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5篇
  免费   902篇
  国内免费   494篇
化学   3875篇
晶体学   84篇
力学   225篇
综合类   115篇
数学   353篇
物理学   263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188篇
  2021年   231篇
  2020年   211篇
  2019年   178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236篇
  2016年   277篇
  2015年   244篇
  2014年   325篇
  2013年   412篇
  2012年   290篇
  2011年   337篇
  2010年   273篇
  2009年   328篇
  2008年   348篇
  2007年   400篇
  2006年   400篇
  2005年   328篇
  2004年   345篇
  2003年   282篇
  2002年   265篇
  2001年   212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7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3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This article suggests a framework to organise a cluster of variabl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students' effective use of computer algebra systems (CAS) in mathematics learning. Based on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from the authors' own teaching experience, the framework identifie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interactions with CAS technology and how these may be used to monitor students' developing use of CAS; from this, the framework may be used to plan teaching in order to gain greater benefit from the availability of CAS. Four case studies describing students' development over a semester are reported. These demonstrate a variety of combinations of technical competencies and personal attributes. They indicate the importance of both the technical and personal aspects but suggest that negative attitudes rather than technical difficulties can limit the effective use of CAS. Finally practical suggestions are given for teaching strategies which may promote effective use of CAS.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September 2005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62.
新一代的空间相机一般通过采用轻质大尺寸的非球面光学元件来提高系统的成像质量,以降低系统复杂性。而空间相机中的结构件主要是用来支撑和定位主镜,如果主镜制作得更轻,则系统的其它结构将会设计得更加轻巧。受此趋势影响,大口径非球面镜的轻量化问题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63.
基于分层光学扫描的三维数字化测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切削分层光扫描测量与计算机数据信息合成相结合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具有复杂内外腔结构零件的三维数字化测量。该方法比传统三维测量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能同时准确测量零件内外腔表面,零件边缘测量误差可控制在CCD两个像素内。利用获取的铝合金精密小箱体三维数据,在计算机上重构了零件的三维模型,并用RP技术制造出了零件物理原形。  相似文献   
64.
房德慧 《物理实验》2004,24(4):28-30
以HPCI 1型物理实验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为例 ,论述了信息技术和传统实验的结合及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65.
介绍了我们研制的CT实验仪的原理及开发,使用情况,包括CT的物理,数学原理,CT装置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等,文末给出实验结果,并对装置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意义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66.
王晓平  胡海龙 《物理》2003,32(4):257-262
简述了高聚物薄膜玻璃化转变的复杂性,并结合文章作者的的一些研究结果介绍了扫描力显微术(SFM)在研究高聚物玻璃化转变中的一些方法,包括观察高聚物薄膜形貌的变化,测量其摩擦力、粘附力和弹性模量等物理量的变化,最后指出SFM是研究高聚物薄膜玻璃化转变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67.
红外图像掠海小目标的检测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红外图像掠海小目标信噪比低,且易受到水天线和背景杂波干扰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红外掠海小目标的提取与检测算法。该方法的特点是:首先采用中值滤波来减小噪声,并提出了差方和算法,用以抑制背景噪声并对目标增强;再采用了图像行扫描法有效地滤除水天线;最后通过弱化背景边缘和阈值分割等综合算法得到候选小目标。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8.
热喷涂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热喷涂工艺的特点,喷涂方法的种类及其技术以及热喷涂技术的应用概况,并对热喷涂技术的发展方向给予了展望。  相似文献   
69.
We have studied the spectral properties and morphology of thin films (TVD films) formed by thermal vacuum deposition of 4,4′-bis[(E)-1-(1,3-benzoxazol-2-yl)-2-ethenyl]-1,1′-biphenyl and its substituted derivatives. We have shown that introducing bulky 2,2′-oxyhexyl substituents into the biphenyl units leads to a shift of the fluorescence maximum for the TVD films toward shorter wavelengths, a decrease in their photostability, and aggregation of the films during storage.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Zhurnal Prikladnoi Spektroskopii, Vol. 74, No. 3, pp. 300–303, May–June, 2007.  相似文献   
70.
资源共享方式若干问题的研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社会公用服务系统和工程技术系统,存在共同的资源共享问题。本文通过典例就资源共享方式的若干问题加以探究:讨论广义的多用户系统中人工资源共享方式的分类;阐述常用的共享方式的特点、优缺点;分析系统时间性能及其改进与共享方式的关系等。文章还提出在系统工程范畴里,应对社会公用服务和工程技术两类系统的资源共享方式予以综合研究,并相互借鉴和移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