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85篇
化学   289篇
晶体学   10篇
力学   9篇
综合类   2篇
物理学   3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
沸腾回流强迫水解法制备均分散α—Fe2O3超微粒水溶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Matijevic等曾报道在密闭静态环境下强迫水解酸化的铁盐溶液制备出几种形状单一的微米或亚微米级的均匀α-Fe_2O_3或β-FeOOH胶体粒子。类似的工作国内亦有报道。如粒子尺寸减小到纳米量级,则体系兼有表面效应、体积效应和特殊的光学性质。我们尝试用强迫水解法制备粒径几十纳米的球形或立方形的α-Fe_2O_3均分散胶体粒子,结果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82.
83.
 分别在TritonX-100/正己醇/环己烷/水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正己醇/水的W/O型微乳液体系中合成了Au/Fe2O3催化剂,考察了主要制备参数对催化剂水煤气变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的焙烧温度、水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rw)、表面活性剂浓度(W)、表面活性剂种类及催化剂活性组分金的负载量均对催化剂活性有显著的影响.催化剂的最佳焙烧温度为250℃,催化活性随着rw和W的增加而降低,由TritonX-100制得的催化剂的活性高于由CTAB制得的催化剂.当金负载量为3%,水煤气变换反应温度为200℃时,CO的转化率可达99.5%.  相似文献   
84.
采用共沉淀法在多种条件下分别制备氧化铁及其负载金催化剂,测定其水煤气变换反应活性.通过BET-PS,XRD,H2-TPR和CO-TPD等表征手段,研究负载纳米金对氧化铁载体结构、结晶行为、还原性能以及CO吸脱附性质的影响,探讨氧化铁负载金催化剂的活性相.结果表明:(1)负载纳米金能抑制氧化铁载体在焙烧时的结晶过程,提高其还原性能以及增加表面CO吸附中心.但这种抑制作用与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如沉淀剂种类、沉淀方式和焙烧温度等)密切相关.(2)氧化铁负载金催化剂的低温高活性(<300℃)可能是纳米金粒子与Fe3O4相协同作用的结果,在高温区(>300℃)仍是Fe3O4相起主要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85.
富铁釉瓷在中国古陶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综合利用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OCT)、光学显微镜(OM)、激光拉曼光谱技术(LRS)和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XRF) 对河南省宝丰清凉寺窑址出土宋金时期富铁釉瓷样品进行无损分析研究,获取了富铁釉瓷的釉层结构、釉面析晶的物相信息及胎釉化学成分等信息,探讨了釉层断面OCT灰度图像特征与其显微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富铁釉瓷的烧制工艺。结果表明,酱釉瓷和柿叶红釉瓷表面及黑釉红斑区存在富铁析晶层,黑釉瓷釉层表面未发现富铁析晶层的存在。酱釉瓷釉层富铁析晶层中铁的氧化物以ε-Fe2O3晶体为主,而柿叶红釉层则主要是α-Fe2O3晶体,黑釉红斑层同时存在ε-Fe2O3,α-Fe2O3晶体以及磁铁矿。上述差异形成的原因与釉层化学成和烧制工艺存在联系。釉层中高含量碱土金属氧化物及氧化铁区域更容易析出氧化铁晶体。黑釉瓷烧成气氛以还原气氛为主,而酱釉瓷和柿叶红釉瓷则倾向于氧化烧成气氛,且柿叶红釉瓷的烧成温度高于酱釉瓷。该研究将OCT,OM,LRS与XRF相结合,有助于加强对富铁釉瓷的整体认知,为富铁釉瓷的断源断代提供更为丰富的线索。  相似文献   
86.
以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为溶剂及反应剂,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eimine,PEI)为添加剂,乙酰丙酮铁(Fe(acac)3)为铁源,采用高温热分解法制备了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SPIONs).通过物理法将聚天冬氨酸(Poly aspartic acid,PASP)成功修饰在PEG、PEI修饰的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PEG/PEI-SPIONs)表面,得到PEG/PEI/PASP-SPIONs.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结果显示,PEG/PEI/PASP-SPIONs具有良好的分散性,且平均粒径为(10.8±2.0)nm(平均值±标准差).小鼠脑部磁共振成像实验表明,PEG/PEI/PASP-SPIONs可以长时间在小鼠脑部呈现磁共振成像(MRI)效果,PEG/PEI/PASP-SPIONs在小鼠脑部的成像时间比PEG/PEI-SPIONs和PEG/PEI/Tween 80-SPIONs的成像时间更短,可用于磁共振成像的造影剂.  相似文献   
87.
88.
Cu-Fe-O/γ-Al_2O_3催化剂对CO、HC完全氧化和NO_x还原均有较高活性。为了在温度高达~1000℃仍保持良好的活性,研究该类催化剂的高温热稳定性是个重要课题。通常在高温下,催化剂的物理和化学状态均会发生变化。有两个模型用来解释负载金属催化剂的烧结  相似文献   
89.
La—Cu—Fe—O/γ—Al2O3催化剂的抗烧结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学文  俞寿明 《应用化学》1992,9(4):107-110
  相似文献   
90.
均匀Fe3O4胶体粒子形成过程的Mossbauer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经过改进的实验方法制得均匀球状Fe3O4胶体粒子, 通过对多种Fe3O4粒子的Mossbauer测量并结合发析, 我们发现, 在制备过程中, 反应浓度、加液次序以及陈化时间的不同对所生成的Fe3O4晶体的基本骨架与结构影响极小, 而随着陈化时间的不断增加, Fe3O4粒子的组成将逐渐接近化学计量, 以这些实验结果及文献报道为基础, 本文讨论了均匀Fe3O4胶体粒子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