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2篇
  免费   601篇
  国内免费   881篇
化学   1025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193篇
综合类   27篇
数学   450篇
物理学   1336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氢原子在相干态下的Kepler轨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伯威  顾卫华 《物理学报》1993,42(7):1050-1056
通过把库仑问题转换成线性谐振子,可以建立二维和三维氢原子不扩散的相干态,力学量在这些相干态中的平均值给出物理空间中Kepler轨道的运动。在变换为谐振子的空间中引入的非物理时间变量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2.
43.
用群的表示来讨论过渡金属化合物中心离子在不同对称场中d轨道分裂 ,并通过群链的分解 ,应用广义Wigner-Eckart定理来研究d轨道分裂能。然后进一步解释过渡金属二硫属化合物电子结构、电学性质的特点和宝石的致色机理  相似文献   
44.
二阶Melnikov函数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晓凤 《数学学报》1994,37(1):135-144
在Melnikov函数的种种应用中,目前常见到的仅是一阶形式。本文具体推导了二阶Melnikov函数的分析表达,提出了临界情况下考察双曲鞍点的稳定流形与不稳定流形相对位置的二阶判据,并成功地用于环面vanderPol方程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45.
高斯束激光摇摆场中的电子运动轨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少恩 《物理学报》1997,46(2):293-299
对高斯束激光摇摆场中的电子运动轨道进行了分析.推导出轴向导引磁场与反向传播的激光摇摆场作用下的单粒子电子运动轨道,并对轨道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发现当瑞利长度较大时,得到的结果与平面电磁波摇摆场的结果相一致.与静磁摇摆场的自由电子激光相似,在激光摇摆场中的电子轨道也存在两类分立轨道,但是,与静磁摇摆场不同的是,这两类轨道都是稳定的 关键词:  相似文献   
46.
张发明 《应用数学》1998,11(2):9-16
利用指数二分性理论和泛函分析方法,我们研究了自治奇摄动系统的同,异宿轨道的存在性,给出了高维奇摄动系统从退化系统分支出同异宿轨道的Mel-nikov型函数。  相似文献   
47.
该文首先将平面上的λ入引理及Smale横截同宿定理推广到映射力局部不可微的情形,进而讨论了Lozi映射的混沌现象,得到了一组保证该映射产生混沌的充分条件,详见图5.  相似文献   
48.
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B3LYP/CEP-4G方法对Re2(edt)4进行了结构优化和自然键轨道计算,并用单电子激发组态相互作用方法(CIS)计算了Re2(edt)4的分子轨道和激发态。结果表明Re-Re之间不存在明显的三重键,进而很好地解释了Re2(edt)4分子的电子吸收光谱。  相似文献   
49.
本文依据Spin-Free理论,使用Gelfand基构造多电子波函数,采用四轨道模型,对Ph(SiMe_2)_nPh体系(n=1~6)的π→π*跃迁进行了EHMO-CI计算,所得第一及第二跃迁能与UV谱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当体系硅链原子数增加时,第一吸收带红移的现象起因于LUMO中d轨道成份增加,导致电子排斥作用变化。在LUMO中,硅链上的d轨道以πd的形式与苯环π~*轨道进行πd—π~*共轭互相作用,这种作用很可能与第一吸收带的强度有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50.
(R)-N-乙酰四氢噻唑-2-硫酮-4-羧酸的合成和量子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N-乙酰四氢噻唑-2-硫酮-4-羧酸在三乙胺存在下同乙酰氯反应得到光学活性产物(R)-N-乙酰四氢噻唑-2-硫酮-4-羧酸.用半经验的量子化学方法研究反应物及产物的电子结构和反应热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