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64篇
化学   607篇
晶体学   6篇
力学   2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68篇
物理学   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41.
SAPO-5分子筛的骨架是由PO_4~-、AlO_4~-和SiO_4四面体构成.可以看作是硅同晶置换AlPO_4-5分子筛骨架上的磷或铝而得到,其取代方式可以通过三种可能的途径实观;(1)Si 取代Al;(2)Si 取代P;(3)两个Si 等同取代一个P 和一个Al.由于取代方式的不同,将导致骨架TO_4(T=P、Al,Si)的连接方式的不同,因此Si 在SAPO-5分子筛骨架中的存在状态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工作都采用固体核磁共振的方法,并且认为合成条件的不同其取代机理也不相同.本工作用~(31)P 和~(29)Si 固体高分辨核磁共振技术结合电子探针和光电子能谱方法对HF 参与下得到的SAPO-5分子筛骨架构成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42.
43.
利用水热合成法,以三乙烯四胺(TETA)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磷酸、氢氧化铝及乙酸钴为原料,合成了CoSAPO-34分子筛。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粉末X射线衍射(XRD)、热重(TG)、N2吸附-脱附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等方法对合成的分子筛进行表征。以吡啶-正辛烷体系为模拟油品对分子筛催化剂的脱氮效果进行评价,考察了样品的用量、光催化时间及循环催化次数对其脱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合成原料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P2O5nAL2O3nSiO2nConTETA=1:0.26:0.82:0.81:2.05,在200 ℃晶化24 h,合成得到粒径约为50 μm、仍保持了SAPO-34分子筛的骨架结构、形貌为立方体的CoSAPO-34分子筛,而且该分子筛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在500 W氙灯光照条件下反应150 min,样品对质量分数为100 μg·g-1模拟油品的脱除率达到70%,循环3次光催化脱氮活性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44.
Abstract

Mesocellular foams (MCF) silica nanometer mesoporous molecular sieve was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by hydrothermal route. This method used poly(ethylene glycol)-block-poly(propyl glycol)-block-poly(ethylene glycol) as template, tetraethyl orthosilicate as silica source and 1, 3, 5-trimethylbenzene as pore-expanding agent to prepare nano mesoporous MCF in acidic medium. The MCF mesoporous material was characterized by powder X-ray diffraction (XRD), infrared (IR) spectroscopy, low temperature nitrogen adsorption-desorption at 77?K,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The effects of pH, temperature, adsorbent dosage, cefalexin dosage and contact time on the immobilization of cefalexin were studied. Under the optimized conditions, MCF has the best effect on the drug immobilization. The maximum immobilization amount of cefalexin in MCF nano-mesoporous material is 498.8?mg/g. The behavior of adsorption of cefalexin by MCF belongs to multilayer heterogeneous adsorption, which accords with the Freundlich adsorption isotherm. In the adsorption process, all the ΔH0, ΔS0 and Gibbs free energy change ΔG0 are less than zero, indicating that the adsorption process is spontaneous, exothermic entropy decreasing reaction at ordinary temperature. Kinetic investigation showed that the adsorption process of cefalexin on MCF belongs to the pseudo-second-order kinetic process. The release laws of composite material cephalexin-MCF in the simulated body fluid, gastric and intestinal fluid were investigated, respectively. The maximum cumulative release rate in simulated body fluid was 99.4% at 18?h. The maximum cumulative release rate in the simulated gastric juice was 48.7% at 6?h and in the simulated intestinal fluid the maximum cumulative release rate of 61.9% was achieved at 8?h. These release processes satisfy the zero-order ordered kinetic process.  相似文献   
45.
以氯化铜、钼酸铵、苯酐、氯化铵、尿素和NaY分子筛为原料,采用苯酐-尿素法制备了酞菁铜/分子筛复合物CuPc/Y.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将金属钯担载在CuPc/Y上制备了Pd-CuPc/Y催化剂,并在醋酸水溶液中考察了其催化甲烷选择氧化合成甲醇反应的性能,结果表明,催化性能与反应温度、溶剂中CH3COOH与H2O的混合比例、对苯醌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有关,在0.5%Pd-0.5%CuPc/Y添加量0.5 g、CH3COOH与H2O体积比4∶1、对苯醌用量1 000 μmol、反应时间3 h、反应温度150 ℃的条件下,甲醇的最佳生成量为1 840 μmol.Pd-CuPc/Y催化剂可以多次循环使用,但由于催化剂流失和催化剂表面的钯粒子聚集的原因,循环使用后的催化剂催化活性有所下降.Pd-CuPc/Y在醋酸溶液中催化甲烷选择氧化合成甲醇是亲电取代反应和活性氧物种氧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6.
