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5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241篇
化学   1124篇
晶体学   9篇
力学   584篇
综合类   23篇
数学   231篇
物理学   160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173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130篇
  2017年   157篇
  2016年   213篇
  2015年   181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76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1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71.
颜静  耿旺昌  姚东东  闫毅 《化学教育》2020,41(14):32-36
设计了基于可控自由基聚合的系列实验教学,包括:单体和引发剂精制、RAFT试剂合成、不同单体的RAFT/ATRP聚合、RAFT聚合制备嵌段聚合物、ATRP制备嵌段聚合物等。这些实验环环相扣,互相支撑,又有着明显的对比效果。这种尝试有效改进和扩充了常规高分子合成教学中的自由基聚合部分,有效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提高了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2.
以Zn(NO3)2·6H2O与2-甲基咪唑(2-Hmim)为起始原料,在室温下甲醇溶剂中,通过快速搅拌法方便地合成了著名的方钠石型2-甲基咪唑锌(MAF-4)MOF化合物。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确认了该化合物的结构,并进行了热重、红外以及系列气体吸附等温线的测试实验。该实验涵盖了合成、单晶结构和拓扑分析、稳定性和官能团分析、多孔材料吸附和分离性能分析等多种技能,总时长2 d,值得纳入综合性化学实验教学课堂。  相似文献   
173.
为了提升医学专业的大学化学实验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将SPOC在线学习活动与翻转课堂的过程设计结合,从课程目标与内容设计、教学策略设计、学习活动设计与教学评价设计等4个部分搭建了教学模式结构框架。在具体教学实验项目中,细化了知识传授、内化、拓展3个阶段的教学活动程序。该模式打破了实验课时间空间的壁垒,教学设计上突出了化学与医药学关联的情境创设,学习活动丰富有序,可操作性强。结果表明,采用SPOC式翻转课堂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对教学效果的提升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74.
么冰  黄子玉  佟奕  陈艳 《化学教育》2020,41(18):44-47
设计了一个综合性实验,将荧光稀土液晶高分子防伪膜的制备和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应用于高分子专业的教学实验中,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实验包括荧光稀土液晶高分子的制备、表征、防伪性能评价3大部分。采用FTIR、荧光光谱仪、POM、XRD、TG表征荧光稀土液晶高分子的结构与性能;制备荧光稀土液晶高分子防伪膜对其防伪性能进行评价,给整个实验增添趣味性与实用性。通过开设该实验,可让学生了解功能高分子的前沿知识及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用途,掌握专业的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学生实验证明该综合实验适用于本科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175.
宋琳  姜言霞 《化学教育》2020,41(19):103-106
高锰酸钾作为常用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强弱与体系酸碱性相关。通过手持技术,利用氧化还原电势(ORP)传感器和pH传感器去探究体系酸碱性对高锰酸钾氧化性的影响。实验发现:pH在酸性条件下,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性明显增强,随着体系pH的减小,氧化性继续增强;在碱性条件下,其氧化性明显减弱,随着体系pH的增大,其氧化性继续减弱。实际实验中需要根据各种综合因素选用适宜酸碱性的高锰酸钾溶液做氧化剂。  相似文献   
176.
对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的合成工艺进行了改进,以干燥的替诺福韦为起始原料,与亚磷酸三苯酯反应得到(R)-9-(2-(苯基磷酰基甲氧基)丙基)腺嘌呤(3); 3被氯化亚砜氯代得(R)-9-(2-(((苯基)(氯代)(磷酰基)甲氧基)丙基)腺嘌呤(4); 4与L-丙氨酸异丙酯盐酸盐缩合得9-((R)-2-(((S)-((1-(异丙氧基羰基)乙基)氨基)苯氧基磷酰基)甲氧基)丙基)腺嘌呤(5); 5经析晶纯化得9-((R)-2-(((S)-(((S)-1-(异丙氧基羰基)乙基)氨基)苯氧基磷酰基)甲氧基)丙基)腺嘌呤(丙酚替诺福韦,6); 6与富马酸成盐得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 MS(ESI),元素分析和XRD确证。按改进工艺进行公斤级规模放大,产品总收率达到32.2%,化学纯度99.92%,非对映异构体纯度99.99%。  相似文献   
177.
This work investigates the proportion of generated fines in a pilot-scale experiment using a belt conveyor and commercial fuel pellets. For this, a belt conveyor with a length of 3.1 m was used and operated at varying conditions: speeds, percentages of material loading on the belt, two combinations of the inclination angle of the belt and the falling height, and a different number of handling steps. We considered a design of experiments approach based o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conditions on the potential of fines generation. Moreover,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results of the belt conveyor and three common benchmark experimental approaches (tumbling box, rotary impact tester, and mechanical compression test) was mad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umber of handling steps and the combined effect of drop height and inclination angle directly affected the fines generation. However, the tested belt speed range and the level of loading were of lower significance. A polynomial quadratic model was derived based on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showed a high accuracy to predict the proportion of fines. Moreover, the tumbling box method showed good potential to predict the proportion of fines in a belt conveyor when transported several times.  相似文献   
178.
项佳敏  保志明 《化学教育》2021,42(21):86-89
“能量”是学生认识化学变化的重要维度,本实验借助手持红外热成像仪“看到”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在实验中通过拍摄等量的不同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反应时的热成像图,从“温度”高低间接反映出热量变化,从宏观的能量变化建立模型,推理微观的成键、断键等过程,探究酸碱中和反应过程的放热以及弱酸电离过程的吸热,并培养学生的证据推理能力和科学探究意识。  相似文献   
179.
通过船舶轴系振动理论和实践特点的分析,设计和制作了船舶轴系振动教学演示实验台架.同时,在教学演示实验台架与实船之间开展了比对实验,在船舶轴系振动信号、轴系扭振频谱、横振频谱、纵振频谱等关键实验环节进行了比对分析和讨论,得出了船舶轴系振动教学演示实验台架的可用性和可比性.  相似文献   
180.
针对在实验室开设定性分析实验受到的制约,设计并开设了"无机化合物的性质与鉴定"虚拟实验,以作为常规无机定性分析实验的重要补充和扩展。虚拟实验和传统实验一并开设,构成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完善知识体系,全面培养学生的无机定性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