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0篇
  免费   1901篇
  国内免费   2117篇
化学   2855篇
晶体学   647篇
力学   22篇
综合类   69篇
数学   7篇
物理学   3378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180篇
  2022年   180篇
  2021年   206篇
  2020年   196篇
  2019年   224篇
  2018年   200篇
  2017年   226篇
  2016年   217篇
  2015年   238篇
  2014年   424篇
  2013年   434篇
  2012年   356篇
  2011年   397篇
  2010年   351篇
  2009年   325篇
  2008年   331篇
  2007年   292篇
  2006年   313篇
  2005年   235篇
  2004年   248篇
  2003年   210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95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01.
将不同荧光性能的铽(Tb)、镨(Pr)离子分别与铕(Eu)离子混合,以三异丙氧基稀土的形式掺杂P(MMA-CO-St)共聚物,研究Eu^3 /Tb^3 和Eu^3 /pr^3 共掺杂P(MMA-CO-St)的荧光性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Eu^3 /Tb^3 掺杂的P(MMA-CO-St)中,Tb^3 作为能量给予体,Eu^3 作为能量接受体,能量转移的结果使Eu^3 特征荧光显增强;Eu^3 /pr^3 掺杂的P(MMA-CO-St)中,Eu^3 的能量向pr^3 转移,致使Eu^3 的特征荧光猝灭,pr^3 的荧光略为增强.  相似文献   
102.
BaFClxGBr1—X:Sm体系的热释发光及其归属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BaFClxBr1-x:Sm(0≤x≤1)体系热释发光的研究,发现前人对BaFX(X=Cl,Br)晶体热释发光的归属有误。结合多种技术的研究给出了正确的归属:BaFClxBr1-x:Sm的第一、二、三个热释峰分别归属于F(F^-),F(Cl^-)和F(Br^-)心;BaFX晶体的第一、二个热释峰分别归于F(F^-)和F(X^-)心。论证了结果的正确性,并分析了前人归属错误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03.
以甘氨酸和乙二胺为前驱物,采用水热法一步合成了氮掺杂碳量子点(N-CQDs)。该量子点近乎球形,分散性好,稳定性高。在pH=5的B-R缓冲溶液中,柠檬黄对N-CQDs的荧光强度有明显猝灭作用,且其猝灭程度与柠檬黄浓度具有良好线性关系,基于此构建了荧光传感体系,建立了柠檬黄检测新方法。方法线性范围为0.16~20.0μmol·L~(-1),检出限为0.076μmol·L~(-1),应用于饮料和枸杞酒中柠檬黄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2.3%~103.5%。光谱分析和荧光寿命测量结果表明柠檬黄对量子点的荧光猝灭为内滤效应和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协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4.
使用超声波作用下的均匀沉淀法,制备了Eu0.10Y1.90-xNdxO3-δ纳米晶荧光粉,用X射线粉末衍射、荧光光谱等对其进行表征.研究了掺杂Nd3 离子对Y2O3∶Eu3 晶格常数、晶粒尺寸及室温光致发光特性的影响.由不同掺杂浓度x=0~0.18下样品的发射光谱强度变化曲线得到猝灭浓度值,探讨了掺杂Nd3 的样品荧光浓度猝灭的机理.发光强度与浓度的关系表明,掺杂离子之间存在的Eu3 -Nd3 或Nd3 -Nd3 间交换相互作用,是导致掺杂样品浓度猝灭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5.
近年来工作温度在500 ̄700℃的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受到广泛关注。稀土掺杂氧化铈尤其是钐、钆掺杂氧化铈在中温下的离子电导率远高于钇掺杂氧化锆(YSZ),是较为理想的IT-SOFC电解质材料。由于掺杂氧化铈难于烧结,不便于制备致密的电解质膜,通过提高掺杂氧化铈粉体细度来降低其烧结温度,是近年来该材料应用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已有各种合成掺杂氧化铈纳米粉的报道,如采用共沉淀法、固态反应法、水热处理法、燃烧法、溶胶-凝胶法等等。其中碳酸盐共沉淀法由于具有成本低、设备简单以及合成粉体细度高等优点而倍受青睐。通…  相似文献   
106.
