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58篇
  免费   2468篇
  国内免费   1868篇
化学   13345篇
晶体学   564篇
力学   851篇
综合类   100篇
数学   731篇
物理学   9403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197篇
  2022年   333篇
  2021年   510篇
  2020年   675篇
  2019年   625篇
  2018年   621篇
  2017年   796篇
  2016年   1027篇
  2015年   904篇
  2014年   1127篇
  2013年   2021篇
  2012年   1418篇
  2011年   1658篇
  2010年   1229篇
  2009年   1438篇
  2008年   1323篇
  2007年   1396篇
  2006年   1155篇
  2005年   925篇
  2004年   858篇
  2003年   740篇
  2002年   825篇
  2001年   495篇
  2000年   425篇
  1999年   379篇
  1998年   317篇
  1997年   226篇
  1996年   202篇
  1995年   166篇
  1994年   169篇
  1993年   108篇
  1992年   125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39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20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9篇
  1974年   6篇
  1973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5 毫秒
991.
A novel polydopamine-graft-poly(2-methyl-2-oxazoline)(PDA-g-PMOXA) coating was prepared by immobilizing poly(2-methyl-2-oxazoline)(PMOXA) onto material surfaces through polydopamine (PDA) anchored coating for the first time.And then,the chemical composition,hydrophilicity,and protein-resistant properties of the PDA-g-PMOXA coating were studied using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contact angel(CA) test,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and 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 with dissipation(QCM-D) measurement.Finally,the coating was applied to the capillary inner surface for protein separation b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  相似文献   
992.
教材乃教学之本,一本好的教材会影响好几代学生。本文以《新编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的编写为例,提出教材编写要建立在深入、持久的教学研究基础上,写专业课教材一定要有自己的科研工作,教材撰写者应尽量反映本国学者科研成果,编写教材要有不怕慢、只怕停的坚韧性等四个原则。此外,还探讨了教材编写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3.
以肉桂酸C9H8O2(HL)及其衍生物对位取代肉桂酸R-L(R=CH3,Cl,NO2,OCH3,OH)为配体,分别与Eu3+配位,得到系列Eu3+配合物。X-射线单晶解析结果表明:对甲基肉桂酸铕(1)和对氯肉桂酸铕(2)为一维高分子链,对硝基肉桂酸铕(3)为双核结构。通过FT-IR和UV-Vis光谱分析了配体在配位前后的变化。记录和解析了各配合物的荧光光谱,研究了对位取代基吸电子性和配位小分子对配合物发光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4.
将Alq3[tris(8-hydroxyquinoline)aluminium]和Eu(TTA)3phen(TTA=thenoyltrifluoroacetone,phen=1,10-phenanthroline)共掺杂进入主体材料CBP(4,4’-N,N’-dicarbazole-biphenyl)中,我们制作并研究了一系列电致发光器件。经过优化Alq3的掺杂浓度,在不改变色纯度的情况下,器件的效率滚降被大幅降低并获得了近乎加倍的最大亮度。发光层中的Alq3分子不仅促进了电子的注入和传输,还延缓了空穴的传输。借助电致发光光谱,我们证实Alq3分子作为阶梯加速空穴从CBP分子到Eu(TTA)3phen分子的迁移,从而促进了电子和空穴在Eu(TTA)3phen分子上的平衡。因此,我们认为器件的效率滚降受到抑制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复合区间的加宽,二是Eu(TTA)3phen分子上空穴和电子的分布更加平衡。  相似文献   
995.
通过水热方法 ,采用H3pimda(2-propyl-1H-imidazole-4,5-dicarboxylic acid)与CdSO4.8/3H2O和Nd2O3反应,合成了1个具有一维孔道的配位聚合物[Cd(H2pimda)2]n(1),并对其结构和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该聚合物的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4个H2pimda-配体桥联4个镉(Ⅱ)离子形成了1个方环,这些环通过镉(Ⅱ)离子与H2pimda-配体的配位作用形成了1个具有一维孔道的三维框架结构。值得关注的是配合物1的晶体呈现一种微米管的外型。研究表明,该聚合物中在室温下能发出很强的兰色荧光。  相似文献   
996.
以希夫碱衍生物4-氨基安替比林缩吡啶-4-甲醛为配体(L),采用溶剂热合成法,成功合成了2个Schiff碱Co(Ⅱ)配合物[CoLCl2](1)、Mn(Ⅱ)配合物[MnLCl2](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IR、XRD、TG和磁性分析等测试手段对2个配合物进行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得Co(Ⅱ)、Mn(Ⅱ)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单晶结构表明,配合物1的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c;配合物2的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配合物1是以Co(Ⅱ)为中心的扭曲四面体构型,配合物2是以Mn(Ⅱ)为中心的扭曲八面体构型。  相似文献   
997.
采用水热法在温和的条件下合成了具有规则外形的六方棱柱状NaNdF4纳米棒。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产物为纯六方相NaNdF4,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分析表明产物形貌为棱柱状纳米棒,长约为550nm,棒的端部呈规则六边形,边长约为85n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选区电子衍射(SD)显示所得样品为良好的单晶。NaNdF4晶体的生长动力学过程表明:螯合剂(EDTA-Na2)与稀土金属离子间的螯合作用受pH值影响,导致成核速度变化,进而影响NaNdF4纳米晶的最终尺寸和形貌。室温下的NaNdF4纳米棒的发光峰位于红外光范围(λ=892,1058,和1342nm),其最强发射峰位于1058nm,对应于Nd3+4F3/24I11/2f-f跃迁。  相似文献   
998.
以乙二醇为溶剂,氯化铁、氯化钴、氯化镍和醋酸铵为反应试剂,采用溶剂热法制备纳米NixCo1-xFe2O4(x=0、0.3、0.5、0.7、1)铁氧体空心微球,研究镍含量对铁氧体空心球的磁性与吸波性能的影响。借助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和网络分析仪对试样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和电磁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镍钴铁氧体为尖晶石结构,且形貌为空心球,粒径在200 nm左右。当x=0时,镍钴铁氧体空心球饱和磁化强度最大为81.7 emu·g-1,反射损耗在1 658.8 MHz有最小值为-16.9 dB。  相似文献   
999.
利用一种柔性二羧酸,辅以不同的双咪唑配体在水热条件下构筑了两例具有穿插特征的钴配位聚合物,{[Co(bimb)(L)]·H2O}n(1)和{[Co(bbix)(L)]2}n(2)(H2L=4,4'-(2,2'-oxybis(ethane-2,1-diyl)bis(oxy))dibenzoic acid, bimb=1,1'-(1,4-butanediyl)bis(imidazole), bbix=1,4-bis(benzimidazole-1-ylmethyl)-benzene)。单晶X-射线衍射研究发现配合物1为2D→3D 4-连sql拓扑构型的三重穿插网格;配合物2为3D 4-连66 dia拓扑构型的六重穿插网格。该结构分析结果表明作为辅助配体的双咪唑配体的构型对配合物的穿插特征有重要影响。另外,我们还研究了配合物12的热稳定性及磁性。  相似文献   
1000.
以4-吡啶-NH-1,2,3-三唑(L)为配体与ZnCl2·H2O分别在溶剂热和室温挥发条件下得到了配合物[Zn2(L)2Cl4](1)和[Zn(L)2 Cl2]·2H2O(2),并进行了红外、元素分析、单晶衍射、粉末衍射等表征。2个配合物中,超分子相互作用对于配合物的结构有很大影响。其中,配合物1由氢键和π-π相互作用形成3D堆积结构,配合物2通过氢键作用形成堆积结构。同时,在常温下研究了配体以及2个配合物的固体和液体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