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2篇
  免费   759篇
  国内免费   774篇
化学   481篇
晶体学   21篇
力学   202篇
综合类   263篇
数学   3316篇
物理学   1282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262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272篇
  2011年   294篇
  2010年   256篇
  2009年   243篇
  2008年   295篇
  2007年   274篇
  2006年   217篇
  2005年   222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209篇
  2002年   195篇
  2001年   184篇
  2000年   178篇
  1999年   134篇
  1998年   153篇
  1997年   114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4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21.
十员环异喹啉生物碱在植物中广为存在,是一类具有药物学意义的生物碱.一些研究表明,这类生物碱分子的十员环内氮原子和14-(或13-)位羰基碳原子之间有一种类酰胺的相互作用,具有成环的趋向;但对成环的条件及成环后的稳定性均未最终证明.我们对这类生物碱中的原阿片碱(protopine,1)及其盐酸盐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并通过 UV、IR、1~(13)CNMR 以及 X 衍射分析,证明1成盐后这种跨环相互作用已使氮原子和14-C 原子间形成稳定的单键,致使十员环变成两个六员环,整个分子变成了氢化原小蘖碱类生物碱基本骨架;当生物碱盐转为游离碱时,分子骨架又变回原来的构型.这种作用推测对十员环异喹啉生物碱具有普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2.
123.
(110)晶面全择优取向Cu镀层的制备及其条件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添加剂聚乙二醇(PEG)、氯离子(Cl-)和电流密度对Cu的电沉积过程的影响, 着重探讨了制备(110)晶面全择优取向Cu镀层的电沉积条件及其形成机理. 循环伏安(CV)结果表明, PEG阻化Cu的电沉积, Cl-加快Cu的电沉积速率. XRD实验结果表明, PEG和Cl-在一定浓度范围有利于(110)晶面择优取向; 这两种不同特性的添加剂的协同作用可以制得(110)晶面全择优取向的较薄的Cu镀层; 所制备的全择优Cu镀层较稳定. 全择优取向Cu镀层形成的机理在于PEG和Cl-吸附过程联合起作用, 在不同晶粒的不同晶面进行选择吸附, 改变了晶面的生长速率及晶粒的快生长方向.  相似文献   
124.
分次环的分次Jacobson根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王尧 《数学学报》1998,41(2):0347-0354
本文通过引入弱拟正则元的概念,对一般Monoid分次环A(未必有1)给出以内部元素刻划的分次Jacobson根JG(A).证明当A有1时,JG(A)与通常定义的Jg(A)相等.对JG(A)性质的讨论,推广了最近的许多结果.作为应用,我们给出了Artin分次环的全部基本结构定理.  相似文献   
125.
通过对集合分组的方法,给出了图的结构性质.从而得到了符号控制数和强符号全控制数的6个下界,且这6个下界是最好可能的.  相似文献   
126.
基于双线性元和零阶R-T元, 建立了非线性Benjamin-Bona-Mahony (BBM)方程的一个新的低阶混合元方法. 借助积分恒等式技巧, 得到了一个对超逼近分析比较重要的误差估计. 对于半离散格式, 证明了解的存在性, 唯一性和稳定性, 然后得到了精确解~$u$在$H^1$模意义下和压力变量~ $\vec{p}=\nabla u_t$在 $L^2 $模意义下具有$O(h^2)$ 的超逼近和超收敛结果. 对于向后欧拉和 Crank-Nicolson 全离散格式, 分别探讨了解的稳定性, 且在对时间步长没有任何限制的前提下得到了超逼近结果.  相似文献   
127.
我在一篇论文中提出了一个冷聚变的全原子论,阐明氘原子进入钯晶体间隙位置时扩展成为一个封闭的球形全原子,其价电子完全在球内,围绕氘核运动使氘核对邻近氘核的排斥作用被屏蔽掉,使氘核易于接近而产生聚变。对离子晶体两个负氘离子相互作用是怎样引起聚变的没做详细讨论,本文将对此问题进一步进行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128.
129.
设自然数n≥5,X_n={1,2,…,n},并赋予自然数的大小顺序,令H(SPO_n,r)=SPO_n∪L(n,r)(5≤n,2≤r≤n-3)是X_n上的全相似部分保序变换半群.得到全相似保序变换半群H(SPO_n,r)的秩为■.  相似文献   
130.
零折射率材料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超构材料.它性质奇特,应用广泛,不仅活跃在科研前沿,也很值得推介到物理课堂.本文从经典电动力学出发,理论分析并数值模拟了零折射率材料内部电场、磁场的分布特性,以及零折射率材料平板的电磁透射特性.结果表明:对于双零折射率材料的平板,在与空气阻抗匹配的条件下,其透过率不随平板厚度的变化而变化,大小始终保持为1;而单零折射率材料的平板的透过率随着平板厚度的增加而减小.文章进一步分析了产生这两种特殊透射特性的原因.研究结果对于理解零折射率材料的特性以及设计零折射率材料的功能器件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