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化学   11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14篇
物理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本文从我国现行养老金政策出发,利用灰关联分析得到养老金收支的影响因素的排序,建立中国城乡居民养老金收支模型.然后利用Logistic人口预测模型估计出不同替代率下2013-2035未来23年我国养老金缺口,并利用仿真方法算出保证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可持续性的替代率的合理区间为50%-70%.进一步分析影响替代率各因素的灵敏性,并考虑延迟退休、做实个人账户以及市场化投资等因素对模型进行改进.最后以养老金替代率为切入点,对退休年龄等模型参数的调整和有关措施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可持续产品设计的效率,提出以QFDE(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for Environment,面向环境的质量功能展开)为依据的可持续产品设计流程,共有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将顾客需求展开,建立需求与工程特性矩阵;第二阶段建立工程特性与零件矩阵;基于前两个阶段,分析提高产品可持续性存在的矛盾,运用TRIZ(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发明问题解决理论)提出解决方案;第三阶段计算解决方案对于工程特性的提高率;第四阶段计算顾客需求提高率;第五阶段计算产品零件的可持续性.以净水机为例,验证可持续产品设计流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工科数学教育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有先 《大学数学》2005,21(4):27-29
根据工科数学教育的现状,讨论了数学教育的基础性、全体性、主体性和可持续性等重要特征.提出了改革应兼顾上述特征才能收到较好成效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我国页岩油气开发刚刚起步,许多基础理论和关键科学(力学)问题亟需明确和解决.本文按页岩油气开发的全过程自然地将其分为四个相互关联的科学问题展开介绍和讨论,包括:页岩工程地质力学特征与预测理论,地质力学找到气;多重耦合下的页岩油气安全钻井完井理论,钻井完井够到气;页岩地层动态随机裂缝控制机理与新概念压裂理论,体积压裂释放气;页岩油气多尺度渗流特征与开采理论,解吸运移产出气.本文提出用水力压裂创造页岩传气能力,用气体二次压裂页岩基质来解决气源问题,实现水力压裂创造的页岩传气能力与页岩基质气体供应能力相匹配,避免“断气”现象发生,最终达到页岩气可持续性开采.解决这些关键科学(力学)问题可以为页岩油气高效开发奠定可靠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和非碳基能源载体,全球年产量已达2亿吨.目前,氨的工业化生产主要依赖Haber-Bosch工艺,其能耗高且污染严重.因此亟需开发一种低碳环保的替代工艺以实现氨合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现阶段主要有三种比较有发展潜力的新型氨合成工艺,即电催化、光催化和光电化学氮还原产氨技术.这些氮还原技术都可在温和环境条件下合成氨,具有能耗低、零排放等优势,被认为是替代Haber-Bosch工艺的有效途径,受到广泛关注.其中,与前两者相比,光电化学氮还原具有明显优势:与电催化氮还原相比,光电化学氮还原能够实现从太阳能到化学能的直接转化,具有较高的能量转化效率;而与光催化氮还原相比,光电化学氮还原系统中的外加偏压能够加速激子分离,有效提高太阳能到化学能的转化效率.在光电化学氮还原过程中,其核心组件光电阴极材料的性能决定了反应的氨产量、选择性和稳定性.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光电化学氮还原领域的最新进展,特别是其中涉及的光阴极材料.首先,详细介绍了光电化学氮还原所涉及的基本原理和面临的主要瓶颈.其次,逐一总结了已报道的用于光电化学氮还原的光电阴极材料,包括氧化物(氧化铜、氧化亚铜、碘氧化铋、溴化氧...  相似文献   
16.
物理法COD减排理论极限能耗的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针对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提出了三点本质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减排过程节能机制的热力学框架,并根据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建立了计算物理法脱除有机污染物理论极限能耗的热力学分析方法.此外,以典型有机污染物的脱除为例,分别计算了封闭体系中298.15K和1.01325×105Pa下不同初始浓度、不同种类以及不同COD减排量的有机污染物脱除的理论极限能耗.本文的计算结果表明,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减排需要很高的能耗,脱除相同量有机污染物所需的理论极限能耗随着初始浓度的减小而显著增加,且不同种类污染物处理的难易程度和能耗高低相差很大,这充分说明减排与节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充分考虑污染物的种类、物理化学性质、毒性和浓度将有助于减排政策的科学制定.  相似文献   
17.
张贺  梁龙琪  魏士刚  郭玉鹏 《化学教育》2022,43(14):110-114
教学资源包括显性教学资源和隐性教学资源,是高校办学的基本保障。通过加强显性教学资源的建设,夯实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发掘和利用隐性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为做好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可持续性发展,详细介绍了吉林大学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全方位的显性和隐性教学资源的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8.
The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of CO2 into liquid fuels especially coupling with the intermittent renewable electricity offers a promising means of storing electricity in chemical form, which reduc‐es the dependence on fossil fuels and mitigates the negative impact of anthropogenic CO2 emissions on the planet. Although converting CO2 to fuels is not in itself a new concept, the field has not sub‐stantially advanced in the last 30 years primarily because of the challenge of discovery of structural electrocatalys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embrane architectures for efficient collection of reactants and separation of products. This overview summarizes recent advances in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CO2 and presents the challeng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in producing value‐added fuels.  相似文献   
19.
郝杰  高玉霞  陈厚睿  胡君  巨勇 《高分子学报》2020,(3):239-266,I0001,I0002
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逐步深入,可持续性聚合物已发展成为当今高分子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萜类化合物作为自然界中一类来源广泛的天然资源,具有多种可修饰位点和丰富的功能性,由它出发制备可持续性聚合物,不仅可以简化聚合物的合成步骤,还可以赋予聚合物独特的立体构型、良好的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等特点,进而拓展其在表面涂层、生物医药、组织工程等领域中的应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基于天然萜类可持续性聚合物的研究进展,从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出发,系统介绍了基于天然萜类可持续性聚合物的合成策略、特性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生态生命周期评价(Eco-LCA)作为常规生命周期评价的拓展,提供了一种对工业过程生态影响及可持续性分析评价的方法.但目前Eco-LCA中尚缺失生态累积耗(ECEC)指标的完整模型.本文探讨了工业过程中自然资源消耗、社会经济投入和环境污染危害三种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构建囊括资源、经济、环境三要素的工业过程生态累积耗模型,完善了Eco-LCA方法应用于工业过程可持续分析的理论框架.最后,以此生态累积耗模型对中国原油生产进行了示例性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