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2篇
  免费   978篇
  国内免费   2278篇
化学   3242篇
晶体学   284篇
力学   687篇
综合类   133篇
数学   676篇
物理学   1856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83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182篇
  2016年   190篇
  2015年   230篇
  2014年   368篇
  2013年   334篇
  2012年   290篇
  2011年   325篇
  2010年   285篇
  2009年   368篇
  2008年   339篇
  2007年   272篇
  2006年   309篇
  2005年   346篇
  2004年   310篇
  2003年   302篇
  2002年   248篇
  2001年   254篇
  2000年   179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120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01.
LiMg0.5Mn1.5O4的合成及对Li+的离子交换选择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锂及其化合物在航空航天、化工、医药、空调、高能电池和热核反应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对锂及其化合物的需求与日俱增。我国液体锂资源非常丰富,开发利用其中的锂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从盐湖水、地下卤水、盐田母液、油气田水等咸水资源中提取锂的方法有碳酸盐沉淀法、离子交换法、萃取法等。离子  相似文献   
102.
CO2部分氧化乙烷制乙烯Pd—Cu/MoO3—SiO2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青  钟顺和 《应用化学》1998,15(6):49-52
用化学吸附-红外光谱、化学吸附-程序升温脱附(TPD)和微型反应技术研究了Pd-Cu/MoO3-SiO2(MoSO)催化剂对CO2和乙烷的吸附活化和部分氧化反应性能.结果表明,乙烷以C—H键中的H吸附于MoSO载体表面MoO键的端基氧上;Pd-Cu/MoSO催化剂对CO2有良好的化学吸附活化性能,CO2的吸附除有线式吸附态和剪式吸附态外,还有一种新的卧式吸附态;Pd-Cu/MoSO催化剂的晶格氧参与了化学反应.探讨了在Pd-Cu/MoSO催化剂上CO2的部分氧化乙烷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03.
蔡沛祥  张润建 《分析化学》1997,25(11):1250-1254
由电聚合法用聚苯胺修饰碳纤维电极作为PH敏感电极。 把K3Fe(CN)6/K4Fe(CN)6体系填入医用注射针头内成为参比电极。把经聚苯胺修饰的碳纤维电极安置入该针型参比电极内构成复合针型微PH传感器。该传感器成功地应用于在体PH测定以及水果内微区PH测定。  相似文献   
104.
以ZnO纳米柱阵列为模板,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TiO2/ZnO和N掺杂TiO2/ZnO的复合纳米管阵列. 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的结果表明: 两种阵列的纳米管均为六角形结构, 直径约为100 nm, 壁厚约为20 nm; 在N-TiO2/ZnO复合纳米管阵列中, 掺入的N离子主要是以N-Ox、N-C和N-N的形式化学吸附在纳米管表面, 仅有少量的N离子以取代式掺杂的方式占据TiO2晶格O的位置; 表面N物种形成的表面态能级和取代式掺杂导致带隙的窄化, 增强了纳米管阵列的光吸收效率, 促进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 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 N离子的掺杂有利于N-TiO2/ZnO复合纳米管阵列光催化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5.
TiO2/PtO-Pt复合膜和SnO2/PtO-Pt复合膜氢敏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PtO-Pt纳米粒子膜与TiO2,SnO2纳米粒子膜复合,利用PtO-Pt纳米粒子膜作 为插入电极和催化剂,设计并研制出一类新型双层结构复合膜气体传感器。采用 TEM和SEM对薄膜的显微结构进行了表征,对空气中4.0H2的氢敏性能研究表明: 200℃时,TiO2/PtO-Pt复合膜对氢气的灵敏度为70%,而TiO2纳米粒子膜无响应。 100℃时,SnO2/PtO-Pt复合膜的灵敏度为92%,同样条件下,SnO2纳米粒子膜的灵 敏度仅为4%。说明PtO-Pt纳米粒子膜的催化作用能够显著提高TiO2和SnO2的膜氢 敏性能。另外,TiO2/PtO-Pt复合膜和SnO2/PtO-Pt复合膜均对空气中H2有很高的选 择性。  相似文献   
106.
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系列化合物RE0.06La0.94M2O6Br(M=Nb,Ta;RE=Eu,Tb,Pr,Sm),并测定了其激发和发射光谱。室温下Eu^3+,Tb^3+,Pr^3+,Sm^3+在稀土-铌(钽)复合溴氧化物中呈现特征激发谱线,但Nb和Ta的光谱特性稍有不同。  相似文献   
107.
聚氯乙烯(PVC)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电讯、交通、电子、化工、包装等行业。然而,PVC加工时存在着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其流动温度为136℃,分解温度为140℃,两者相差仅4℃,给加工带来很大难度,为了能顺利加工就必须加入热稳定剂,热稳定剂是PVC加工不可缺少的主要助剂之一。热稳定剂种类繁多,我国目前大量使用的稳定剂为铅盐及金属皂等稳定剂,产量高达4.5万吨。由于铅、镉、钡等金属元素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中易造成环境污染,有害于人体健康,因此必须严格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08.
含Cu复合氧化物对NO和CO吸附和活化的TPSR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MS-TPD法并结合XRD、化学分析等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探讨了K2NiF4结构La2-x(Sr,Th)xCuO4±λ系催化剂中三个典型样品LaSrCuO4、La2CuO4和La1.7Th0.3CuO4对NO、CO及CO+NO等小分子的吸附性能和活化规律。结果表明:NO吸附量的大小与催化剂中氧空位含量有关,吸附强度和脱附峰种类与金属离子氧化态有关。CO在氧缺陷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上的吸附是首先变为碳酸根,并在高温以CO2物种脱出.在NO和CO的共吸附过程中,有关NO的吸、脱性能与单独NO-TPD中NO的吸脱附规律相似,表明NO在NO+CO共吸附的竞争吸附过程中,优先吸附起决定作用,而受CO的影响较小.NO的吸附是NO活化分解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9.
TiO2与ZnO复合纳米结构电极的光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尿素加压共沉淀法以Ti(SO4)2与Zn(NO3)2为原料制备了TiO2-ZnO复合纳米粒子, 其纳米结构电极的光电化学研究结果表明, 反应物摩尔比为3∶1, 于530 ℃煅烧制备的复合纳米结构电极的光电转换效率最高. 对吸附染料RuL2(SCN)2∶2TBA的纳米结构TiO2和各种复合纳米粒子的纳米结构电极进行光电研究的结果表明, 染料对各纳米结构电极都起到了敏化作用, 其中也是由反应物摩尔比为3∶1, 于530 ℃煅烧制备的纳米结构电极的光电转换效率最高. 对聚3-甲基噻吩修饰的纳米结构TiO2和摩尔比为3∶1, 于530 ℃煅烧的复合纳米粒子构成的纳米结构电极进行光电性能研究, 结果表明, 聚3-甲基噻吩与半导体纳米粒子之间存在p-n结, 在一定条件下p-n结的存在有利于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 从而提高了光电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110.
利用表面光电压谱及场诱导表面光电压谱研究了部分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的电子组态与其光伏响应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过渡金属M(M=Cu,Co,Ni)铁酸盐系列样品中,开壳层的Cu和Co的电荷转移跃迁具有双激发态的成分,其中含有较强的低能电子跃迁;与它们相比,闭壳层的Ni和铁酸盐的CT跃迁则需要较大的能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