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50篇
  免费   4189篇
  国内免费   15943篇
化学   34529篇
晶体学   727篇
力学   1234篇
综合类   920篇
数学   4629篇
物理学   9543篇
  2024年   264篇
  2023年   1012篇
  2022年   1006篇
  2021年   1173篇
  2020年   1037篇
  2019年   1386篇
  2018年   877篇
  2017年   1268篇
  2016年   1471篇
  2015年   1594篇
  2014年   2416篇
  2013年   2541篇
  2012年   2624篇
  2011年   2508篇
  2010年   2408篇
  2009年   2587篇
  2008年   2986篇
  2007年   2770篇
  2006年   2973篇
  2005年   2628篇
  2004年   2848篇
  2003年   1955篇
  2002年   1135篇
  2001年   1078篇
  2000年   850篇
  1999年   1026篇
  1998年   662篇
  1997年   554篇
  1996年   453篇
  1995年   498篇
  1994年   431篇
  1993年   454篇
  1992年   486篇
  1991年   497篇
  1990年   354篇
  1989年   334篇
  1988年   211篇
  1987年   102篇
  1986年   44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991.
原油溶胶-凝胶等温转变过程中的流变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使用RS75流变仪,采用小振幅振荡剪切方法和稳态剪切方法对含蜡原油在溶胶 -凝胶等温转变过程中的流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等温转变成的凝胶原油的结构在 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预剪切速率,非牛顿含蜡原油在结构恢复过程中表现出不可逆的 触变特性.而凝胶原油在外力作用下向溶胶状态转变的过程中,要经历从线性粘弹 性变形,到非线性粘弹性变形,再到结构屈服的过程,且高剪切应力下的溶胶原油 结构与预剪切速率无关.  相似文献   
992.
以2-巯基苯并咪唑为保护剂,聚乙烯吡咯烷酮为稳定剂,水合肼为还原剂,“一锅法”合成2-巯基苯并咪唑保护的,高稳定性、强荧光、大斯托克斯位移的铜纳米团簇(Cu NCs),并用于检测水样中的银离子含量。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铜纳米团簇的结构进行表征,通过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对其光学性能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该铜纳米团簇的最大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40和558 nm,在日光灯和紫外灯下分别为无色和橙色。Cu NCs具有较高的分散性,尺寸大小为2~3 nm。在最佳反应条件下,铜纳米团簇可以选择性地被银离子猝灭,且灵敏度高,线性范围为1~40μmol/L,检测限为0.5μmol/L。该方法用于检测实际水样(自来水、湖水)中银离子的浓度,结果令人满意,表明在环境监测中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3.
齐兴义  郭林  吴越 《催化学报》2002,23(2):101-102
 详尽介绍了通过分步法,在Y型分子筛超笼中制备铜(II)- 1,10菲咯啉和8-羟基喹啉配合物(简称CuPhen/Y,CuOx/Y)的过程;活性评价结果显示同Cu/Y相比,以H2O2为氧化剂,CuPhen/Y,CuOx/Y具有特殊的催化苯酚羟化功能。  相似文献   
994.
研究了4-氟-1-酰基苯和N-取代乙醇胺在酰胺类溶剂或不加溶剂中反应, 在不需要金属催化剂和另外加碱的条件下选择性地得到胺化产物, 实验操作简单, 符合SNAr取代机理. 一系列羟乙基胺基酰基苯产物均经过元素分析(HRMS), IR, MS和NMR的测定.  相似文献   
995.
在pH 4.0的乙酸盐缓冲溶液中,钼(Ⅵ)与钙镁试剂(CLG)生成的络合物在滴汞电极上产生良好的极谱吸附波,其波峰现于-0.66 V(vs.SCE)。在最佳条件下,在峰电流的二阶导数值(I″p)与钼(Ⅵ)浓度在5.0×10-8~1.2×10-5mol.L-1之间呈线性关系(r=0.999 7)。此方法的检出限(n=8)为5.0×10-9mol.L-1钼(Ⅵ)。应用于两种豆类植物试样中钼的测定,结果的RSD值均小于5%,回收率在97.2%~102.0%之间。测定了钼(Ⅵ)与钙镁试剂之间的络合比,结果为[Mo(Ⅵ)∶R]为1∶2,对络合物所产生的极谱吸附波的电化学性质也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996.
张胜建  乐长高 《有机化学》2006,26(2):236-238
在无溶剂和室温条件下, 三溴化1-丁基-3-甲基咪唑([Bmim]Br3)选择性地与酮反应, 以90%~96%的产率生成相应的α-溴代酮. 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选择性好、环境友好.  相似文献   
997.
系统研究了β-环糊精(β-CD)对Zn(Ⅱ)-四-(4-甲氧基-4-磺酸基苯基)卟啉(p-oCH3TPPS4)显色体系的增敏作用,提出了高灵敏度测定痕量锌的分光光度新方法。显色体系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1.17×106L·mol-1·cm-1。是目前以卟啉类试剂为显色剂分光光度法测Zn(Ⅱ)的灵敏度最高的方法。Zn(Ⅱ)的浓度在0~7μg/25mL符合比尔定律。应用本方法测定人发、麦饭石等试样中锌,回收率在94%~102%。  相似文献   
998.
本文以TritcnⅩ-100为例,用红外光谱法、紫外可见光度法、表面张力法、浊点法等手段,研究了β-环糊精(β-CD)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SF)的相互作用。证明在β-CD和NSF的混合液中,当NSF的浓度小于或近于其CMC时,两者形式1:1包合物,大于CMC时,形成两者的混合胶束。经初步探讨,认为由于β-D对NSF的包合作用,使B-CD的内腔的极性降低,增强了与显色络合物的疏水相互作用;以及混合胶束中显色剂的分配系数增大,可能是β-CD-NSF对显色反应产生协同增敏作用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9.
用从头算势诱导极小二乘拟合(PD/LSF)和(exp-6-1)函数研究了1,1-二氟乙烷和1,2-二氟乙烷分子内非键原子间的相互作用。计算结果表明, 同分异构体的能量稳定性差, 在于分子内非键原子间的相互作用。该模式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的研究分子内非键相互作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正> 炔类聚合物由于具有长链π体系的结构特点,理论上可作为结构型导电聚合物,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正在迅速展开。 1,4-丁炔二醇(BD)可用PdCl_2,ZnCl_2,(Ph_3P)_2PdCl_2等多种催化剂催化聚合,得到长链共轭的聚(1,4-丁炔二醇)(PBD)。苯乙炔(PA)可用热聚合,光聚合、电聚合、自由基聚合、等离子体聚合、催化聚合等聚合方法,得到长链共轭的聚苯乙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