Fe3+掺杂TiO2光催化降解聚乙烯薄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快速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TiO2光催化剂,并用Fe3+对其掺杂改性,在室温条件下, 用于固相光催化降解聚乙烯(PE)包装薄膜的研究. 对催化剂和薄膜进行了X衍射分析(XRD)、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形貌观察. 结果表明, 60 W紫外光辐射240 h后, PE失重为8.43%, 锐钛矿型纳米TiO2光催化剂使PE失重30.66%;用Fe3+掺杂后,0.5%Fe2O3/TiO2、1.0%Fe2O3/TiO2和2.0%Fe2O3/TiO2分别使PE失重35.91%、20.72%和13.30%. 光催化剂加速了PE的失重,碳链的断裂和光氧化腐蚀,在薄膜表面形成大量的坑洞,降解产物中的小分子量的石蜡含量明显增高. Fe3+掺杂有一个最佳量, 0.5%Fe2O3/TiO2光催化降解PE的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07.
The merocyanine dye 3-ethyl-5-(2-(3-ethyl-2-benzothiazolinylidene)-ethylidene)-rhodanine (BTER) known as Agfa-10 has been found to have a good photoconductivity as solution cast film. In this paper iodine-doped BTER was obtained by doping with iodine vapor. Its structure was investigated with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es. 1 The doped iodine had been excited as I_3~- anion. 2 Because the electron located on the sulphur atom was transferred to iodine, the charge transfer complex of (BTER-I_3) formed. 3 During the iodine doping process, BTER changed from α-form to β-modification. These had been identified by X-ray diffraction, VIS-absorption spectra and SEM picture.4 From the volt-Ampere curve obtained from sandwich cell, when E≤2.2×10~(-1) V·cm~(-1), the room temperatur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BTER and BTER-I_3 were found to be 2.22×10~(-10) s·cm~(-1) and 2.6×10~(-7) S·cm~(-1),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08.
采用聚丙烯酰胺法制备了La1-xCuxSrCoO4(x=0.2-0.8)复合氧化物,考察了Cu离子掺杂量(x)对CO及C3H8氧化反应活性的影响,并运用XRD、IR、TPR和TPD等多种手段对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活性随x的变化而变化,Cu部分取代A位La能提高LaSrCoO4催化剂的CO及C3H8氧化反应活性,当x=0.4时La1-xCuxSrCoO4催化剂的晶格氧和Co3 含量较多,晶格氧的活动性较高,催化活性最佳。  相似文献   
109.
用停止-流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Eu~(2+)与二甲酚橙(XO)间快速电子转移反应的动力学规律。求得了速控步骤的动力学参数。如反应级数(n=2)、几个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常数(k_(278 K)=5.7×10~8 L·mol~-·s~(-1), k_(s38 K)=1.01×10~9 L·mol~(-1)·s~(-1))、活化能(E=7.6×10~3 J·mol~(-1)), 以及指前因子(A=1.5×10~(10) L·mol~(-1)·s~(-1)), 并判断出其为溶液中扩散控制型反应。根据实验现象与测试结果, 提出了Eu~(2+)与XO的反应分别在Eu~(2+)相对过量和在XO过量时的反应机理, 并判断了各反应步骤速率常数之间的相对关系。  相似文献   
110.
助熔剂对Y3Al5O12:Ce荧光粉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在还原气氛下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白光LED用黄色荧光粉Y3Al5O12:Ce(YAG:Ce)研究了助熔剂对YAG:Ce荧光粉发光特性的影响,。XRD的测量结果表明加入合适的助熔剂有利于YAG:Ce荧光粉的晶化,并且不引入杂相,选择BaF2和H3BO3同时使用效果要好于单独使用一种助熔剂,助熔剂的加入可增大YAG:Ce荧光粉的激发和发射光谱强度,并能有效降低荧光粉的中心粒径(D50)控制粉体的粒径分布,适用于白光LED的制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