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47篇
化学   18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105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17篇
物理学   23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侧槽的拘束作用及对断裂韧性参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侧槽对预制疲劳裂纹Charpy尺寸试样的拘束效应以及其对断裂韧性参量的影响。当侧槽深度大于临界值时,峰值载荷韧性Jm值与起裂韧性J1值基本相等。侧槽对试样的加厚作用可用试样的附加厚度表示,对于同样的侧槽深度,不同材料具有不等的附加厚度,试样取得最大附加厚度的侧槽深度为33%。文中提出用拘束系数定量地估计侧槽对裂纹尖端的塑性拘束作用,能较好地解解放本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32.
本文利用光弹切片法,对于切槽端部弹塑性应变分布进行了实验研究,同时弄清了切槽类型、切槽长度、载荷水平、加载历史、材料种类和热处理状态等多种因素对切槽端部弹塑性应变分布的影响,为建立能正确反映裂纹尖端(或切槽端部)应变分布的理论解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3.
王启智 《实验力学》1992,7(1):44-50
介绍美国材料试验学会(ASTM)的一个新标准:金属材料平面应变(人字形切槽)断裂韧度的标准测试方法,即 ASTM E1304—89标准。并给出这种方法的一些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34.
螺旋槽干气密封微尺度流动场的近似计算及其参数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PH线性化方法、迭代法,近似求解了螺旋槽内稳态微尺度流动场的非线性雷诺方程,求得了气体动压和速度分布的解析解。继而利用多目标优化方法构建了气膜刚度与泄漏量之比的协调函数,并对该目标函数进行了近似求解,获得了最佳的螺旋槽几何参数值。  相似文献   
35.
研究Birkhoff系统的一般Lie对称性导致的非Noether守恒量. 得到非Noether守恒 量的存在定理,举例说明结果的应用.  相似文献   
36.
贾艳蕊 《物理通报》2015,(2):127-128
早在四五十年前,就有一个如图1所示的"滚轮自动上坡"的实验,该实验能让滚轮自动滚上坡!这个实验让许多学生困惑,想不通,滚轮为什么会自动上坡?这不违背物理规律吗?该实验中的"滚轮",是一个对称的双锥体;而"斜槽",是上宽下窄的斜槽.对称双锥体自动滚上斜槽的过程中,它的重心仍然一直在下降.所以,该实  相似文献   
37.
设计开发了一套平板式环路热管,比较了2 mm×1.5 mm和1 mm×1 mm(高×宽)两种蒸气槽道环路热管在不同倾角和充液率下的性能。结果发现,两种蒸气槽道在相同条件下最低启动功率相同,但前者启动时间和过渡时间较后者短。稳定运行时,除充液率为55%且功率小于150 W外,其他情况下前者运行温度比后者低。变工况运行时,随功率的增大,温度后者变化很大,而前者变化较小,前者自适应能力强。对于传热特性,两种槽道环路热管的热阻都随功率的增大而逐渐减小,最后趋于平稳;对水平、充液率为55%的系统,功率较小时前者热阻较大,功率增大后,其值大幅减小,215W时仅为0.12℃/W。  相似文献   
38.
肖金标  罗辉  徐银  孙小菡 《物理学报》2015,64(19):194207-194207
提出一种紧凑型偏振解复用器, 其中两条常规硅基波导作为输入/输出信号通道, 居于其中的槽式微环谐振腔用于偏振态/波长选择组件. 采用全矢量频域有限差分法详细分析了硅基常规及槽波导的模式特性, 结果发现其横磁模的模场布及其有效折射率相似, 而其横电模相应的特性则差异明显, 结果输入横磁模能够在谐振工作波长下从下路端口输出, 而输入横电模与微环耦合可以忽略, 直接从直通端口输出, 从而实现两偏振态的高效分离. 采用全矢量时域有限差分法详细分析了该偏振解复用器的光波传输特性, 结果表明, 当微环半径为3.489 μm时, 在1.55 μm工作波长下, 横磁模与横电模的消光比与插入损耗分别为 ~ 26.12 (36.67) dB与 ~ 0.49 (0.09) dB. 另外, 论文详细讨论了器件关键结构参数的制作容差, 并给出了输入模场在器件中的传输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39.
可关断可控硅,在控制极加正脉冲可使其导通,加负脉冲可使其关断;且其功率增益较大,故较适合于超声频功率逆变.本文介绍了用可关断可控硅制成的超声清洗机的实际电路和效果.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