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29篇
  免费   3333篇
  国内免费   5934篇
化学   15861篇
晶体学   1357篇
力学   3324篇
综合类   769篇
数学   5089篇
物理学   9996篇
  2024年   145篇
  2023年   536篇
  2022年   581篇
  2021年   684篇
  2020年   532篇
  2019年   714篇
  2018年   444篇
  2017年   755篇
  2016年   814篇
  2015年   882篇
  2014年   1489篇
  2013年   1369篇
  2012年   1667篇
  2011年   1636篇
  2010年   1409篇
  2009年   1504篇
  2008年   1695篇
  2007年   1469篇
  2006年   1475篇
  2005年   1523篇
  2004年   1457篇
  2003年   1575篇
  2002年   1327篇
  2001年   1251篇
  2000年   1023篇
  1999年   790篇
  1998年   746篇
  1997年   809篇
  1996年   891篇
  1995年   809篇
  1994年   640篇
  1993年   618篇
  1992年   702篇
  1991年   706篇
  1990年   687篇
  1989年   583篇
  1988年   132篇
  1987年   110篇
  1986年   78篇
  1985年   59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61.
潮州老香黄、老药桔中矿物质元素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潮州老香黄、老药桔是潮州凉果特产中的极品,但对于这两类凉果的研究工作却很少。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了老香黄、老药桔中锌,锰,镉,钙,铜,镍,钴等微量元素的含量。本结果可供生产商作参考,以便对某些含量过高的有害元素在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也可作为营养分析的参考依据,为其产品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62.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出层状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1/3Mn1/3Co1/3O2。通过XRD、ICP、SEM和电化学测试手段对产物的结构、组成、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XRD结果表明此方法合成的LiNi1/3Mn1/3Co1/3O2具有标准的α-NaFeO2型层状结构,SEM照片显示颗粒粒径大约在500 nm左右,粒径分布较窄。以20 mA·g-1电流密度放电,充放电电压在2.8~4.4 V之间,其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70 mAh·g-1,4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为85.3%。进一步加入石墨导电剂后,同样条件下首次放电比容量变为179 mAh·g-1,5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为89.6%。容量衰减主要发生在前10次循环。XRD和SEM测试表明循环初期容量衰减的原因是由材料本体结构变化和界面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63.
介绍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定钛铁中Si、Mn、P、Al含量的方法,通过试验确定了合适的研磨时间、压力和保压时间,用压片法制样,建立了各元素的工作曲线,各元素的测定范围分别为Si3.00%~6.00%,Mn1.00%~3.00%,P0.030%~0.070%,Al5.00%~9.00%。通过强度测量得到测定Si、Mn、P、Al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074%、0.308%、0.383%、0.040%,精密度满足测试要求。将该方法测定结果与化学法比对,准确度满足国家标准方法分析误差的要求。  相似文献   
964.
Pb2+在液/液界面迁移的电化学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恺  谢少艾  贾金平 《化学学报》2006,64(6):532-536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双硫腙络合推动Pb2+在水/乙酰丙酮界面迁移的伏安过程. 实验证明, 该过程是受扩散控制的不可逆过程, Pb2+由水相转移到有机相中, 与双硫腙形成络合物Pb(DzH)2. Pb2+的峰电位在-0.3 V处, 并且在5× 10-6~0.1 mol•L-1范围内与峰电流成正比. 这一方法为工业废水中铅的在线、现场测定提供了可靠、灵敏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65.
用MTT法测定稀土离子在不同浓度、不同培养液中,与BEL 7402和K562细胞作用不同时间,对细胞的毒性和增殖毒性。结果表明,在含10%小牛血清培养液中,仅个别稀土离子在较高浓度时对BEL 7402细胞增殖有较弱的抑制作用;对于K562细胞,稀土离子在低浓度时对细胞增殖即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P<0.05)。当培养液不含小牛血清时,较低浓度的稀土离子即可抑制BEL 7402细胞的增殖(P<0 05)。  相似文献   
966.
MoO3/SiO2催化剂的异丁烷选择氧化反应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采用浸渍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了MoO3/SiO2催化剂,用XRD,TPR,IR,TPD和活性评价等手段对催化剂的影响,晶格氧活泼性,化学吸附性能和异丁烷选择氧化反应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由Lewis碱位Mo=M,Mo-O-Mo中的晶格氧和Lewis酸位Mo^6 构成,在MoO3/SiO2催化剂上,异丁烷主要通过甲基的H双位吸附在表面的Lewis碱位Mo=O上;在常压条件下,异丁烷选择氧化产物主要为异丁烷,甲基丙烯醛和甲基丙烯酸,其中深度氧化产物CO2主要由吸附的异丁烯继续反应生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MoO3/SiO2催化剂,可得到较高的异丁烷转化率和含氧有机物选择性。  相似文献   
967.
制作了用桑色素作修饰剂的碳糊修饰电极 ,利用该电极为工作电极 ,建立了测定痕量铅的新方法。在甲酸钠 盐酸缓冲溶液 (pH 4 .9)中 ,在 - 0 .10V(vs .SCE)下搅拌富集 ,铅 (Ⅱ )与化学修饰碳糊电极表面的桑色素形成电活性络合物而吸附富集于电极表面 ,经 - 0 .85V(vs.SCE)静止还原后 ,阳极化线性扫描 ,在 - 0 .4 3V(vs .SCE)获得一灵敏的二次导数溶出峰。在最佳条件下分别富集 360s和 180s ,其二次导数峰电流与铅 (Ⅱ )浓度分别在 5 .0× 10 - 9~ 1.0× 10 - 7mol·L- 1和 2 0×10 - 8~ 1.0× 10 - 6 mol·L- 1两个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富集 6min ,检出限可达 1.0× 10 - 9mol·L- 1(S/N =3)。同时 ,探讨了电极反应机理。方法应用于尿铅测定 ,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68.
细胞动力学研究VIII.Na2SeO3对黑根菌作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ction of Na2SeO3 on Rhizopus nigrocans has been studied by means of microcalorimetr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owth rate constants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Na2SeO3 is
k=0.03608exp[-0.003608(c+8.60)2]
It was found that Na2SeO3 of low concentration has promoting action on the growth of Rhizopus nigrocans cells, and high concentration of Na2SeO3 has inhibitory action. The study has provided a lot of information on the bioaffect of selenium and the research of toxicology.  相似文献   
969.
活性炭自溶液吸附锌(II)离子及其配合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有人提出通过表面处理提高活性炭表面电荷,加强对无机离子吸附力等观点,但活性炭对无机离子的吸附活性点,表面含氧基团及配体对吸附的影响等重要问题仍众说纷经[1-4]为此,本文提出用氧化一负离子化法处理活性炭,以表面酸度表征表面含氧基团的量,探讨活性炭对Zn(Ⅱ)及其配合物的吸附特性.1试验(1)试验材料活性发由北京光华木材厂出品,分析纯.过20-30目,BET法测得比表面为1316m2·g-1.在2.5×10-2mlo·dm-3的NaNO3中,测得等电点pHIEP为7.75[5],元素含量(质量分数)为C(83.9%),N(0.07%),H(1…  相似文献   
970.
1引言Stiefel流形上的优化问题一般形式可以表示为:min x∈S_(n,p) f(X)(1.1)其中目标函数f:R^(n×p)→R为连续可微函数,S_(n,p)表示Stiefel流形,即S_(n,p)={X∈R^(n×p):X^(T)X=Ip,p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