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17篇
  免费   846篇
  国内免费   1539篇
化学   3175篇
晶体学   37篇
力学   1525篇
综合类   152篇
数学   5462篇
物理学   1851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201篇
  2020年   289篇
  2019年   288篇
  2018年   265篇
  2017年   281篇
  2016年   374篇
  2015年   229篇
  2014年   407篇
  2013年   873篇
  2012年   465篇
  2011年   551篇
  2010年   480篇
  2009年   621篇
  2008年   612篇
  2007年   658篇
  2006年   584篇
  2005年   559篇
  2004年   572篇
  2003年   461篇
  2002年   455篇
  2001年   391篇
  2000年   316篇
  1999年   290篇
  1998年   246篇
  1997年   211篇
  1996年   184篇
  1995年   159篇
  1994年   135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95篇
  1991年   93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43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25篇
  1978年   18篇
  1977年   16篇
  1976年   10篇
  1973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合成和表征了5个螺旋配位聚合物{[Cu(Hbpma)(H2O)4]2(SO4)3·3.5H2O}n (1)、{[Ni(Hbpma)(H2O)4]4(SO4)6·10.75H2O}n (2)、{[Mn(Hbpma)(H2O)4](SO4)1.5·3H2O}n (3)、{[Zn(Hbpma)(H2O)4]4(SO4)6·4H2O·4CH3OH}n (4)和{[Cu(Hbpma)2(H2O)2](SO4)2·9H2O}n (5),其中bpma代表N,N'-双(3-吡啶甲基)胺。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4为一维链状结构,配合物5为二维层状结构,其中金属离子由质子化的bpma配体桥连。值得注意的是,采取反-反式构象的柔性bpma配体使得配合物12为假螺旋链结构,配合物34为螺旋链结构,配合物5为螺旋层结构。同时研究了配合物的磁性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2.
采用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对四种不同产地的黄芪原药材进行了鉴别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黄芪的红外光谱和二阶导数红外谱具有一定的相似度,与淀粉的红外谱图比对,4个不同产地的黄芪均含有淀粉,其中陕西绥德产黄芪的淀粉含量比其它3个产地黄芪的都要高。山西浑源和山西天镇产黄芪谱图的1 510、1 425cm-1木质素特征峰比内蒙古固阳和陕西绥德产黄芪的更为明显,说明前二者产黄芪中木质素含量高于后二者产黄芪。在二维相关红外谱图上,根据4个产地黄芪的相对峰强度的差异,可进行产地的鉴别。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不同产地黄芪的鉴别,红外三级鉴定法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93.
994.
995.
气相二氧化硅(FS)/低聚物纳米复合材料应用广泛于涂料、胶黏剂、锂离子电池、液体防弹衣等诸多领域.然而,极性低聚物与FS表面相互作用复杂,FS/低聚物复合材料(ONCs)的流变响应多种多样.如何实现ONCs流变行为调控,是长期困扰工业界的难题.本文详细总结了FS在ONCs领域的应用,将FS粒子间相互作用与ONCs流变性质相关联,综述ONCs界面层结构的表征、调控手段及界面层与流变行为的关系.结合本课题组对FS/极性低聚物体系界面及流变行为的研究成果,提出未来ONCs领域的2个重要方向,即研究界面结构与粒子-极性低聚物相互作用间的关系,并通过界面设计实现对纳米粒子/极性低聚物复合材料的流变行为的精确调控.  相似文献   
996.
以三羟甲基丙烷(TMP)为核,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支化单体,通过熔融缩聚法合成了第3代端羟基脂肪族超支化聚酯,并用十八酸对其进行端基改性,采用广角X射线衍射(WAXD)、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及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不同端基改性程度的超支化聚酯的结晶熔融行为及端烷烃链的构象和堆积结构随温度的变化,采用旋转流变仪研究了端烷烃链对脂肪族超支化聚酯熔体动态黏弹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这类改性超支化聚酯的结晶归因于长链端烷烃的有序排列,改性程度越高,衍射峰强度越大.受限结晶的端烷烃链在升温后并不能完全转变为无序的结构状态,改性超支化聚酯在"熔点"以上仍有部分有序结构存在.超支化聚酯的线性黏弹区随着端基改性程度的增大而逐渐变短,超支化聚酯的弹性逐渐增大,剪切变稀越明显.动态流变测试中所出现的现象与改性超支化聚酯中端烷烃链的受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7.
