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5篇
  免费   1393篇
  国内免费   2569篇
化学   3547篇
晶体学   336篇
力学   1970篇
综合类   170篇
数学   209篇
物理学   2705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235篇
  2022年   244篇
  2021年   280篇
  2020年   190篇
  2019年   199篇
  2018年   154篇
  2017年   216篇
  2016年   247篇
  2015年   280篇
  2014年   405篇
  2013年   372篇
  2012年   324篇
  2011年   384篇
  2010年   346篇
  2009年   382篇
  2008年   499篇
  2007年   378篇
  2006年   354篇
  2005年   397篇
  2004年   340篇
  2003年   338篇
  2002年   281篇
  2001年   305篇
  2000年   210篇
  1999年   170篇
  1998年   196篇
  1997年   151篇
  1996年   174篇
  1995年   179篇
  1994年   146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101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78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用数字散斑相关方法测量了五种不同幂硬化指数韧性金属材料(铝和铜),双边裂纹尖端细观区域内应变场.对所得结果用韧性损伤模型进行了分析.在此法中以金属自然表面结构为散斑场,不同加载状态的散斑场进行比较,得到相对变形与应变.图象之间相关性 C 是变形参数或是位移及其导数的泛函.使其相关性 C 取最大值的试凑变形即为其真实变形场.这一方法在细观测量中应用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2.
73.
大孔膦酸树脂吸附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测定了大孔膦酸树脂对La3 的吸附容量,介质pH、温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测得吸附速率常数K298=7.64×10-5S-1,树脂功能基与La3 的络合比为3:1,用化学及红外光谱等方法,得到大孔磷酸树脂吸附La3 的基本参数及其机理。  相似文献   
74.
从防垢剂对碳酸钙晶形分布影响的角度研究防垢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防垢剂的作用机理, 收集了不同防垢剂加入前后出现的碳酸钙垢. SEM分析表 明, 加入防垢剂前, 碳酸钙垢的SEM表现为方解石的六方柱和菱面体; 加入防垢剂后, 碳酸钙垢的形态发生变化, 且防垢剂的效果越好, 垢的形态改变程度越大. 进一步通过FT-IR, XRD对碳酸钙垢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 发现加入防垢剂后, 垢中除方解石外, 出现了六方方解石和文石, 且防垢率越大, 垢中六方方解石的含量越高. 上述结果说明, 加入防垢剂后垢形态改变的本质原因是垢中碳酸钙晶型分布发生了变化. 结垢过程主要包括不稳定相的生成和消失、介稳相的生成和消失、稳定相的生长三个阶段. 不出现防垢剂时, 介稳相可以转变为稳定相, 碳酸钙垢的主要成分为方解石; 加入防垢剂后, 防垢剂阻止了介稳相的生成和转化, 导致碳酸钙垢中出现了六方方解石和文石. 防垢率越大, 碳酸钙垢中六方方解石含量越高, 说明防垢剂主要通过将结垢过程控制在第二阶段或第一阶段而起到防垢作用.  相似文献   
75.
MgO•3B2O3-18%MgSO4-H2O过饱和溶液析出固相组成和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长领  卢雁  周建国 《物理化学学报》2005,21(10):1161-1163
针对青藏高原盐湖卤水析盐过程的特点, 模拟合成MgO•3B2O3-18%MgSO4-H2O过饱和溶液, 在150 ℃水热条件下对析出固相进行研究. 用化学分析方法、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进行物相鉴定. 提出了可能的结晶反应机理, 分析了水热温度对析出物相的影响及MgSO4对硼酸镁盐的盐溶效应随水热温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76.
借助XRD、IR、TG等技术对Li^+/MgO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酸、碱中心的数目,强度、催化性与Li^+的添加量相关 ,起酸碱作用的表面金属离子、表面低配位氧集团、O(L i^+O^-)是其反应的活性物种,反应机理可能由离子基、游离基协同完成。  相似文献   
77.
磷钼杂多化合物脱硫热力学可行性与硫磺生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杂多化合物一直被用作特定反应的催化剂 ,尚无直接利用其氧化还原性能进行污染物治理研究的先例 [1] .由于磷和钼在我国均为丰产元素 ,相应的杂多化合物又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能 ,寻找其新的应用领域无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与此相关的脱硫热力学可行性与硫磺生成机理问题进行研究 ,以期为应用开发奠定理论基础 .1 实验部分1 .1 仪器和试剂  31 4型硫离子选择电极 (江苏电分析仪器厂 ) ;DSC- 7型微分量热仪 (美国 Perkin-Elmer公司 ) ;Finber 1 0 0 0型能谱分析仪 (配置 Pioneer KYKY2 80 0型扫描电镜 ) ;UJ33a型电位…  相似文献   
78.
超低温快速冷冻固定以极高的冷冻速率(10000K/s)对生物组织进行物理固定,可使生物组织结构、组织内可溶性离子及游离性物质得到保存,使被固定后的生物组织保持最接近于原自然状态,这种样品制备方法大大优于化学制备法,因而在X-射线微分析及免疫细胞化学中得到广泛应用。生物样品超低温快速冷冻后,利用冷冻置换法,在低温下将生物组织内的结晶水缓慢置换出来,而后常规包埋切片,可获得理想的组织结构及组织内待分析成分。本文应用超低温快速冷冻固定技术及冷冻置换法对大鼠肾皮质部的快速冷冻固定及损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9.
蚕蛹甲壳素的脱色方法与机理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从粗甲壳素 (分离蚕蛹蛋白质后的残渣 )中提取蚕蛹甲壳素的工艺条件 ,探索了H2 O2 氧化脱色方法。实验结果表明 ,在 70℃的水浴中 ,按照m(蚕蛹渣 )∶m(5 %氢氧化钠 ) =30∶80的质量比处理 2h ,可脱净残余蛋白 ,得到黑褐色的粗蚕蛹甲壳素。用H2 O2 脱色漂白 ,工艺条件为 :6 5~ 70℃ ,pH值为 8 5± 0 5 ,时间 5h ,m (蚕蛹渣 )∶m(30 %H2 O2 ) =5 0∶130。所得甲壳素白度为 30 % ,收率为 2 5 %。双氧水脱除蚕蛹甲壳素颜色的机理可能是H2 O2 分解的O2 -2 作用于铁硫蛋白与细胞色素复合物体系中的硫 ,将体系中半胱氨酸硫氧化成亚砜 ,使得色蛋白与甲壳素相连的键断开 ,从而使色素从甲壳素上分离下来。  相似文献   
80.
非弹性体增韧—聚合物增韧的新途径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是一篇关于非弹性增韧方法的综述。文章首先简要回顾了传统的橡胶增韧韧性聚合物材料的机理,然后着重介绍了最近在国外出现的刚性有机填料(ROF)增韧的基本概念、分析方法和增韧的冷拉机理,列举了脆性塑料粒子和韧性基体组成的合金体系的大量实验结果来说明以上内容,最后通过与传统橡胶增韧机理的对比指出非弹性体增韧是不同于后者的一种新增韧方法,并有可能成为制备高强度、高韧性工程塑料的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