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9篇
化学   19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45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11篇
物理学   2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251.
常压下液氮窄缝池沸腾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玻璃钢 (FRP)制成的矩形窄缝 ,对三种不同的间隙尺寸 ,分加热面与水平面呈 0°,4 5°,90°,135°,180°五种角度 ,以液氮为工质进行了 15组池沸腾实验。得出结论 :液氮在窄缝中的沸腾传热有明显的强化换热效果 ;加热面所处角度不同 ,在相同热负荷下壁面过热度亦不同 ,滑移汽泡和微液膜蒸发机理在通道中发挥的作用也相应不同。该研究对于有限空间传热强化的机理和实际应用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52.
研究了锑(Ⅲ)和锑(Ⅴ)在DDTC—MIBK体系中的萃取和反萃取行为,用缝式石墨管原子捕集技术结合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了水样中的痕量锑(Ⅲ)和锑(Ⅴ),线性范围为2.0—60μg/L,检出限为0.4μg/L,特征浓度为1.5μg/L/1%吸收,相对标准偏差为2.6%,锑回收率为93.0%一105.0%。  相似文献   
253.
单缝衍射图样的计算机仿真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伟民 《工科物理》1999,9(1):12-13
本文通过计算机仿真的方法,给出了在不同接收距离下的单缝衍射图样,并描述了其菲涅尔衍和中夫琅禾费用衍射过渡的过程。  相似文献   
254.
高功率微波对双层屏蔽腔体的孔缝耦合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多模传输线模型对高功率微波与双层屏蔽腔体的孔缝耦合特性进行了研究,此方法可以考虑高功率微波孔缝耦合进入腔内时的较宽的频率范围。用这种模拟方法获得了双层屏蔽腔体微波耦合的一些规律性结果:双层屏蔽可以使得腔体内的耦合电场比单层屏蔽时有显著的减弱,这与FDTD方法的结论是一致的;双层屏蔽外腔体中的一些谐振会影响到内腔体的耦合系数,外腔体中的场模式经由内孔缝会影响内腔体中的场模式;不论是单层屏蔽还是双层屏蔽,保持每层孔缝总面积不变时,随着孔阵中孔缝数量的增加,进入腔体内的耦合电场也逐步地减弱,这与单层屏蔽时的结论一致;通风总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孔缝数量越多,屏蔽效能越好。  相似文献   
255.
双臂电桥测低电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电阻测量实验由于测量精度高,方法巧妙,在电磁测量技术中有极其广泛的应用,挖掘其物理思想,有助于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256.
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FDTD)对微波脉冲与窄缝耦合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数值模拟计算过程中的并行性,给出了相应的并行算法,算法中采用消息合并和计算与通信重叠技术来减少通信阳,分析了算法的通信复杂性,给出了在Alpha工作站上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257.
根据衍射光强相对分布 ,用计算机作图的方法显示了单缝和圆孔夫琅和费衍射条纹的图形。  相似文献   
258.
应少华 《物理通报》2001,(12):28-29
针对高二物理学生实验"观察双缝干涉现象"所用仪器--J2515型双缝干涉实验仪零部件多,组装调整麻烦,教师准备费时、费力,学生实验时很难掌握操作要领,不易观察到清晰的干涉图像等缺点,我们设计制作了简单实用的学生双缝干涉、单缝衍射观察筒,供分组实验用.多年实践证明,效果非常好,在2000年7月北京召开的首届全国教育工作者发明与科教制作的展评中被评为三等奖,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59.
在大学物理教学中,部分教材与教案为了描述多缝衍射中干涉条纹与衍射条纹的重叠,将干涉极大与衍射极小重合时的现象表述为“缺级”,即本应出现的干涉极大在衍射极小的作用下缺失了。然而,干涉极大是否真的缺失了呢?深入的分析与实验表明“缺级”这一表述主要是基于肉眼的观测,是一种不太严格但形象的描述。从更为严谨的角度出发,所谓“缺级”其实是衍射极小对干涉极大的“劈裂”,使得原本的干涉极大发生分裂,分裂后的强度变小,宽度变窄,从而在视觉上变得难以察觉。  相似文献   
260.
将偏振片引入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并讨论不同组合时干涉条纹的规律,是一道很有意义的习题,然而,常见的解答——“无固定相位差”,对问题的本质认识不够深入。本文运用马吕斯定律和波的叠加原理,计算了叠加后的衬比度。定量计算表明,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引入三个偏振片时,没有干涉条纹的物理实质是存在投影相位差,并且指出,在这一问题中,投影相位差是干涉条纹存在与否的决定性因素。文章物理图像直观,适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清晰地展示投影相位差的作用,也有助于学生对光源发光机理、干涉、偏振的概念以及偏振光干涉的深入理解与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