通过连续多步自组装的方式分别将三唑亚铁(SCO1)和氨基三唑亚铁(SCO2)自旋转换纳米材料生长于氧化铝模板(AAO)的孔道内和表面上。利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IR)、粉末X射线衍射(PXRD)、拉曼光谱(Raman)等手段对SCO1-1D+2D和SCO2-1D+2D纳米材料进行表征,SEM表明随着自组装时间的增加,球状的SCO纳米颗粒生长于AAO孔道内,并逐渐形成1D的纳米结构,而在AAO表面则形成致密均匀的SCO-2D薄膜。两种SCO-1D+2D纳米粒子都具有两步自旋行为(SCO1-1D+2D:Tc1↑=319 K,Tc1↓=313 K,Tc2↑=381 K,Tc2↓=340 K;SCO2-1D+2D:Tc1↑=181 K,Tc1↓=155 K,Tc2↑=246 K,Tc2↓=233 K)。对相应的SCO-1D和SCO-2D磁性结果表明,两步自旋转换行为的产生是由于SCO组装体形貌的差异。其中,低温区的自旋转换行为是由生长于AAO表面的SCO-2D自旋转换性能所致,而发生在更高温度的第二阶段的自旋转换行为则归因于生长于AAO孔道内的SCO-1D的自旋转换性能。  相似文献   
998.
建立了安检流程的网络流模型,模型中包含了不稳定的乘客到达情形、嫌疑乘客以及反馈机制。分析了安检过程中的瓶颈所在,并给出了相应的优化方案,包括整个安检过程的通行规则,A区和B区内部预检节点与普通节点的适当比例等。仿真结果显示,为了充分利用安检资源并兼顾预检乘客的利益,通行规则应采用连通方案。依照统计数据中计算出的各种参数,在A区预检节点和普通节点比例设置为2∶2,B区预检节点和普通节点比例设置为3∶5的情况下,旅客平均等待时间最短,等待时间的标准差也最小,同时高峰期的通行量也相对较优。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及机场情况。对于美国人和瑞士人,通过改变预检乘客的选择概率来满足他们不同的行为偏好。仿真结果说明,预检乘客选择哪类节点进行安检对平均等待时间、等待时间的标准差和高峰期通行量的影响不大。分析了插队情形,插队对平均等待时间和高峰期通行量几乎没有影响,但当插队比例非常大时,旅客等待时间标准差会增加,影响乘客到达的准确性。最后,针对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并给出了进一步的研究计划。  相似文献   
999.
In this paper, the empirical Bayes (EB) two-sided test for parameter of Cox models is investigated under square loss functions. At first by using recursive kernel estimation of probability function the empirical Bayes two-sided test rule is constructed. It proves that the proposed empirical Bayes test rule is asymptotic optimal and convergence rates are obtained under suitable conditions. Finally an example of satisfying theorem conditions is given.  相似文献   
1000.
Partial divided-difference equations and three-term recurrence relations satisfied by the bivariate Askey–Wilson and the bivariate q-Racah polynomials are computed in this work. By using limiting processes, partial divided (or q)-difference equations and three-term recurrence relations are also provided for each of the following families of orthogonal polynomials: the bivariate continuous dual q-Hahn, the bivariate Al-Salam-Chihara, the bivariate continuous q-Hahn, the bivariate q-Hahn, the bivariate dual q-Hahn, the bivariate q-Krawtchouk, the bivariate q-Meixner, and the bivariate q-Charlier polynomia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