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150篇
化学   334篇
晶体学   64篇
力学   2篇
综合类   7篇
物理学   22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张林进  叶旭初 《发光学报》2009,30(2):184-188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SrB4O7 : Eu荧光粉,并研究了不同原料、掺杂浓度、煅烧温度等因素对其发光性能的影响。发射光谱测试结果表明:SrB4O7 : Eu荧光粉的最佳Eu掺杂浓度为2%左右,进一步增大掺杂浓度会导致浓度猝灭。煅烧温度对基质组成影响较大,随着温度的升高,基质中BO4四面体所占比例增大,有利于Eu3+离子的还原。以水合硼酸锶为原料制得样品的发光强度高于以SrCO3和H3BO3为原料制得样品的发光强度。  相似文献   
92.
为制备薄膜无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中的硫代铝酸钡(BaAl2S4:Eu)蓝色发光层薄膜,采用粉末烧结的方法,经过对BaS,Al2S3,等原材料的粉碎、研磨、高温烧结,以及热压等过程,制备出用于溅射镀制BaAl2S4:Eu蓝色发光层薄膜的靶材样品。对制备的BaAl2S4:Eu发光层薄膜进行的光致发光分析表明,在300nm紫外光激发下,薄膜能够发射出峰值位于470nm处的蓝光。对发光层薄膜的XPS分析结果表明,发光层薄膜中含氧量较高,随着溅射功率的提高,薄膜中铝元素有显著增加;而随着淀积压强的增大,硫元素则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93.
建立了ICP-AES同时测定铋系超导材料中Bi、Pb、Sr、Ca、Cu5种金属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优化了仪器的最佳工作条件。该方法无需复杂的前处理,没有谱线和基体干扰,检出限Bi为0.01699μg.mL^-1、Pb为0.02121μg.mL^-1、Sr为0.002854μg.mL^-1、Ca为0.007401μg.mL^-1、Cu为0.003726μg.mL^-1。该法相对误差均小于1.0%,RSD均小于1.0%,简便,快捷,完全满足铋系超导材料中各元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4.
曹晓燕  叶辉 《光子学报》2004,33(3):303-306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Si(100)基片上制备出择优取向的MgO薄膜,随后在其上生长出具有择优取向的铌酸锶钡铁电薄膜.实验发现,MgO缓冲层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SBN薄膜的择优取向性能.同时,用五层对称理想波导耦合模理论,以SBN为波导层,分析了波导损耗与厚度的关系. 通过对计算出的理想结果与实际相结合,以及对SBN在生长过程工艺与损耗关系的研究,制备出高质量、低损耗的SBN薄膜,为其在电光波导调制器等微系统中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5.
报道了在铝酸镧(00l)衬底上生长Tl-1223超导薄膜的快速升温烧结方法以及铊(Tl)源陪烧靶的配比对Tl-1223薄膜晶体结构的影响.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表明,采用快速升温烧结方法生长的Tl-1223超导薄膜具有致密的晶体结构.X-射线衍射等测试表明,采用合适配比的陪烧靶在氩气环境下可以制备出纯c轴取向的Tl-1223超导薄膜,充氧退火后的薄膜具有较好的电学性能,其临界转变温度T_(c onset)达到116K,临界电流密度达到1.5MA/cm~2(77 K,0 T).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这一新的烧结方法制备Tl系超导薄膜具有升降温时间和恒温时间短、生产成本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96.
在溶剂热条件下,以1,4,5,8-萘四羧酸(H4L1)为配体,六水合氯化锶为金属源合成了一例锶配合物[Sr(L)2(H2O)4]n(1)。通过元素分析(EA)、X射线单晶衍射(SXRD)、X射线粉末衍射(PXRD)、红外光谱(IR)和热重分析(TGA)进行结构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1,4,5,8-萘四羧酸(H4L1)发生原位反应生成1,3-二氧代-1H,3H-苯并[脱]异色烯-6,7-二羧酸(H2L)。在配合物1中,每个锶原子位于四方反棱柱的几何构型中,配体连接金属延伸形成一维链状结构,链与链之间通过氢键与π…π堆积作用形成2D超分子结构。探究了配合物的固态发光行为,发现配合物在211 nm的激发波长下产生宽的发射光谱带(450~690 nm),并在535 nm处出现最大发射波长,因此可知配合物是一种潜在的绿光材料。  相似文献   
97.
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是塔中地区重要的油气产层.测定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热液矿物(方解石、石膏、重晶石等)及围岩的碳氧同位素以及锶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热液溶蚀围岩后释放的CO2可能是形成方解石中特征氧同位素组成的主控因素;自生碳酸岩矿物的碳同位素组成反映其在成岩期至少有2种碳源,早期形成的碳酸盐岩与二叠纪富^13C的碳源相关,成岩早期至晚期的碳酸盐岩的沉淀或重结晶可能与由局部地质事件导致流体在沿裂缝系统运移时混合了有机质降解过程中产生的富^13C的CO2有关;^87Sr/^85Sr值(0.708-0.718)高于同期海水,说明是该区域的热液流体富。^87Sr值的特征.  相似文献   
98.
研究中通过表面基团屏蔽探索耐辐射奇球菌表面氨基对钙锶生物矿化及其自组装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Deinococcus Radiodurans作用下,体系倾向于形成文石晶型;(2)屏蔽氨基后,氨基对方解石晶体的抑制作用消失,[Ca2+]高时诱导晶体从文石转变为方解石,[Sr2+]高时诱导晶体产生空壳结构;(3)在D.Radiodurans作用下,文石晶体的生长属于经典的棒-哑铃-球自组装模型;屏蔽氨基后,文石晶体的生长为球壳和哑铃空壳的空壳自组装过程.综上所述,耐辐射奇球菌表面氨基能促进晶型的转换,控制晶体的自组装.本研究结果可为阐释微生物诱导生物矿化自组装过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
采用改进的水热法成功合成了单分散的纯相锶铁氧体纳米片。借助DLS、XRD、FTIR、SEM、EDS和VSM等分析测试手段对SrFe12O19铁氧体粉体的粒度、结构、形貌和磁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240℃保温5 h,物质的量之比nFe3+/nSr2+(RF/S)和nOH-/nNO3-(RO/N)分别为5和2时,所得产物为单分散的纯相六角SrFe12O19铁氧体纳米片。随着RF/SRO/N的变化,合成样品中有少量SrCO3和Fe2O3杂相存在,这主要与反应条件和离子比例有关。磁性能测试结果显示,所得纯相的六角SrF12O19铁氧体纳米片具有优异的磁性能,其饱和磁化强度和矫顽力分别达到60.91 emu·g-1和94.83 kA·m-1,使其在医疗、催化和生物等高技术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0.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饮用水中铜和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对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饮用水中铜和锶的方法进行研究。其中对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锶的两种方法均进行了研究。在选定的最佳仪器条件下,测定铜、锶(方法 1)和锶(方法 2)RSD分别为0.65%、2.67%、1.01%。饮用水中铜、锶(方法 1)和锶(方法2)的回收率分别为95.00%、95.00%、91.00%。实验表明,该法操作简单、测试快速、结果准确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