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38篇
  免费   5908篇
  国内免费   16667篇
化学   28405篇
晶体学   505篇
力学   2050篇
综合类   884篇
数学   2691篇
物理学   13578篇
  2024年   293篇
  2023年   1081篇
  2022年   1168篇
  2021年   1154篇
  2020年   904篇
  2019年   1027篇
  2018年   766篇
  2017年   975篇
  2016年   1051篇
  2015年   1084篇
  2014年   2019篇
  2013年   1822篇
  2012年   1739篇
  2011年   1738篇
  2010年   1697篇
  2009年   1824篇
  2008年   2144篇
  2007年   1880篇
  2006年   2031篇
  2005年   1760篇
  2004年   1905篇
  2003年   1861篇
  2002年   1755篇
  2001年   1830篇
  2000年   1341篇
  1999年   1208篇
  1998年   1115篇
  1997年   1188篇
  1996年   1071篇
  1995年   992篇
  1994年   998篇
  1993年   896篇
  1992年   842篇
  1991年   832篇
  1990年   663篇
  1989年   684篇
  1988年   229篇
  1987年   169篇
  1986年   130篇
  1985年   100篇
  1984年   69篇
  1983年   47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81.
在硼氢化钾碱性溶液中对金属氢化物(MH)电极的表面进行化学还原处理,提高了MH电极的放电容量、活化性能和电催化活性.用其为负极组装的AA型MH-Ni电池进行了封口化成,电池放电容量达到1150mAh,5C下电池的放电容量达到0.2C下容量的80%以上,电池在1C100%DOD(放电深度)充放电条件下,循环寿命由原来的100次左右提高到200次以上  相似文献   
982.
焙烧对HZSM—5分子筛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尉东光 《分子催化》1996,10(6):445-448
运用魔角自转固态核磁共振谱(MAS-NMR),研究了焙烧对HZSM-5分子筛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焙烧将引起HZSM-5分子筛骨架的脱铝,当焙烧温度从500℃增加到700℃时,HZSM-5的骨架Si/Al比由16.7增加至22.7;而当焙烧温度由700℃到800℃时,骨架Si/Al比则由22.7增加到48.5,Al-MASNMR结果表明,从骨架上脱下来铝,部分地形成了NMR不可见的无定形态,随  相似文献   
983.
钟顺和  王杰慧 《催化学报》1995,16(4):257-262
用表面反应改性法制备了TiO2-SiO2(TSO)表面复合物载休,用TPR,IR,TPD-MS和TPSR-MS等技术研究了Ni-Cu/TSO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CO加氢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NiO-CuO与TSO间的相互作用导致CuO的还原温度降低和NiO的还原温度升高,并有少量表面物种生成;还原后的Ni-Cu/TSO催化剂表面上存在着两类活性中心,即合金相中的Ni及载体相中的Ti^n+(或Ti  相似文献   
984.
由XPS研究CO2在低压甲醇合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陈宝树  熊国兴 《分子催化》1989,3(4):253-261
本文应用XPS,在模拟工业催化剂和实际操作条件下,对低压甲醇合成铜基催化剂的表面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还原及反应状态下,催化剂表面没有稳定的Cu~(2+)、Cu~+离子存在,仅Cu~0能被检测到;ZnO被还原,形成缺氧结构ZnOx(X≤1),表面出现氧空位.认为高度分散的Cu~0与其紧密接触的部分还原的ZnOx联合组成了甲醇合成的表面活性中心,也即表面上的Cu-Zn-O(“口”为氧空位)构成了最佳合成活性单元.提出反应原料气中适量CO_2的加入有助于金属Cu微晶的分散,认为CO_2的作用主要是使反应气氛中含有一定的氧化势,它与原料气中的CO+H_2一起,对金属Cu微晶起氧化还原作用.CO_2可将Cu~0氧化成Cu~(?+)(甚至Cu~+).但Cu~(?+)会马上被CO+H_2还原成Cu~0.通过这样的氧化还原循环,阻止了Cu微晶的聚集长大,延长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85.
烯胺酮与烯胺酯以(3C+3C)缩合反应形成多取代芳环化合物,具有区域选择性。用波谱和 X-射线衍射技术确定了产物的结构,讨论了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986.
曹阳  邱国芳  王友良 《化学学报》1992,50(8):783-787
本文采用引入外场微扰的CNDO/S-CI方法, 计算了一系列取代共轭多烯分子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β~vec, 探讨了 取代基及共轭链长与分子微观非线性光学效应的关系和规律。结构表明:吸电子或供电子基团的引入, 有利于增强分子的微观非线性光学效应, 但该效应随取代基数目增多有减缓的趋势, "饱和"取代时由于"饱和效应"而使β~vec值降低; 取代基间的距离增大, 分子的β~vec值提高, 端基代时β~vec值最大; 取代共轭多烯的lnβ~vec与分子中所含双键数n之间具有线性关系。本文还对上述结论给出了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987.
用线性电流扫描极谱、恒电流单阶跃计时电位法及等电流双阶跃计时电位法, 研究了Ni(II)、Co(II)-邻菲咯啉(phen)体系在1,2-二氯乙烷(DCE)/水界面相转移的电化学行为。同时, 研究了相转移过程的机理。结果表明, 电解前, Phen与Ni(II)或Co(II)同时在水相时, Ni(II)、Co(II)行为类同; 若电解前Phen在有机相时, Ni(II)、Co(II)的行为截然不同, 原因在于两者与Phen配位反应的动力学的差异。  相似文献   
988.
简要总结了我们在C=C及C=O双键低温加氢双金属催化剂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首先, 我们以环己烯加氢为探针反应, 证明了平行使用多种研究手段的重要性, 包括单晶表面的基础研究与DFT计算, 多晶表面的合成与表征, 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测试等. 其次, 总结了双金属催化剂在其他加氢反应, 如丙烯醛C=O双键的选择性加氢, 苯的低温加氢, 以及乙炔的选择性加氢等反应中的应用. 最后, 讨论了利用金属碳化物代替贵金属Pt以减少双金属催化剂中Pt用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89.
在非水溶剂(二甲基亚砜(DMSO)及N,N_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的伏安曲线.呈现三对电流峰,表明存在三个可逆或准可逆酞菁配体的单电子转移过程,而在水溶液中则不呈现准可逆行为,且波形改变很大.此外,还比较了四磺酸基酞菁锌的水溶液在自然光和红光(600~700nm)照射下的循环伏安曲线,其氧化还原峰的数目和峰电位基本不变,但在红光照射下比自然光照射下的峰电流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990.
联吡啶铁/H2O2体系在可见光下降解芥子气模拟剂2-CEE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联吡啶铁/H2O2体系在可见光照射条件下(λ>450nm)降解芥子气模拟剂2-氯乙基乙基硫醚(2-CEES).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下的降解效果,通过EPR分析确定了反应过程中产生的高活性物种,利用GC-MS和NMR等方法分析了反应的产物,跟踪了反应过程中TOC的变化,并根据结果对2-CEES光催化降解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