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7篇
化学   71篇
综合类   2篇
物理学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结构对称且苯环上连有较小取代基 (硝基、卤素、烃基、甲氧基等 )的四苯基卟啉类化合物在酸性溶液中的光谱性质以及吸附在金属和半导体表面的化学反应研究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1 3] 。从生命科学的角度考虑 ,卟啉环上连有氨基酸的四苯基卟啉较接近天然卟啉化合物[4 ,5] 。为了给天然酶的模拟研究提供信息 ,本文研究了这类卟啉衍生物H2 (p Leu)TPP在酸性溶液中的光谱性质及其吸附在AgCl溶胶表面的化学反应性质 ,并将之与H2 TPP的光谱性质进行比较。1 实验部分1 1 仪器与试剂日本岛津UV 2 2 0 1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计 ;PH…  相似文献   
42.
离子交换法从发酵液中提取L-亮氨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离子交换法提取发酵液中的L-亮氨酸,比较了不同型号的强酸性阳离子树脂对L-亮氨酸的静态吸附量和吸附动力学,其中以WA-2型树脂对L-亮氨酸吸附量最大、吸附速度快,适于L-亮氨酸的提取.测定了WA-2型树脂对L-亮氨酸的吸附等温线,并回归得到Freundlich方程.考察了固定床操作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发酵液经预处理后,以1BV/h流速上柱吸附,上柱量为2BV;再用0.3mol/L的氨水洗脱,速度为1BV/h,洗脱效果较好,L-亮氨酸回收率达到95.7%.提取过程中WA-2型树脂不会受到不可逆的污染,也没有机械损坏,其使用寿命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43.
以氨基丙二酸二乙酯盐酸盐(2)为原料通过一条全新路线合成了外消旋亮氨酸盐酸盐(1)。2的氨基经Boc保护制得Boc-氨基丙二酸二乙酯(3);3与甲代烯丙基氯发生取代反应制得Boc-氨基-(2-甲基-2-丙烯基)丙二酸二乙酯(4);4经Pd/C催化加氢制得Boc-氨基-(2-异丁基)丙二酸二乙酯(5);5在浓盐酸中回流反应,一步完成脱保护、脱羧、水解过程合成1。总收率55%,其结构经1H NMR和MS确证。  相似文献   
44.
利用表面增强拉曼(SERS)光谱技术研究比较了在粗糙化银电极表面吸附的亮氨酸与异亮氨酸自组装单层膜结构以及溶液酸碱性对分子吸附作用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粗糙化银电极表面两种氨基酸分子主要是以COO-为作用位点进行吸附的。进一步的研究也揭示溶液pH值的变化没有显著改变两种氨基酸分子在银电极表面以去质子化羧基吸附为主的特征,但对于羧基吸附作用的影响程度及其变化规律是迥异的,对氨基的影响也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45.
马丽  姚程成  卢奎  牛乐朋 《光谱实验室》2011,28(4):1588-1592
亮氨酸脑啡五肽是动物体内一种具有很强生物活性的阿片肽,在生物体内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利用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亮氨酸脑啡五肽(Leu-ENK)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Leu-ENK-ct-DNA体系随着Leu-ENK浓度增大,体系的紫外光谱呈增色效应;随着ct-DNA浓度的增加,体系Le...  相似文献   
46.
构建了亮氨酸脱氢酶(LeuDH)催化的底物偶联反应体系, 打破氧化脱氨反应平衡, 同时制得高附加值的α-酮异己酸(α-KIC)和L-2-氨基丁酸, 并实现辅酶NAD+的高效循环再生. 基于LeuDH的底物专一性和催化动力学参数, 考察了不同酮酸底物对于底物偶联反应效率的影响, 选择转化率最高的2-丁酮酸作为偶联底物, 使α-KIC产率由单步氧化反应的2.75%提高至66.82%. 通过考察底物浓度、 pH值、 NH4+浓度和辅酶NAD+浓度等反应条件对偶联反应效率的影响, 使α-KIC产率进一步提高至83.25%, 同时辅酶NAD+的总转化数(TTN)达到5.88×105. 通过改变底物L-亮氨酸和2-丁酮酸的摩尔比, 能够将α-KIC的产率进一步提高至92.74%.  相似文献   
47.
亮氨酸拉链型脂肽的温敏性脂质体被认为是抗癌药物的优良载体。亮氨酸拉链型脂肽的主要氨基酸残基序列为[VAQLEVK-VAQLESK-VSKLESK-VSSLESK],嵌入脂质体后可以有效改善脂质体的温敏性。本文首先采用隐式溶剂副本交换分子动力学方法,对N端修饰的亮氨酸拉链单链的折叠状态进行了模拟,得到了亮氨酸拉链单链的转变温度。并对包含该种新型亮氨酸拉链型脂肽的DPPC脂质体进行常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2种不同头基的亮氨酸拉链型脂肽(ALA,C3CO)二聚体嵌入后DPPC脂质体的相转变温度变化,证明了亮氨酸拉链型脂肽对于该脂质体温敏性的控制作用。利用这一规律,可以对亮氨酸拉链型脂肽进行优化改良,得到效果更佳的温敏脂质体,对于抗癌药物载体的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8.
邻菲咯啉-铜(Ⅱ)-L-亮氨酸配合物与DNA的结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红  乐学义  计亮年  徐政和 《化学通报》2003,66(12):847-850
应用循环伏安法、微分脉冲伏安法、电子吸收光谱和溴化乙锭(EB)荧光分析法研究了[Cu(phen)(H2O)(L-Leu)^ ](phen=1,10-邻菲咯啉,L-Leu=L-亮氨酸)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中心铜离子在循环伏安图上呈现一对明显的准可逆氧化还原波。当加入一定量的DNA时,配合物的氧化还原峰电流明显降低,配位阳离子的扩散系数减小,电子光谱的最大吸收峰明显红移,产生明显的减色效应。同时,配合物也能较大程度地猝灭EB-DNA体系的荧光,证明配合物与DNA存在插入结合。  相似文献   
49.
硫酸锌与L-亮氨酸配合物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锌是生命元素,缺锌引起的各种疾病已引起全世界的共同注意.L-α-氨基酸是人体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元.α-氨基酸锌作为添加剂在药物、食品和化妆品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3].L-α-亮氨酸(简写为Leu)是人体必需但在人体内又不能合成的氨基酸之一,必须从食物中得到.文献中尚未见亮氨酸锌的报导.本文用半微量相平衡方法[4]研究了ZnSO4-Leu-H2O体系在25℃的相化学行为,发现该体系中未形成新化合物.改进文献方法合成了未见文献报导的Zn(Leu)SO4·12H2O和Zn(Leu)2固态配合物,并研究了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1实验部分1.1试剂与仪器  Zn…  相似文献   
50.
L-亮氨酸与醋酸铜固相配位反应的热化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