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63篇
  免费   1636篇
  国内免费   3268篇
化学   3868篇
晶体学   277篇
力学   194篇
综合类   258篇
数学   3348篇
物理学   3022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169篇
  2019年   175篇
  2018年   179篇
  2017年   193篇
  2016年   221篇
  2015年   248篇
  2014年   575篇
  2013年   577篇
  2012年   595篇
  2011年   634篇
  2010年   557篇
  2009年   555篇
  2008年   668篇
  2007年   526篇
  2006年   458篇
  2005年   522篇
  2004年   391篇
  2003年   474篇
  2002年   382篇
  2001年   362篇
  2000年   281篇
  1999年   212篇
  1998年   195篇
  1997年   165篇
  1996年   156篇
  1995年   154篇
  1994年   155篇
  1993年   102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103篇
  1990年   103篇
  1989年   99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采用乙二醇回流法合成了复合氟化物KAlF4和KAlF4:Ce3+纳米粒子,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技术对其结构、形貌、粒径大小以及表面含氧量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回流法在适当的反应条件下可制得单一晶相的KAJF4和KAlF4:Ce3+纳米粒子,其平均粒径为32.5nm.KAlF4的O1s的XPS分峰谱图表明,其表面只有一种氧种为化学吸附氧(α氧),且表面氧的含量小于5%.KAlF4:Ce3+的发射光谱中最大发射峰位于330nm处,归属于Ce3+的5d→4f跃迁.  相似文献   
992.
在合成含有8-羟基喹啉(8HOQ)配位基单体的基础上,将其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共聚得到含有8-羟基喹啉侧基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8q),实现了8-羟基喹啉的高分子化;通过PMMA8q和小分子协同配体与稀土离子Eu(Ⅲ)的配位反应,制备了两个稀土高分子发光配合物:Eu(PMMA8q)(8HOQ)2(H2O)3和Eu(PMMA8q)2(TTA)(H2O)3(TTA:噻吩甲酰三氟丙酮)。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方法对各阶段产物进行了表征,用荧光光谱研究了两个稀土高分子配合物的荧光特性及发光机理。  相似文献   
993.
通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原理计算,优化了纤锌矿结构的化合物TmZn15S16(Tm=V,Cr,Mn)的几何结构,并研究了它们的磁学性能.结果表明:TmZn15S16均为典型的半金属铁磁体,它们的超胞磁矩分别为3.0099μB,3.9977μB和5.0092μB;这些磁矩主要来源于被掺入的过渡元素;CrZn15S16的半金属特性比VZn15S16和MnZn15S16更稳定;这些半金属铁磁体的半金属带隙均比较宽,表明它们可能具有较高的居里温度;TmZn15S16中杂质过渡离子的电子结构分别为V:eg2↑t12g↑,Cr:eg2↑t22g↑和Mn:eg2↑t32g↑.  相似文献   
994.
刘春光 《物理化学学报》2011,27(7):1661-1665
采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结合有限场(FF)的方法对一系列含有Pt―Pt键金属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和二阶非线性光学(NLO)性质进行了理论计算. 结果表明改变共轭配体对Pt―Pt键影响不大. 由配体到Pt―Pt金属基团的电荷转移强度随配体增长而变大. 金属配合物静态一阶超极化率随配体的增长而增大, 配合物电荷的改变基本不影响这类化合物的二阶NLO性质. 具有相对长的共轭配体的配合物IId具有最大的二阶NLO响应.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计算表明配合物IId的二阶NLO响应来自于混有配体到金属的配体内的π→π*电荷转移跃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95.
周剑伟 《分子催化》2011,25(2):157-165
合成了三类磺酸功能化离子液体,通过STA、DSC-TG、UV-Vis、运动粘度/密度计等手段考察了离子液体的热力学性质、酸度、粘度和密度等理化性质,发现离子液体阴阳离子的结构对这些理化性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对离子液体的结构与理化性质变化关系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96.
以双四唑胺(H2bta)、NdCl3·6H2O、KOH为原料,用水热法合成了1个一维异核的Nd3+配合物[KNd(bta)2(H2O)6]·H2O。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该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m空间群。每个Nd3+与2个来自bta2-离子的4个氮原子和5个水分子形成了1个盖帽的四方双锥,通过bta2-和水分子桥联配体把Nd3+和K+连接成一维链状结构,链与链之间通过O-H…N和N-H…O氢键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表征结果显示该配合物的水溶液在292和412 nm表现出双四唑胺的特征吸收峰和荧光发射特征峰。  相似文献   
997.
配体2,2′-联吡啶(bipy)、磺基水杨酸(H2hssal)和镉盐反应合成了配合物[Cd(hssal)(bipy)(H2O)2]·H2O(1),用单晶X-射线和元素分析对生成的晶体进行了表征,结构研究发现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Cd(Ⅱ)采取八面体配位几何构型,磺基水杨酸作为二齿桥联配体连结不同的Cd(Ⅱ)原子形成一维链结构,一维链被O-H…O氢键连接形成二维层,再进一步由O-H…O氢键将二维层联结在一起形成三维结构。研究了配合物1的荧光性质。CCDC:772715。  相似文献   
998.
在水溶液条件下以六缺位的[H2P2W12O48)]12-和Eu髥为反应前躯体得到了1个新的多金属氧酸盐化合物[Eu3(H2O)17(α2-HP2W17O61)].5H2O(1),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荧光等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它的晶体结构。化合物1含有双支撑的多阴离子簇[{Eu(H2O)7}2{Eu(H2O)3(α2-P2W17)}2]8-,并进一步通过Eu髥连接形成了延c轴方向的一维链。室温条件下的荧光光谱研究表明:化合物1显示了强的红光发射。  相似文献   
999.
刘宏文  卢文贯 《无机化学学报》2011,27(11):2205-2210
以ZnCl2、H3IDC(咪唑-4,5-二羧酸)和bix(1,4-双(咪唑基-1-甲基)-苯)为原料,在水热条件下得到了1个新的二重穿插的三维层-柱状金属-有机框架结构的配位聚合物{[Zn3(IDC)(bix)1.5Cl3].0.25H2O}n(1),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以及单晶X-射线结构分析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单晶X-射线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的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a=1.158 44(17)nm,b=1.088 75(16)nm,c=2.391 7(3)nm,β=96.835(2)°,V=2.995 1(8)nm3,Z=4,Dc=1.813 g.cm-3,F(000)=1 638,对于4 772个可观测点(I>2σ(I)),最终残差因子R1=0.037 9,wR2=0.089 6。在配合物1中,每个IDC3-分别桥联4个锌(Ⅱ)离子形成一维锯齿形链状结构,一维链通过cis-μ2-bix的2个氮原子连接形成二维网状结构,相邻的二维层之间再通过trans-μ2-bix的2个氮原子进一步连接形成了二重穿插的三维层-柱状金属-有机框架结构。固体室温荧光测试结果表明,配合物1在波长为400 nm的光激发下于468 nm处出现强烈的荧光发射。  相似文献   
1000.
以3-氨基吡嗪-2-羧酸为配体合成了一个钴的单核配合物Co(3-apac)2(H2O)2(1)(3-apac:3 -氨基吡嗪-2-羧酸),并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单晶X-射线衍射以及热重分析对配合物(1)进行了表征.晶体学数据:单斜晶系,C2/c空间群,a=7.8881 (11)(A),b=12.7560(18)(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