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5篇
  免费   761篇
  国内免费   969篇
化学   1425篇
晶体学   52篇
力学   597篇
综合类   212篇
数学   2521篇
物理学   1648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47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71篇
  2015年   194篇
  2014年   346篇
  2013年   239篇
  2012年   284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286篇
  2009年   324篇
  2008年   305篇
  2007年   304篇
  2006年   286篇
  2005年   251篇
  2004年   255篇
  2003年   238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196篇
  2000年   175篇
  1999年   131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129篇
  1996年   129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102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利用“正则摄动法”[2]研究文献[1]中由“两变量法”[3]所得到的关于Wnm,和的递推方程和递推边界条件的求解问题。求得了本问题的一致有效渐近解,最后作为实例,我们利用“混合摄动法”[4]研究了轴对称线性弯曲问题,并将所得结果与文献[5]中给出的精确解相比较,两者基本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02.
采用L_(16)(4~5)正交试验法研究蔗糖酶水解蔗糖的最优化条件,并利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主体间效应的检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蔗糖酶催化活性的影响均非常显著,因素影响的顺序由大到小排列为ECABD,即时间温度底物浓度酶活力pH值。另外,直观分析结果表明,五因素A、B、C、D、E最优水平分别为1、3、3、2、4,即底物浓度0.125mol·L~(-1)、酶活力6 400U·mL~(-1)、温度50℃、pH值4.4和时间120min。同时,邓肯氏检验(duncan)法分析多组样本间差异显著性,结果表明五因素的四水平之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且五因素的最优化水平与直观分析一致,因此可得最优水解条件为A_1B_3C_3D_2E_4。据此进行水解试验,转化率可达98.5%,验证了该最优化水平组合是合理的。研究结果为蔗糖酶水解蔗糖工艺提供最优化条件,并为甘蔗生产高值化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03.
燮理阴阳胶囊的制备与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制燮理阴阳胶囊生产工艺,并建立相应的质量标准,采用正交实验法进行了工艺研究,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了鉴定,确立了水煎提取的工艺条件,建立了知母、熟地黄、淫羊藿的鉴别方法。该制剂的制备工艺简单易行,质量检定方法可行,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104.
本文首先利用正交试验确定了微乳液-高温法合成蓝色发光Sr2CeO4超细粉体的最佳制备条件。接着研究了最佳条件下制备的Sr2CeO4超细粉体的性能。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显示,在850 ℃、900 ℃、1 000 ℃或者更高温度下退火4 h制备的粉体的形状分别呈球状、梭状和球状,平均粒径分别在100 nm左右和1 μm以内。X射线粉末衍射数据分析表明,该超细粉体属于正交晶系。室温下的光致发光光谱显示,该粉体的激发光谱有3个激发峰,主峰分别位于262 nm、281 nm和341 nm,而其发射光谱只呈现出1个发射峰,主峰位于约470 nm。与高温固相制备方法相比,微乳液-高温法可以在较低温度下制备出超细的粉体,而且它不但在262 nm处出现了一个新的激发峰,主激发峰和发射峰的位置也分别蓝移了大约30 nm和12 nm。  相似文献   
105.
观察、比较正交信号校正(OSC)滤噪前后, 用不同的模式识别方法对正常成人血清代谢组1H NMR谱进行分析的效果, 以探讨NMR代谢组学技术应用于临床研究和疾病早期诊断的可行性. 78例正常成人在采血前按常规要求禁食8 h, 记录血清一维600 MHz氢谱后, 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以及簇类的独立软模式法(SIMCA)对氢谱进行模式识别分析. 结果表明: 虽然采血前并无其它诸如饮食、生活方式、生理周期等方面的严格限制, 采用OSC 滤噪后, PLS-DA能够完全区分不同性别的血清氢谱, 其判别能力优于PCA和SIMCA. 而且采用OSC滤噪与文献报道的未经OSC处理的PLS-DA法获得的与性别分类有关的主要NMR积分区段基本相同. 从OSC去除不同数目的隐变量后所致的PLS-DA模型的性能改变可见: OSC去除两个隐变量时, 前两个隐变量的特征值明显比后面的大; 剩余残差为20.82%, 即去除了79.18%的X变量中与反应变量Y不相关的系统变异. 此时PLS-DA计算所得的隐变量个数为1; 而不使用OSC或用OSC去除一个隐变量时, PLS-DA所得的隐变量个数分别为3和2. 作为PLS-DA模型质量的评价指标, R2X表示PLS-DA模型计算所获得的隐变量反映自变量X的变异的百分比, R2Y则表示隐变量反映因变量Y的变异的百分比, Q2 (cum)为交叉验证后PLS-DA模型所获隐变量能够预测X和Y变异的累计百分比. R2X在OSC去除两个隐变量时达到最低值, 表明此时PLS-DA计算模型包含的系统变异最少; R2Y与Q2 (cum)都达到80%以上并趋于稳定, 说明OSC去除两个隐变量时PLS-DA模型的质量优良. 显然, OSC可去除饮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降低临床样本的不均一性, 这对于NMR代谢组学技术应用于临床研究至关重要. OSC滤噪去除的隐变量个数应根据剩余残差、去除隐变量的特征值大小、PLS-DA模型计算所得的隐变量个数和反映模型质量的相关指标加以判断.  相似文献   
106.
