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7篇
  免费   287篇
  国内免费   103篇
化学   99篇
晶体学   8篇
力学   248篇
综合类   8篇
数学   30篇
物理学   71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对A位掺杂的超大磁阻材料(La0.5Gd0.2)Sr0.3MnO3的磁热效应进行了研究,通过不同温度下等温磁化(M-H)曲线的测量和计算,发现伴随铁磁.顺磁相变出现大的磁热效应,额外的磁性交换作用将导致额外的磁熵变化。  相似文献   
12.
气动电流法是适用于水溶液中痕量溶质分析的一种新方法。在试样被酸化的同时,通过氮气使游离氯转入气相,并在覆膜电极检定器上还原为Cl~-加以测定。检定池的电解质为9NH_2SO_4。厚0.5-Mil的聚四氯乙烯膜由表面粗糙化和用聚合物质处理以后,覆膜电极检定器的电流响应一般增加100倍以上。使用处理过的膜其寿命可达六个月。游离氯的检定极限在2ml试样中估计为1.0μg  相似文献   
13.
对制备的化合物La0.8Ce0.2(Fe1-xCox)11.4Si1.6(x=0.02,0.04,0.06)的相组成、巡游电子变磁转变(IEMT)特性和磁热效应(MCE)进行了研究。粉末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经1373 K真空退火处理7 d后,化合物La0.8Ce0.2(Fe1-xCox)11.4Si1.6(x=0.02,0.04,0.06)均为单相立方NaZn13型晶体结构。随着Co含量由x=0.02增加到x=0.06,样品的居里温度TC由207 K上升到277 K。在0~1.5 T磁场变化下,x=0.02,0.04,0.06时样品的最大磁熵变|ΔSM(T)|分别为40.17,12.60和7.65 J.kg-1.K-1,可见该化合物有巨大的磁熵变,而且随Co含量的增加最大磁熵变迅速减小。该化合物的巨大磁熵变来源于TC处的一级相变,以及在TC以上由磁场诱导IEMT,但由于Co原子对Fe原子的替代能够抑制变磁转变的发生,因此该系化合物最大磁熵变随Co含量的增加迅速减小。  相似文献   
14.
甲烷氧化偶联Na2WO4-Mn/SiO2催化剂热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固定床微型反应装置,研究了甲烷氧化偶联反应过程中Na2WO4-Mn/S iO2催化剂床层的热效应和催化性能的关系,考察了反应炉温、CH4/O2比和反应气体空速对催化剂床层热点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床层的热效应强烈依赖于反应条件.反应炉温越高,CH4/O2比越低,反应气体空速越大,催化剂床层的热点温度越高.结合催化性能和热效应关系的研究,为优化甲烷氧化偶联的反应操作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定标粒子理论计算非水溶液的盐效应常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定标粒子理论计算了非电解质溶质在盐(NaI、或KI)和环丁砜组成的非水电解质溶液中溶解度的盐效应常数。硬球作用项采用Masterton-Lee的方法。软球作用项采用胡英等的径向分布函数处理方法, 并考虑进了偶极-偶极、偶极-诱导偶极、电荷-偶极和电荷-诱导偶极等相互作用。分子的硬球直径σ和能量参数∈/k由经验方程计算。由理论值和实验结果比较得出: 当σ_2取0.563 nm、离子半径取电子密度标度时, 理论值与实验值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16.
微波等离子体炬发射光谱法去溶系统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微波等离子体矩(MPT)作激发光源,等离子体的工作气体为氩气,研究了气动雾化进样去溶系统的工作参数对分析性能的影响,探讨了水冷凝与浓硫酸吸收二者协同去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OH (Q1带,带头谱线为308.520nm)的发射强度即可判别样品去溶效果。  相似文献   
17.
微波辐射-酶耦合催化(MIECC)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微波辐射用于非水相酶催化可以获得很多有别于常规加热下的反应结果.本文讨论了微波的非热效应在酶促反应中的表现,探讨了微波辐射对酶的结构、构象、活性及酶催化反应动力学的影响,以及微波辐射-酶耦合催化对反应的对映选择性、底物专一性、前手性选择性和区域选择性的影响.在大多数场合,适当的微波辐射不会损伤酶活而且可以提高反应速率,而对酶特异性的影响则不一而论.  相似文献   
18.
将微波辐射用于非水相酶催化可以获得很多有别于常规加热下的反应结果.本文讨论了微波的非热效应在酶促反应中的表现,探讨了微波辐射对酶的结构、构象、活性及酶催化反应动力学的影响,以及微波辐射-酶耦合催化对反应的对映选择性、底物专一性、前手性选择性和区域选择性的影响.在大多数场合,适当的微波辐射不会损伤酶活而且可以提高反应速率,而对酶特异性的影响则不一而论.  相似文献   
19.
激光通道传输热特性对远场光束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仿真计算分析了激光在光束控制系统通道内传输所产生的热效应及其对远场光束质量的影响。激光传播由近轴波方程描述,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技术求解;激光热效应引起的流场密度变化采用完全Navier-Stokes方程计算。计算给出了不同波长、不同吸收系数条件下的远场光斑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在典型的工作条件和状态下,较高能量激光在光束控制系统通道内产生的热效应影响不容忽视,它会明显降低远场目标处的能量集中度,增大光斑的发散。  相似文献   
20.
The influences of steady aerodynamic loads on hunting stability of high-speed railway vehicles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A mechanism is suggested to explain the change of hunting behavior due to actions of aerodynamic loads:the aerodynamic loads can change the position of vehicle system(consequently the contact relations),the wheel/rail normal contact forces,the gravitational restoring forces/moments and the creep forces/moments.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hunting stability incorporating such influences was developed.A computer program capable of incorporating the effects of aerodynamic loads based on the model was written,and the critical speeds were calculated using this program.The dependences of linear and nonlinear critical speeds on suspension parameters considering aerodynamic loads we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orthogonal test method,the results were also compared with the situations without aerodynamic loads.It is shown that the most dominant factors a ff ecting linear and nonlinear critical speeds are different whether the aerodynamic loads considered or not.The damping of yaw damper is the most dominant influencing factor for linear critical speeds,while the damping of lateral damper is most dominant for nonlinear ones.When the influences of aerodynamic loads are considered,the linear critical speeds decrease with the rise of cross wind velocity,whereas it is not the case for the nonlinear critical speeds.The variation trends of critical speeds with suspension parameters can be significantly changed by aerodynamic loads.Combined actions of aerodynamic loads and suspension parameters also a ff ect the critical speeds.The effects of such joint action are more obvious for nonlinear critical spee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