Zr3.5 Nb3.5B8Cu1(x=0.0,0.2,0.4,0.6, 0.8)合金薄带的各向异性,易轴在薄带的横向方向,同等宽度样品的各向异性常数K′随Co掺杂量的增加而减小, K′值在4.67×10-5 J/m(x=0.0)到2.54×10-5 J/m4(x=0.8)之间.由于磁化率的虚部χ″(H)随磁场强度H非线性变化,在低场(0-12 mT)有一个与FMR信号强度相当的低场非共振信号.特别是对Fe84Zr3.5 Nb3.5B8Cu1合金薄带的磁化,在可逆磁化(0-2.0 mT)和趋近饱和磁化(9.0-12 mT)区域, dχ″/dH=0;不可逆畴壁移动过程中,交流磁化率虚部χ″(H)与磁场强度的n次方即Hn(n≥3)有关;在磁畴转动过程中χ″(H)正比于H2(瑞利区),(dχ″)/(dH)为常数;而且发现,有不可逆畴壁移动-磁畴转动三段交替变化的过程,此过程对应三种磁畴的消失过程.  相似文献   
56.
酵母蛋白质网络的动力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方廷  吕莹  龙涛  欧阳颀  汤超 《物理》2003,32(10):678-681
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DNA相互作用网络决定了细胞中各种关键功能的执行.基于芽殖酵母(budding yeast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数据和相关的实验文献,我们建立了调控细胞周期和生命周期(cell cycle and life cycle)的蛋白质网络,并利用离散模型研究了该网络的动力学性质,研究表明:细胞周期网络的动力学性质具有很强的稳定性,约94%的蛋白质初态将演化到对应于生物学G1基态的稳定态,使其成为惟一的全局吸引点;同时,绝大多数的初态的演化路径都通过由G1激发态到G1基态的细胞周期演化路径,使细胞周期路径成为全局性的“吸引”路径。  相似文献   
57.
冲蚀过程是一个与颗粒反复冲击物体表面而移除物质相关的表面现象.本文研究了玻璃的冲蚀坑的几何尺寸和体积,给出了冲蚀移除物质如何依赖于颗粒流动速度、颗粒尺寸和冲击角的理论关系.通过理论与实验结果相比较,定义了一定冲蚀坑尺度的有效域.  相似文献   
58.
郑德香  张岩  沈京玲  张存林 《物理》2004,33(11):843-847
数字全息是随着现代计算机和CCD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全息成像技术.文章主要介绍数字全息技术的基本原理,数字全息重建中的主要方法以及数字全息技术以其独特的优点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9.
周代梅  萨本豪  陆中道  蔡勖 《中国物理 C》2002,26(10):1072-1077
用强子–弦级联模型JPCIAE及相应的Monte Carlo事例产生器研究相对论性核–核碰撞中带电粒子多重数的赝快度密度对能量和中心度的依赖关系.无需另调任何模型参数的条件下,此模型可以同时较好地描述相对论性pp实验数据及PHOBOS和PHENIX实验组的Au+Au实验数据.本文指出:因〈Npart〉并非严格定义的物理量,致使实验上和理论上确定〈Npart〉有一定任意性,从而使得每参加者核子对的带电粒子赝快度密度随着〈Npart〉的增加可能逐渐增大,也可能逐渐减小,因此用它来区分粒子产生机制是欠妥的.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