本文研究了邻位取代苯基氯化汞o-XC_6H_4HgCl(X=CH_3、H、Cl、Br、COOC_2H_5、NO_2)与HCl(NaI)在85%对氧陆圜水溶液中的质子分解反应,证明反应按S_El历程进行。视取代基不同,反应速度次序如下:CH_3>H>Cl>COOC_2H_5~Br>NO_2。从化学反应与紫外光谱的研究以及理论计算结果表明,p或π电子的邻位取代基对水原子有分子内配位,它对反应速度有重要影响。测定了15种p-、m-、o-取代苯基氯化汞在80%对氧陆圜水溶液中在40.0℃的质子分解反应的速度常数k_1,表明给电性取代基加速反应,吸电性取代基使反应减慢,这可以看作是反应中心在芳环上的芳基汞化合物的S_E1反应所具有的一个特点。  相似文献   
107.
孙剑奇  吴海龙 《分析测试学报》2007,26(5):686-689,693
利用交替三线性分解算法(ATLD)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相结合,在色谱保留时间为0.662 8~0.949 5min(间隔1/150 min)、紫外吸收波长为268~332 nm(间隔2 nm)且在未知干扰物2,3-二羟基苯甲酸存在下,同时测定了水溶液中光谱及色谱严重重叠的水杨酸(SA)和龙胆酸(GA)的含量,回收率分别为(102.2±6.7)%,(102.1±4.1)%,分辨结果与实际结果一致。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定量快速准确、实验操作步骤简单,说明ATLD算法收敛快速稳定,对复杂体系中组分数估计不敏感,能有效解决色谱中的二阶校正问题。  相似文献   
108.
宋琦 《大学化学》2007,22(1):47-47
三丙酮三过氧化物(TATP)是过去几年中恐怖分子用过多次的炸药之一,科学家通过测定它的分解机制,已经找到了一种可以检测TATP和相关的炸药的器件。一般的炸药是在爆炸时放出热能的,以色列科学家E·Keinan发现,TATP的机制则完全不同。TATP的每个固态分子快速地分解为4个气体分子。“熵爆炸”型机制和汽车安全气袋在事故发生时的反应机制相仿。Keinan和助手们开发了一种钢笔型检测器,当存在爆炸物质时,基于酶催化氧化反应,检测器释放的几种化学物质将会改变颜色。  相似文献   
109.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影响西埃斯(CS)标准样品管制备的参数:汽化温度、采样流速、采样时间。结果表明,CS标准样品管的最佳吸附条件为汽化吸附温度:260℃,采样N2流速:330mL/min,采样时间:15min。在15~1500ng范围内,色谱峰面积与进样量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5,检出限为6.0ng。  相似文献   
110.
三线性直接分解法分析高维灰色体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通化  金炳尧 《分析化学》1994,22(3):241-246
对于由多个两维测量数据组成的三维阵,本文提出一种新三线性直接分解方法。采用高维PCA分解,从三维阵中直接提取抽象光谱和抽象浓度,再结合QZ算法,唯一地确定混合物中各组分光谱的浓度。该方法可以排除其它未知组分的干扰,适用于高维灰色体系定性定量分析和多点校准。用模拟数据讨论了光谱分离度对该方法的影响,应用于混合维生素B1、B2和B6的荧光分析,求得的光谱和浓度与实验值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