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7篇
化学   116篇
晶体学   1篇
综合类   5篇
物理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报道了在适量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CTMAB)存在下 ,高灵敏度测定水体中铅、银离子的化学修饰碳糊电极。在pH 2 .5 0 .1mol LKNO3溶液中 ,铅、银离子在钠型蒙脱石修饰碳糊电极上通过离子交换而富集 ,同时被还原。在阳极扫描过程中 ,分别在 - 0 .5 2V和 0 .2 3V(vs.SCE)处出现灵敏的溶出峰。详细研究了测定水样中铅、银离子的条件 ,如介质的pH、CTMAB用量、修饰剂用量、富集电位和时间等。该修饰电极连续测定铅、银离子的线性范围为 5 .0× 10 - 9mol L~ 1.0× 10 - 7mol L(Pb2 + )和 8.0× 10 - 9mol L~ 1.0× 10 - 7mol L(Ag+ ) ,富集 4min后检出限分别为 1.0× 10 - 1 0 mol L(Pb2 + )和 3.0× 10 - 1 0 (Ag+ )。  相似文献   
52.
银离子配位萃取银杏叶中多萜长链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建立了银杏叶中多萜长链化合物Ag+配位萃取方法,构筑了含Ag+配位萃取体系。研究了萃取剂极性、萃取温度、Ag+浓度等因素对分配比D的影响,分析测定了银杏叶聚戊烯醇(PPs)与Ag+的配位萃取比m,确定了配位萃取条件及解离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含Ag+配位萃取剂用于分离浓缩聚戊烯类化合物选择性好、效率高,萃取剂再生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53.
公开号:CN102890061A公开日:2013.01.23申请人:江南大学一种运用圆二光谱高灵敏检测银离子的方法,属于分析化学技术领域。本发明合成的两种不同粒径的金纳  相似文献   
54.
通过水热法合成稳定的巯基丙酸修饰的水溶性硒化镉(MPA-CdSe)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检测水溶液中的银离子。该量子点对银离子表现出选择性荧光增强效应,并对其他共存的金属离子有很好的抗干扰性能。量子点的荧光增强与所加银离子浓度之间在0.1~1.2μM范围内呈现很好的线性关系,对银离子的检测灵敏度很高,检测限达到9.9nM。在实际水样中该方法对银离子检测的回收率为95%~120%,说明MPA-CdSe可以应用于实际水样中对银离子的检测。  相似文献   
55.
以酶解木质素为分散剂、苯胺为单体,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聚苯胺-酶解木质素(PANI-Lignin)纳米复合物.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和宽角X射线衍射研究了PANI-Lignin纳米复合物的结构和性能.同时,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PANI-Lignin纳米复合物对银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酶解木质素的添加量对PANI-Lignin纳米复合物的结构和性能有很大影响.酶解木质素添加量为10 wt%时,PANI-Lignin复合物为粒径约为70 nm的纳米粒子.随着酶解木质素添加量由0增加到30 wt%,PANI-Lignin纳米复合物对银离子的吸附容量和吸附率是先增加后减少.当酶解木质素添加量为10 wt%时,PANI-Lignin纳米复合物的银离子吸附容量达到最大值,为565.4 mg/g.对吸附后产物的分析可知,吸附后有长达1 cm,宽为0.220~4.38μm,厚为219~311 nm的纳米带状单质银生成,说明该PANI-Lignin复合物具有较强的反应性银离子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56.
振动光谱法研究γ—球蛋白同银(Ⅰ)离子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Raman和FTIR光谱法研究了γ-球蛋白同银(I)离子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γ-球蛋白表面的氨基酸残基可同银(Ⅰ)离子反应,生成2或4配位的物种。其振动光谱在酰胺带区域呈现明显差异。研究了在恒定的加热温度下不同反应时间对振动Raman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Raman光谱强度在15min左右有最大值,当时间超过15min后,物种中的银了子被还原为单质银。  相似文献   
57.
合成了基于下缘含有酰肼基团的硫杂杯芳烃衍生物的银离子载体1,其核磁研究证实硫杂杯芳烃以1,3-交替构象存在,并且通过非竞争萃取实验和竞争萃取实验研究了它对碱金属和过渡金属离子(Li+, Na+, K+, Cs+, Co2+, Ni2+, Cu2+, Zn2+ and Ag+)的键合能力和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将酰肼基团引入1,3-交替构象的硫杂杯芳烃骨架的下缘可以提高其对Ag+的键合能力和选择性,同时,对Cu2+的萃取能力较弱,对碱金属离子和其它的重金属离子几乎没有萃取能力。进一步的核磁滴定和电喷雾质谱实验显示化合物1与银离子形成配合物的配合计量比为1:1,由此推断主要由“N-Ag+”配位键以及硫杂杯芳烃骨架的协同作用构成了化合物1与银离子的配合模式。  相似文献   
58.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组氨酸修饰的普鲁士蓝(HisPB).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X射线衍射(XRD)以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等对合成的HisPB样品进行了形貌和结构表征. 与未经修饰的普鲁士蓝(PB)相比, 组氨酸修饰的普鲁士蓝粒子体积更大, 表面更光滑, 表面官能团增多, 这些因素显著提升了普鲁士蓝在碱性溶液中的稳定性. 确定了HisPB用于检测银离子的最佳pH值为10, 通过监测HisPB与银离子反应后其紫外光谱在800 nm处的吸收峰强度变化以及溶液颜色的改变, 实现了对6~40 μmol/L浓度范围内银离子的检测.  相似文献   
59.
本文构建了以上转换纳米粒子(Upconversion Phosphors,UCPs)为供体,氧化碳球为受体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新体系用于Ag+的检测。氧化碳球对上转换荧光供体的发射具有良好的猝灭效果,当氧化碳球的浓度达到0.038mg/mL时,猝灭效率最大,达到78%。向该体系中加入Ag+后,在浓度为1~100nmol/L范围内,UCPs的荧光恢复程度与Ag+的浓度呈线性关系。该方法测定Ag+的检出限为0.98nmol/L。本实验首次尝试构建以氧化碳球为受体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传感器来检测Ag+,结合了UCPs的上转换发光特性和氧化碳球优良的猝灭能力以及良好的分散性,为Ag+的检测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0.
以硝酸银、凹凸棒石和硫代乙酰胺为原料制得硫化银/凹凸棒-Ag2S/ATT电极,并探讨了硫代乙酰胺配比、增塑剂用量、膜厚度以及溶液pH值等因素对电极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新型银离子选择电极有较好的能斯特响应,其响应斜率48.0 mV·decade-1,Ag+浓度线性响应范围1.0×10-1 ~ 1.0×10-6 mol·L-1. 在pH = 2.0 ~ 8.0溶液中该电极电势可稳定72 h,对常见阳离子如Na+、Ca2+、Fe2+、Cu2+等呈现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