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9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271篇
化学   779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25篇
综合类   24篇
数学   30篇
物理学   22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土壤中烃类污染物的超临界流体萃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长利  尤进茂 《分析化学》1997,25(7):796-799
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提取环境样品中的烃类污染物,以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了萃取物的化学成分,考察了影响萃取效率的主要因素。比传统的索氏萃取能更有效地从复杂环境样品中萃取分析物。  相似文献   
62.
纳米级TiO2粉体的制备研究——Ⅱ.絮凝剂及其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溶胶-凝胶-超临界流体干燥(SCFD)法制备纳米级TiO2超细粉,详细考察了不同絮凝剂及其浓度对TiO2织构和结构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强碱溶液作为絮凝剂,浓度为5 mol·L-1是制备大孔高比表面TiO2超细粉较为适宜的条件。  相似文献   
63.
殷正权 《色谱》2005,23(1):123-123
超临界流体可以用做色谱的流动相,使混合物质在色谱柱上得到分离,这种分离方法被称为超临界流体色谱(Supercd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简称SFC)。作为色谱流动相的超临界流体,其作用与超临界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简称SFE)类似。超临界流体对物质的溶解能力远比一般气体大的多,  相似文献   
64.
《色谱》2005,23(2):219-219
超临界流体可以用作色谱的流动相,使混合物质在色谱柱上得到分离,这种分离方法被称为超临界流体色谱(Supercn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简称SFC)。作为色谱流动相的超临界流体,其作用与超临界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简称SFE)类似,超临界流体对物质的溶解能力远比一般气体大的多,其溶解能力可以相当于有机溶剂但是它比有机溶剂的扩散速度快、粘度低、表面张力小。  相似文献   
65.
超临界二氧化碳中, 利用马来酸锌催化二氧化碳与环氧化物反应合成环状碳酸酯. 单独使用马来酸锌作为催化剂时, 对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反应的催化活性较低, 而在DBU、DMAP、三乙胺、吡啶、咪唑或4-氨基吡啶等有机碱的存在下, 反应活性较高, 产物的收率得到明显提高. 有机碱作用的强弱顺序为DBU>Et3N>咪唑>4-氨基吡啶>DMAP>吡啶. 在压力为8 MPa, 温度110 ℃, 反应时间48 h条件下, 马来酸锌与DBU组成的二元催化系统可以催化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反应, 得到83.4%产率的碳酸丙烯酯. 该二元系统也能催化其它环氧化物高产率地转化为相应的环状碳酸酯.  相似文献   
66.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制备药物输送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超临界流体技术以其特有的优点成为引人注目的制备药物细微粒子及控制释放的药物输送系统的方法。本文介绍了超临界流体沉淀技术的概念、进展及相关的应用。  相似文献   
67.
不同干燥过程对超细TiO2粉体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考察了采用不同干燥工艺制备的TiO2粉体在粒子形貌、颗粒大小与分布、晶相组成以及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等织构和结构性质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利用常规的干燥方法,由水凝胶脱水所得的颗粒,颗粒间严重团聚,颗粒粒径大且分布不均匀,比表面积和孔体积最小;由醇凝胶直接脱水,则可以显著提高粉体的织构性能.而采用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则可以进一步提高粉体的性能,比表面积由水凝胶的4.88m2·g-1增大到113.8m2·g-1,提高了近30倍;孔体积由0.027cm3·g-1增大到0.41cm3·g-1.大约提高了15倍;而且其能够有效地防止粒子间的团聚,较好地保持了湿凝胶的网络结构,使颗粒尺寸降低且分布均匀,可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68.
张涛  冯秀娟  王春霞  包明 《有机化学》2007,27(12):1463-1472
构建新的C—C键, 在有机合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超临界二氧化碳, 作为环境友好的有机反应介质, 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综述了近年来超临界二氧化碳介质中钯催化的C—C键形成反应的研究进展, 包括Heck, Suzuki, Stille和Sonogashira反应等.  相似文献   
69.
超临界萃取装置的研制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超临界流体萃取是近的上来兴起的一种新的分离技术,报道了将超临界萃取原理与回流技术相结合研制的二氧化碳回流中低压超临界流体萃取设备,解决了关键实验手段,通过应用证明设备可靠,费用低廉,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0.
综述了钯催化胺的单,双羰基化反应以及钯催化胺基化反应工业及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同时对羰基化反应新进展-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作为反应介质也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