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4篇
化学   280篇
综合类   19篇
物理学   4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顶空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马鞭草的挥发油组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顶空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离和鉴定马鞭草挥发油化学成分,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鉴定出64个组分,其含量占总挥发油组分峰面积的97.76%.主要成分是乙酸(3.55%)、芳樟醇(4.41%)、反-石竹烯(9.30%)、反-β-金合欢烯(3.99%)、律草烯(5.61%)、α-姜黄烯(8.50%)、十五烷(8.48%)、γ-芹子烯(3.75%)、β-没药烯(5.66%)、β-杜松烯(3.57%).  相似文献   
102.
中药材辛夷挥发油GC-MS指纹图谱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12个产地辛夷挥发油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建立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辛夷药材质量控制方法.通过计算机谱库检索,其主要成分为1,8-桉叶素、芳樟醇、α-松油醇、石竹烯、α-依兰油烯、西柏三烯、异合金欢醇,不同批次药材成分含量有一定的差别,不同产地及不同采收期样品问有较大差异.通过色谱峰的相对保留值α和量化的面积归一化值ci两个参数实现了从图谱形式到数字形式的转换,其重叠率除5、6号较低外(小于75%),其余都较高,在75%~90%之问,从指纹图谱中提取13强峰、特征指纹等信息,方法重复性RSD小于1.05%,样品在48 h内稳定.  相似文献   
103.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从雪香兰中提取挥发油,利用GC—Ms联用仅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用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经毛细管气相色谱分离出33个峰,共确认了其中31种成分,占总油量的98%。其主要成分是斯巴醇、α-石竹烯、1-乙烯基-1-甲基-2-(1-甲基乙烯基)4-(1-甲基二乙烯基)-环己烷、3,7,11-三甲基.1,6,10-十二碳三烯-3-醇等。  相似文献   
104.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核桃楸叶中的挥发油,从核桃楸叶挥发油中分离了57种化合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鉴定了51种化合物,占被分离化合物的89.46%,其中烃类(33种,48.03%)、酮类(1种,0.55%)、醇类(5种,25.94%)、酯类(6种,8.43%)、酸类(1种,0.62%)、含氧杂环类(4种,2.62%)及甲酰类(1种,0.65%)等7大类化合物,有3类(27种,51.19%)为已知药用成分,这些数据为新药开发提供了科学信息.  相似文献   
105.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枇杷果实的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从挥发油中鉴定出25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5.41%%.挥发油以酸、酯、醛为主,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为棕榈酸、油酸、亚油酸、糠醛、油酸乙酯、十八碳-9,12-二烯酸乙酯、巴西酸亚乙酯、棕榈酸乙酯、7-十八碳烯酸甲酯、十七烷、亚油酸甲酯.  相似文献   
106.
微波提取对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无溶剂微波辅助提取与微波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薄荷叶和花椒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挥发油化学成分,与传统的水蒸气蒸馏对比,考察了微波对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促使薄荷叶挥发油中的薄荷醇氧化,转变为长叶薄荷酮和少量的薄荷呋喃酮.花椒挥发油中的按油素等化合物受质子的催化,在长时间温度较高的提取条件...  相似文献   
107.
将干八角粉碎至过2.00mm孔径的药筛,取20g样品间歇性喷雾加水至其含水量(质量分数)达50%,置于圆底烧瓶中,用LWMC-204微波化学反应器在180W微波功率进行无溶剂微波辅助提取(SFME),所得提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置于4℃保存。此溶液用于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其中的挥发油组分,将所得结果与SFME法和水蒸气蒸馏法(SD)所得数据对比,可知SFME法提取挥发油有以下特点:①该法仅需30min提取即可达到其最高提取率7.71%;②经此法分离后在挥发油中共测得25种化合物,达总量为98.94%;③所测得的含氧单萜类化合物高于SD法提取所得;④所测得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反式茴香脑的含量较SD法提取所得的量高1.4倍。  相似文献   
108.
近年来绿色无污染食品颇受大家欢迎。花卉营养丰富,大量临床和医学试验表明,很多花卉和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或治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1-3]。对于花卉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皂苷、黄酮、鞣质、生物碱和挥发油等成分的研究上,少有微量元素含  相似文献   
109.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马蹄香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马蹄香的挥发油成分分析提供新方法。以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样品在90℃下平衡30min,顶空吸附15min的条件下,采用100μm PDMS纤维头能有效地吸附马蹄香挥发油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共鉴定出57个成分,其中相对质量分数较高的有西车烯(15.93%)、1,2,3,5,6,7,8,8a-八氢-1,4-二甲基-7-(1-甲基乙烯基)甘菊蓝(13.55%)、α-广藿香烯(9.50%)等。马蹄香挥发油具有丰富的化学成分,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能全面快速地获得其组成信息,可应用于马蹄香挥发油成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0.
通过将千层塔挥发油经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首次研究其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千层塔挥发油成分复杂,含量较高的为3-羟基-2-甲基戊二酸二甲酯、苹果酸二甲酯、3-羟基-正丁酸甲酯、3-(4-羟苯基)-2-丙烯酸甲酯与4-羟基-α,α,4-三甲基-环己甲醇.此外,还鉴别到一种石松生物碱.千层塔挥发油中分子量较小的酯类与醇类物质较多,并含有一种生物碱Luciduli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