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2篇
化学   32篇
力学   28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8篇
物理学   3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邓记华  钟地长  梅光泉 《结构化学》2011,30(7):1054-1058
Hydrothermal reaction of MgCl 2 and ethyl tetrazolate-5-carboxylate at 160 ℃ unexpectedly yielded compound {(H 3 O)[Mg(H 2 O) 6 ]Cl 3 } (1).The result of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1 crystallizes in the monoclinic system,space group C2/c with a=9.2896(3),b=9.5570(4),c=13.3169(5),β=90.1221(12)°,V=1182.28(8)3,Z=4,M r=257.78,D c=1.448 g/cm 3,μ=0.824 mm-1,F(000)=536,R=0.0265 and wR=0.0706.1 is composed of one hexa-aqua-magnesium(II) ion,one hydroxonium ion,and three chlorine anions.These three com-ponents weave a perfect three-dimensional (3D) (4,4,6,12)-connected hydrogen bonding network within 1.  相似文献   
52.
内聚力模型的形状对胶接结构断裂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军  贾宏 《力学学报》2016,48(5):1088-1095
内聚力模型被广泛应用于粘接结构的断裂数值模拟过程中,为深入分析不同形状内聚力模型与胶黏剂性质和粘接结构断裂之间的关系,本文分别采用脆性和延展性两种类型胶黏剂,对其粘接的对接试件进行了单轴拉伸、剪切实验,以及其粘接的双臂梁试件进行了断裂实验.3种类型的内聚力模型(抛物线型、双线型和三线型)分别模拟了以上粘接结构的断裂过程,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双线型的内聚力模型适用计算脆性胶黏剂的拉伸与剪切的断裂过程;指数型内聚力模型较适合计算延展性胶黏剂的拉伸和剪切的断裂过程,临界应力、断裂能和模型的形状参数是分析拉伸和剪切的重要参数;双臂梁试件的断裂过程模拟结果发现,断裂曲线与胶黏剂性质有关,内聚力模型形状参数也有影响.通过实验与计算结果分析,双线型内聚力模型更适合脆性胶黏剂粘接的双臂梁断裂计算,而三线型更适合计算延展性胶黏剂粘接的双臂梁断裂过程,此研究结果对胶黏剂的使用和粘接结构的断裂分析有很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3.
使用微拉曼光谱技术研究裂纹前喙Kevlar49芳纶纤维交互微力学行为.在建立Kevlar49芳纶纤维轴向变形与拉曼频移线性关系的基础上,通过逐点测量裂尖前喙完整粘接纤维上的应力分布,探讨了裂纹与完整粘接纤维的交互作用,建立了完整粘接纤维上的应力传递模型.Ⅰ型裂纹切口前方的高应力区造成粘接完好纤维上出现应力集中,应力强度因子K1影响着纤维应力集中长度.  相似文献   
54.
无磁杜瓦粘接接头真空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氦质谱仪测量了不同工况下 ,铝、玻璃钢和不锈钢等材料间螺纹粘接接头处的漏率 ,结果表明螺纹接头可以得到很好的真空性能 ,可以满足无磁杜瓦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55.
利用X射线能谱分析 (EDX)计算出粘接层胶粘剂水分含量的增加 ,从而计算出胶粘剂粘接碳 碳复合材料湿热老化后的扩散系数和扩散动力学 ,该方法不用将仅 0 1mm厚的胶粘剂从被粘材料表面除去再进行分析 ,因此相对简单 ,与元素分析测试方法相比误差较小 .比较了碳 碳复合材料表面不同处理方法粘接接头的水分扩散系数和扩散动力学 ,表明碳 碳复合材料经偶联剂处理的耐久性能要好于化学氧化和砂纸打磨处理 .  相似文献   
56.
The natural clayey soils are usually structural and unsaturated,which makes their mechanical propertie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remolded saturated soils.A structural constitutive model is proposed to simulate the bonding-breakage micro-mechanism.In this model,the unsaturated soil element is divided into a cementation element and a friction element according to the binary medium theory,and the stress-strain coordination for these two elements is obtained. The cementation element is regarded as elastic,whereas the friction element is regarded as elastoplastic which can be described with the Gallipoli's model.The theoretical formulation is verified with the comparative experiments of isotropic compressions on the saturated and unsaturated structural soils.Parametric analyses of the effects of damage variables on the model predictions are further carried out,which show that breakage deformation of natural clayey soils increases with the rising amount of initial defects.  相似文献   
57.
将1-氯代十二烷与1-乙烯基咪唑进行季铵化反应制备咪唑盐单体, 用氟置换氯离子, 制得含氟咪唑盐可聚合抗菌单体, 利用氢核磁共振波谱对合成的中间产物及含氟咪唑盐可聚合抗菌单体进行表征. 将氟离子以有机氟的形式引入粘接系统中, 通过释氟试验和接触抗菌实验研究了含氟咪唑盐抗菌单体改性粘接剂的氟离子释放行为和粘接剂的抗菌性能. 同时, 利用粘接强度测试检测含氟咪唑盐可聚合抗菌单体改性对粘接粘接性能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所合成的含氟咪唑盐可聚合抗菌单体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能实现靶向防龋能力, 且添加到粘接系统中后不影响粘接剂的粘接性能, 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8.
针对多层异种金属粘接结构中粘接强度的超声检测与表征困难的问题,采用线性弹簧模型和等效弹性模量模型来分别表征界面粘附强度和内聚强度,推导了超声体波斜入射N层粘接结构的反射与透射系数表达式。通过在不同入射面和入射声波模式等条件下,同时连续改变两种参数来系统研究粘接层界面粘附强度与内聚强度变化对超声波反射与透射特性的影响关系,确定了能够敏感表征粘接强度的超声参量,为粘接强度的无损检测与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9.
GaAs-玻璃粘接阴极组件热辐射放气成份质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江涛 《应用光学》2009,30(2):296-299
为解决负电子亲合势GaAs光电阴极电子发射灵敏度低的问题,运用质谱计对GaAs-玻璃粘接阴极组件在高温热辐射除气时的放气成份进行了分析, 获得了GaAs电子发射层原子级表面。结果表明:组件150℃为表面放气,450℃为材料体内放气,580℃为洁净表面获得温度,大于650℃ 时GaAs发射层面有As蒸发。这说明严格控制发射层表面洁净温度,是保证制备高性能阴极灵敏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60.
在检测用超声换能器的制作工艺中,粘接层是影响换能器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为寻求最佳粘接条件,我们设计了一套加压装置,并采用非均匀加压方法,对陶瓷片几何尺寸(厚度、直径),加压橡胶球参量(直径、硬度)以及施加压力大小三者之间的关系作了一些实验研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实用结果.文中给出了采用非均匀加压方法与一般的均匀加压法制作的换能器性能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