SAPO-11分子筛晶化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冰  田鹏  齐越  张琳  徐舒涛  苏雄  樊栋  刘中民 《催化学报》2013,34(3):593-603
采用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光谱、扫描电镜和固体核磁等方法研究了SAPO-11分子筛的水热晶化过程.结果表明,晶化初期,SAPO-11和一种具有磷硅铝组成的未知晶相同时生成;随着晶化的进行,中间相溶解,SAPO-11的生成速率大大增加,呈现快速晶化的特征;至2.33h后,SAPO-11的结晶度接近100%,并保持至晶化结束.硅从晶化初期即参与了SAPO-11的形成,它在晶体中的含量随晶化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硅原子主要以硅岛的形式分布于SAPO-11分子筛骨架中,从而导致多种硅配位环境的存在.分析显示,SAPO-11分子筛呈现外表面富硅的特点,结合晶化过程的分析可推测,硅在SAPO-11分子筛晶体中的分布不均匀,其含量从内向外递增.  相似文献   
47.
唐志诚 《分子催化》2013,27(3):227-234
以硫酸铝、水玻璃、正丁胺、水、晶种、NaCl、浓硫酸等低成本试剂为原料,一步直接合成法制备了高结晶度小晶粒ZSM-5分子筛,详细考察了凝胶陈化方式、滴加顺序、晶化时间、晶化温度、水量及原料硅铝比对分子筛结晶度及粒度的影响.通过XRD、SEM等对合成的分子筛进行了详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低温水浴回流搅拌陈化方式、在160~170℃、晶化30 h可获得高结晶度小晶粒ZSM-5分子筛.正反加顺序对分子筛结晶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8.
根据微孔磷酸铝合成数据的特点,针对合成数据库中合成参数过多和交叉描述等问题,利用改进的遗传编程算法对具有(6,8)元环的微孔磷酸铝合成参数进行特征提取,优化出新的复合特征来更好地描述磷酸铝合成中溶剂和模板剂的特征,并通过参数进化过程的研究,考察了模板剂和溶剂对产物生成的具体影响,从而指导具有特定结构磷酸铝的定向合成.  相似文献   
49.
分子筛和金属有机骨架(MOF)材料以其独特的孔道和骨架结构在催化、 储能、 干燥及净化和吸附分离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对其结构的原子尺度表征对于深入理解其构效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但其大孔道结构和有机骨架使得它们对电子束辐照极为敏感, 在常规透射电镜成像模式下结构会很快被破坏变为非晶, 从而无法获得孔道和骨架的原子排列信息. 最近发展起来的基于积分差分相位衬度扫描透射电子显微(iDPC-STEM)技术在电子敏感材料和轻元素组分成像方面展现出明显优势, 使得对多孔骨架材料及烃池物种的表征成为了可能. 本文综述了本课题组近期利用该技术对分子筛和MOF材料原子尺度结构方面的研究. 将iDPC-STEM技术应用到ZSM-5分子筛催化剂中, 实现了对该分子筛的原子级骨架结构的成像分析. 在MOF体系中, 利用该技术观察到MIL-101骨架内部有机连接体与金属节点的配位方式, 在此基础上解析了MIL-101结构中有机配体的连接和金属节点的苯环结构, 并观察了MOF的原子级表面、 界面和缺陷等局域结构特征. 最后对iDPC-STEM技术在原子尺度成像方面的应用潜力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50.
嫁接Al改性MCM-41介孔分子筛催化合成双酚F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正硅酸乙酯为原料,合成纯硅MCM-41介孔分子筛。 再利用九水硝酸铝为改性剂来嫁接改性纯硅MCM-41介孔分子筛,NH3-TPD结果表明,嫁接后的AlMCM-41产生了中强酸。 用改性后不同n(Si)/n(Al)的AlMCM-41催化合成双酚F,在n(苯酚)/n(甲醛)=30、反应时间5 h、反应温度90 ℃、m(甲醛)/m(AlMCM-41)=7的反应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双酚F的产率随Al含量增加而增加,但在n(Si)/n(Al)<50时,双酚F的产率反而下降,当n(Si)/n(Al)=50时,双酚F的产率最高,为42.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