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8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333篇
化学   780篇
晶体学   82篇
力学   58篇
综合类   40篇
数学   57篇
物理学   42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罗马人用铅盖屋顶,还用铅保护船的龙骨。在2 0世纪60年代打捞出海的一艘约于公元前1 5 0年建造的希腊酒船上,船底板上就堆放着2 0 0吨铸铅护套,在船仓里还有1 2 0 0吨铅。随着对基督教信仰的扩大,铅还被用来制造棺材。在古罗马,铅还被大量用以制作各种玩具、铸像、纪念品、佛珠、戒指、钱币、筛子、焊剂、盒子、标记物、书板、油漆、化妆品、药品和各种颜料。各种餐具、厨具或器皿也大量使用铅质材料。大部分镀料则用铅和锡两种金属的混合物制成。罗马人以铅为荣,铅质水管、含铅食物以及与食品和水接触的各种餐具、厨具和容器就成为古罗马人…  相似文献   
32.
钴(II)与色氨酸极谱催化前波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玲  高小霞 《化学学报》1992,50(1):39-43
对钴(II)离子与色氨酸在H~3BO~3-NaOH(pH=9)缓冲底液中的极谱催化前波进行了形成条件、吸附性能和电极还原过程的研究。  相似文献   
33.
研究了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荧光检测和液质联用分别测定大米中14种和16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方法.二氯甲烷和丙酮的混和溶剂提取后,用柱后衍生荧光检测法和离子阱多级质谱联用法进行测定.柱后衍生荧光检测法检出限为20~50 μg/kg,离子阱多级质谱联用法检出限为10~20 μg/kg,添加平均回收率在70%~92%之间,RSD%在6.7%~12%.  相似文献   
34.
研究吸附剂与吸附质的相互作用,对深入了解吸附质在固-液界面的吸附机理,以及优化分离提纯物质的工艺条件都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但目前在固-液吸附体系中,对吸附剂-吸附质相互作用的研究,只能用“强弱”表征相互作用的程度,定性分析吸附问题[1]。...  相似文献   
35.
A highly efficient Pd/C-catalyzed ligandless, heterogeneous Suzuki reaction of p-(un)substituted phenyl halide with (p-substituted phenyl)boronic acid in DMF/H2O solvent in a short reaction time (0.5 h) at 75 ℃ was developed. The key for such a catalytic system was the addition of 1 equivalent of tetrabutylammonium bromide. A wide variety of substituents can be tolerated and high yields of cross coupling products were achieved. The palladium catalyst can be easily recovered and reused without significantly decreasing its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36.
生物降解原油研究的新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沥青质包裹烃和沥青质钌离子催化氧化(RICO)产物中的生标对生物降解原油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虽然原油中的生标受到了严重破坏,但利用这两种方法在沥青质中均可以获得较为完整的生标系列。与其它方法相比,这两种方法简单方便,结果较为可靠、准确,可能是生物降解原油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7.
张丽圆  王磊 《中国化学》2006,24(11):1605-1608
Immobilized copper(Ⅱ) in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materials catalyzed Ar-N coupling of arylboronic acids with imidazoles has been developed. Arylboronic acids reacted with imidazoles smoothly in the presence of a 3-(2-aminoethylamino)propyl functionalized silica gel immobilized copper(Ⅱ) catalyst (10 mol%) in methanol without any additives and bases. The reactions generated the corresponding cross-coupling products in good yields. Furthermore, silica-supported copper can be recovered and recycled by a simple filtration procedure and used for five consecutive trials without decreases in activity.  相似文献   
38.
四(三苯基膦)化钯催化的若干菲啶类化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洪勤  蔡俊超 《有机化学》1997,17(3):234-236
邻甲酰基芳基硼酸与取代邻溴苯胺经四(三苯基膦)化钯催化偶联缩合, 合成了9个菲啶衍生物。邻溴苯胺的取代基无论是吸电子或供电子基团, 反应均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9.
通过测量不同含Ce量的Al-Si共晶合金熔体的密度、粘度和电阻率,考察了熔体的物性变化与凝固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物性变化的转折点与共晶硅形貌的改变具有对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40.
采用液质联用(HPLC-ESI-MSn)技术, 对不同pH值(2.4~11.2)条件下人参皂苷的溶出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 并提出了不同人参皂苷化合物的特征质谱裂解规律. 实验结果表明, 中性及碱性溶液对人参皂苷的溶出影响不大, 仅仅在溶出总量上有所差别; 而酸性是影响人参皂苷溶出的一个主要因素, 随着水溶液酸性的增强(pH<4), 人参皂苷溶出的种类明显减少, 表明较强酸性条件下人参皂苷的溶出受到了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