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5篇
  免费   240篇
  国内免费   297篇
化学   308篇
晶体学   29篇
力学   642篇
综合类   18篇
数学   157篇
物理学   46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71.
研究了弹流反常温度场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指出入口温升是压缩功发热和逆流剪切热所致,而出口局部低温是负压缩功吸热的结果,出口温度的再次微幅上升则是压缩功消失后剪切热作用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入口温升随载荷的增加而增大,随卷吸速度的增加显著升高而几乎与滑滚比无关;在高速小滑滚比工况下,接触区的最高温度有可能出现在入口位置;入口温升增加了材料在工作中经受高温的次数,对其接触疲劳寿命有不利影响;在保证润滑性能的前提下,适当减少供油量可以减小逆流,从而降低入口温升。  相似文献   
72.
采用静载荷滑动轴承试验台模拟轴颈-轴承从液体润滑状态逐步向干摩擦状态过渡时的接触摩擦故障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进而利用振动信号诊断滑动轴承的接触摩擦故障;通过对特征参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无量纲特征参数,进而通过无量纲特征参数的适当数学组合得到无量纲诊断准则,并探讨了无量纲诊断准则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利用所得到的无量纲诊断准则进行轴颈-轴承接触摩擦故障诊断时无须建立用于模式识别的标准模,可实现快捷方便的故障诊断;无量纲诊断准则对工况不敏感,而对故障更敏感,适用于可变工况下滑动轴承的故障诊断,且诊断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73.
结合部切向接触刚度分形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球体与平面接触的切向接触刚度和粗糙表面的接触分形理论,从理论上首次建立了结合部切向接触刚度分形模型,该模型具有尺度独立性。通过对所建模型的数字仿真,直观地给出了结合部切向接触刚度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并与实验研究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从而说明了该模型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74.
可扩展的冲击—接触并行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冲击—接触计算模型在汽车碰撞、金属成型等的模拟计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鉴于冲击—接触计算过程复杂和计算量大,本文在分布式可扩展的并行计算平台上,设计并实现了冲击—接触的并行计算。算例证明,计算平台稳定可靠,算法简单实用,且具有较好的并行效率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75.
斜冲击界面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界面受到斜冲击时的动力学问题。有效冲击摩擦系数被处理成冲击过程及初始冲击角的函数 ;界面的法向响应描述计及弹性接触、弹性变形极限以及依赖于应变、应变率及温度的完全塑性接触 ;界面在冲击过程中的构形变化也予考虑 ,并采用平均应变、应变率及最大温升的概念与估算。这种新的斜冲击界面动力学模型用于数值模拟刚性球对于延性靶的斜冲击实验 ,计算与实验比较 ,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76.
摩擦接触弹塑性分析的数学规划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苏明  钟万勰 《力学学报》1991,23(3):323-331
本文提出摩擦接触弹塑性分析的数学规划法,是弹性接触问题解法的推广,使之能处理比例加载时的塑性效应。利用所导出接触问题总刚度阵的逆,结合参变量线性互补公式,仍可消去由接触单元而引入的惩罚因子。于是,可以获得一个弹塑性问题、弹性接触和弹塑性接触问题的有限元参数二次规划法模型。所选的几个实例说明了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77.
由天津质检院主持完成的《食品接触材料用油墨中多溴联苯、多溴联苯醚的测定》和《食品接触材料用胶粘剂中重金属的测定》两项国家标准,不久前分别通过了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和全国胶粘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的专家审查。  相似文献   
78.
毛细管电泳非接触电导检测技术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细管电泳非接触电导检测(CE-CCD)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检测技术。本文介绍了非接触式电导检测(CCD)的发展概况,着重阐述了CCD的原理、组成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9.
采用交流电源激励,自制传感器探头,利用标准电阻定标,得到电导率与输出电压的关系,通过定标曲线,得到不同浓度NaCl溶液的电导率.通过测量探头的频率特性,得到输出电压随频率变化的曲线,选出最佳测量频率.  相似文献   
80.
王爽  郑洲顺  周文 《物理学报》2011,60(12):128101-128101
应用离散单元法,模拟了粉末高速压制成形过程中的压力传播过程.根据粉末高速压制成形的工艺特性,把一次压制过程分为弹性加载、塑性变形、弹性卸载三个阶段;基于离散单元法的基本理论,分别建立了三个阶段的控制方程;应用PFC2D软件对粉末高速压制过程模腔内部颗粒的运动状态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了压坯内部的压力分布,得出了实验中无法测量的压坯内部应力传播波形.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压力作用曲线表现出明显的弛豫现象,形成了倾斜度不同的锯齿状加载波形和卸载波形,压坯底层的应力波与实验得到的应力波相符. 关键词: 高速压制成形 离散单元法 接触模型 应力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