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13篇
  免费   821篇
  国内免费   8231篇
化学   14396篇
晶体学   158篇
力学   274篇
综合类   327篇
数学   529篇
物理学   1981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322篇
  2022年   346篇
  2021年   398篇
  2020年   319篇
  2019年   291篇
  2018年   271篇
  2017年   304篇
  2016年   363篇
  2015年   379篇
  2014年   686篇
  2013年   610篇
  2012年   545篇
  2011年   586篇
  2010年   626篇
  2009年   652篇
  2008年   716篇
  2007年   697篇
  2006年   716篇
  2005年   728篇
  2004年   712篇
  2003年   718篇
  2002年   664篇
  2001年   674篇
  2000年   521篇
  1999年   440篇
  1998年   468篇
  1997年   409篇
  1996年   429篇
  1995年   404篇
  1994年   462篇
  1993年   342篇
  1992年   319篇
  1991年   309篇
  1990年   305篇
  1989年   318篇
  1988年   139篇
  1987年   113篇
  1986年   113篇
  1985年   74篇
  1984年   46篇
  1983年   46篇
  1982年   1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91.
赵宝祥  沙磊  谭伟  左华  王大威 《有机化学》2004,24(10):1300-1303
通过氧杂Pictet-Spengler反应从1-烷氧基-3-(3,4-亚甲基二氧)苯基-2-丙醇及1-苯氧基-3-(3,4-亚甲基二氧)苯基-2-丙醇合成一系列异色满衍生物,即3-烷(苯)氧基-1-苯基-6,7-亚甲基二氧异色满和3-烷(苯)氧基-1,1-二甲基-6,7-亚甲基二氧异色满,收率为50%~90%.  相似文献   
992.
meso-苯基四苯并卟啉锌与芳腈在低温下的电子转移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以meso-苯基四苯并卟啉锌作为电子给体,二腈基苯为电子受体分散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光子选通光谱烧孔体系的特性.在20K用大功率和长时间的光子选通烧孔实验获得了反应产物的吸收光谱数据,为该体系通过光诱导电子转移反应机理提供了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993.
室温无溶剂条件下醋酸锌催化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雄伟  姜恒  宫红 《有机化学》2007,27(1):131-133
以醋酸锌作为催化剂, 在室温无溶剂条件下催化芳香醛与活泼亚甲基化合物发生Knoevenagel缩合反应, 其反应条件温和, 产率最高可达100%, 产品纯度好, 操作和后处理简单.  相似文献   
994.
严德官  王卫江  吴浩青  杜庆琪 《化学学报》2006,64(24):2431-2436
采用Gaussian软件和HF方法, 通过从头计算(ab initio)法选取4-31G基组计算锂离子嵌入聚噻吩过程中结构与结合能的变化关系. 发现噻吩聚合时主要生成三或四聚合物. 聚合物在Li原子(或Li离子)嵌入后, 聚噻吩间距离明显变小, 同时发生电荷转移, 形成稳定嵌合物; 并使噻吩环的C-α—C-β键级变小. 同时, 研究了锂离子(或原子)嵌入后体系的HOMO, LUMO能级. 聚噻吩在嵌入锂离子时LUMO轨道能级变为负值, 成为电池反应得电子的正极. 而金属Li2 释放Li后的Li的HOMO能级为+0.7427 eV, 则成为给电子的负极. 由此, 可以完成由锂/聚噻吩在高氯酸锂电解质中组成的放电过程, 并提出嵌合键级概念用来表征锂在聚噻吩间的结合程度.  相似文献   
995.
用水热法合成了云母蒙脱石,并与羟基铝齐聚物交联,DTA和IR结果表明,由于柱的引进,高温焙烧时层内八面体上羟基脱除变得较为容易。由NH_3-TPD和吡啶吸附测得的表面酸性表明Al-CLS具有较SMM更多的弱酸和强酸中心。催化剂上弱酸中心有利于醇的脱水,而吸附在强酸中心上的NH_3有利于醇的胺化。  相似文献   
996.
纳米碳管电极上氧的电催化还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聚四氟乙烯为粘结剂制成了多壁纳米碳管(MWNT)电极.采用恒电位阶跃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MWNT电极在碱性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并对碱性溶液中溶解氧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还原行为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MWNT电极具有比石墨电极更高的孔隙率和电化学表面积;MWNT电极上O2还原成的反应为准可逆过程;在5~50 mV•s-1的扫描速率范围内,阴极峰电流与扫描速度成线性关系,表明MWNT电极上O2还原成的反应受吸附控制;对碱性溶液中的氧还原反应, MWNT比石墨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97.
4,5二溴邻硝基苯基荧光酮与铁显色反应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邻硝基苯基荧光酮属于三羟基荧光酮显色剂,已用于多种元素的光度分析[1]。本文对其衍生物4,5 二溴邻硝基苯基荧光酮(DBO NPF)与铁(Ⅲ)的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显色反应的灵敏度高,体系的选择性和稳定性较好,可用于茶叶和头发中铁的测定,结果满意。1 试验部分1.1 主要仪器与试剂722型光栅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铁(Ⅲ)标准溶液:10mg·L-1,5mg·L-1邻苯二甲酸氢钾缓冲溶液:pH4.0DBO NPF乙醇溶液:0.4g·L-1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溶液:2g·L-11.2 试验方法加铁标准溶液5μg于25ml容量瓶中,缓冲溶液5.0ml,DB…  相似文献   
998.
手性胶束的不对称诱导作用不对称苯偶姻缩合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永敏  孙培培 《有机化学》1997,17(4):362-364
胶束体系是模拟酶的简单模型之一。手性胶束对反应有手性诱导作用。在表面活性剂(1R,2S)-(-)-N-十二烷基-N-甲基麻黄素溴化物和(1R,2S)-(-)-N-十六烷基-N-甲基麻黄素溴化物形成的胶束体系中进行的苯偶姻缩合反应,生成了光学活性的α-羟基酮。  相似文献   
999.
镉(Ⅱ)—4—甲醛基重氮氨基偶氮苯显色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Cd(Ⅱ)与4-甲醛基重氮氨基偶氮苯的显色反应。试验结果表明:在TritonX-100的存在下,pH9.50的Na_2B_4O_7-NaOH缓冲体系中,显色反应的灵敏度高,络合物的最大吸收峰在525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33×10~5L·mol~(-1)·cm~(-1),Cd(Ⅱ)浓度在0~1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利用阴离子交换树脂(717)小柱分离干扰离子后,测定地质试样中微量镉,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00.
张剑荣  张祖训 《化学学报》1991,49(12):1503-1509
本文推导了受扩散和前行化学反应控制的示差脉冲极谱电流方程,并用实验进行了验证。根据该方程测得的动力学参数与文献报道值相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