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66篇
  免费   232篇
  国内免费   279篇
化学   5255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9篇
综合类   11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98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69篇
  2012年   260篇
  2011年   221篇
  2010年   252篇
  2009年   294篇
  2008年   247篇
  2007年   278篇
  2006年   391篇
  2005年   557篇
  2004年   346篇
  2003年   282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以牛血清白蛋白与其单克隆抗体为样品,初步研究了蛋白质的非竞争性毛细管电泳免疫分析方法。混合温育可以在20min内达到平衡,电泳分离在12min内完成。当示踪物浓度为320nmol/L时,所得到的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8 ̄150nmol/L,检出限为5nmol/L,并考察了缓冲溶液的浓度、pH、分离电压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2.
亲和毛细管电泳测定孕酮与其单克隆抗体的结合常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亲和毛细管电泳的配体分离模式,以激光诱导荧光作为检测手段,测定了荧光素标记的孕酮与孕酮我隆抗体之间的结合常数,并研究了温育时间、电泳条件等因素对测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3.
夏文娟  张丽霞  王日为  史作安  贾明 《色谱》2006,24(6):592-596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简便的同时分析茶黄素类和儿茶素类化合物的毛细管电泳方法以满足茶黄素体外氧化制备过程监测和茶多酚酶促氧化动力学研究的需要,研究了毛细管电泳同时分析4种茶黄素类和6种儿茶素类化合物的最佳分析条件,并将建立的方法进行应用评价。结果表明:以含有200 mmol/L H3BO3(pH 7.7)、10 mmol/L KH2PO4、9 mmol/L β-环糊精和27.5%乙腈为电泳介质,在电压25 kV、柱温30 ℃下分离和200 nm波长处检测,可在8 min内将10种待测组分全部分离,且各组分的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07~0.9998,检测限为0.39~0.88 μg/mL,各组分的加标回收率为91.5%~113.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  相似文献   
984.
我们设计并制作了集成有支持液膜萃取-反萃取试样预处理的毛细管电泳(SLMEBE-CCE)微流控芯片. 分别以荧光素钠和丁基罗丹明B作为模型待测物和共存物, 在该芯片上进行了在线试样预处理与毛细管电泳联用的初步实验.  相似文献   
985.
Summary: Oligo(acrylic acid)s, produced by RAFT polymerization, have been separated and analyzed for the first time by capillary zone electrophoresis. The resolution obtained b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in borate buffers is far higher than that currently achieved using 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 This work demonstrates that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is the technique of choice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oligomers of acrylic acid and of other water‐soluble monomers involved in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processes.

Electropherograms of different acrylic acid (AA) oligomers obtained by CZE.  相似文献   

986.
邢晓平  曹玉华 《色谱》2006,24(2):192-195
运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研究了水解植物蛋白液中3-氯-1,2-丙二醇(3-MCPD)含量的测定。探索了3-MCPD检测的最佳电泳条件。以328 μm的铜圆盘电极为工作电极,在电极电位为+0.65 V(参比电极为饱和甘汞电极),检测池缓冲液为0.05 mol/L氢氧化钠,运行缓冲液为30 mmol/L硼砂(pH 9.24)时,3-MCPD能被很好地分离。3-MCPD的线性范围为6.6~200 mg/L,检测限为0.22 mg/L。研究了水解缓冲液的pH值、水解温度、水解时间等因素对3-MCPD水解反应的影响,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检测水解反应过程中3-MCPD的含量。结果表明,在pH 8.0的水解缓冲液中,将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前体于90 ℃条件下恒温加热1 h,能有效地控制3-MCPD的含量在1.0 mg/kg以下,从而达到我国食品安全允许的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987.
毛细管电泳法高压快速分离分析菠菜中的水溶性维生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晓琴  尤慧艳 《色谱》2009,27(6):835-839
在毛细管电泳法中,通过双模对接高压电源可以获得0~40 kV甚至40 kV以上的超高电压。本研究在40 kV的超高电压下,以纯电解质水溶液为缓冲液,实现了蔬菜中通常含有的8种水溶性维生素(VB1、VB2、VB6、VC、D-泛酸钙、D-生物素、烟酸和叶酸)的快速分离及菠菜样品的定量分析。通过考察电压、缓冲溶液浓度、pH值等因素对分离的影响,确定了优化的实验条件。结果表明,在40 kV高压下,采用25 mmol/L硼砂-硼酸溶液缓冲液(pH 8.8),菠菜中上述8种水溶性维生素在2.2 min内获得了较好的基线分离。用此方法对菠菜中的水溶性维生素进行定量分析,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水溶性维生素的线性相关系数范围为0.9981~0.9999,检出限为0.2~0.3 mg/L,在菠菜中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8.0%~100.6%,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5%~4.13%。  相似文献   
988.
毛细管电泳和毛细管电色谱技术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林振宇  黄露  陈国南 《色谱》2009,27(1):9-18
由于毛细管电泳(CE)和毛细管电色谱(CEC)具有所需样品体积小、分离效率高等特点,越来越多的学者已将它们应用到农药残留(简称农残)检测中,并将它们同各种不同的检测器以及样品浓缩方法相结合,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本文对CE和CEC两种方法中所涉及的常见的样品预浓缩方法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检测器(如紫外检测、荧光检测、电化学检测以及质谱检测等)的优缺点及其在农残检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评述;同时对手性农药的CE和CEC分离检测情况进行了特别介绍;并对CE和CEC在农残分析与检测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89.
适于双向电泳分析的苹果叶片蛋白质提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适用于双向电泳(2-DE)分析的苹果叶片蛋白质提取方法,比较了三氯乙酸(TCA)/丙酮沉淀法、二硫苏糖醇(DTT)/丙酮法、Tris-HCl提取法和改良的Tris-HCl提取法等4种蛋白质提取方法。以7 cm、pH 3~10的线性固相pH梯度(immobilized pH gradient,IPG)胶条作为第一向电泳,以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12.5%的分离胶)作为第二向电泳,对提取物进行2-DE分离,采用银染显色。结果表明,上述4种方法在2-DE图谱上分别得到140,215,181和616个蛋白质点。其中以改良的Tris-HCl提取法得到的蛋白质点数最多,且背景清晰、图谱上没有明显的横纵条纹。为了进一步验证改良的Tris-HCl提取法的有效性,用18 cm、pH 3~10的线性IPG胶条和12.5%的分离胶对提取的苹果叶片蛋白质进行2-DE分离,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共检测到455个蛋白质点,其相对分子质量主要分布在14000~66000范围内,图谱背景清晰,再次证明应用该方法制备的样品适用于双向电泳分析,可用于苹果叶片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相似文献   
990.
免疫亲和毛细管电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泓序  张新祥 《色谱》2009,27(5):631-641
免疫亲和毛细管电泳方法结合了免疫分析的高特异性和毛细管电泳分离的高效、快速、样品用量少等优点,是复杂样品中特定组分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的使用以及毛细管电泳分离前免疫预富集过程的引入,可以进一步提高分析测定的灵敏度,使其能够用于痕量物质的高灵敏测定。本文结合作者所在课题组的工作,对免疫亲和毛细管电泳的两种主要模式,即均相的毛细管电泳免疫分析(CEIA)和非均相的免疫亲和毛细管电泳(IACE)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