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2篇
  免费   298篇
  国内免费   1258篇
化学   3281篇
晶体学   186篇
力学   25篇
综合类   72篇
数学   10篇
物理学   77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90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172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187篇
  2000年   198篇
  1999年   166篇
  1998年   161篇
  1997年   187篇
  1996年   145篇
  1995年   150篇
  1994年   134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95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51.
儿童缺锌是较普遍的社会现象,济南泉城微量元素生命研究所研制的复合蛋白锌系采用生物技术转化而得到的一种蛋白复合物,属生物合成的有机微量元素,经急性和长期毒性试验均未发现毒副作用,经检测不含兴奋剂,用于临床后,对纠正偏食厌食,反复呼吸道感染和智力低下等近千例儿童疾患,显示了可喜的临床效果,证明是优质有机补锌剂。  相似文献   
52.
混合表面活性剂CTMAB-Peregal O对Zn~(2+)和Cd~(2+)与4-(2-吡啶偶氮)一问苯二酚的配合反应有协同增敏作用。由配合反应测得Zn~(2+)和Cd~(2+)的总量,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掩蔽Cd~(2+)后,可测得Zn~(2+)量,再由计算求得Cd~(2+)量。研究了应用连续交替注入技术流动注射光度法同时测定Zn~(2+)和Cd~(2+)的方法。Zn”和Cd~(2+)的浓度分别在0~0.6μg/g和0~1.0μg/g时符合比耳定律。相对标准偏差<1.0%,进样频率180次/h。曾用此法测定了西湖水和工业废水中的Zn~(2+)和Cd~(2+),结果满意,并初步探讨了协同增敏作用的机理。  相似文献   
53.
建立了散射背景下测定人体血清中Zn^2+含量的激光热透镜光谱分析方法。比较了蛋白质微粒散射对于分光光度法和激光热透镜光谱分析法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光热透镜光谱分析方法能够避免溶液中存留蛋白质微粒散射的影响。Zn^2+量在0~1.6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86),检出限为1ng/mL。应用于人体血清中Zn^2+含量的测定,与原子吸收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4.
55.
半微分阳极溶出伏安法同时测定水样发样中铜铅镉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用半微分阳极溶出伏安法同时测定水样和儿童发样中的铜、铅、镉、锌,选择了最佳测定条件。在乙二胺-三乙醇胺溶液中,作出很好的极谱图。峰电流与铜、铅、镉、锌浓度在5~75ng·m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回收率在98%~106%。方法迅速、简便、灵敏准确。  相似文献   
56.
57.
毛细管离子分析法测定人发中钙和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量人发试样经洗涤、冲洗,并于60℃干燥至恒重后称取1.000 g于600℃灰化后用盐酸(1+1)溶解残渣,溶液定容为100 mL供CIA分析。在10 mmol.L-1咪唑、10 mmol.L-1α-羟基乙酸、pH 4.0的电泳介质中,两离子在10 min内实现了分离。以间接紫外法检测(214 nm),外标法定量。钙(Ⅱ)及锌(Ⅱ)的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之间在0.5~40 m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1和0.998 9,检出限(S/N=3)为0.1和0.2 mg.L-1,回收率在97.9%~102.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5%。  相似文献   
58.
超高灵敏度显色反应测定痕量锌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相似文献   
59.
有机电致发光 ( EL )技术作为一种有着广阔应用前景的显示技术 ,自 1 987年 [1] 以来已获得了空前迅速的发展 .部分发光器件的亮度、效率和寿命已经达到或接近实用化的程度 .许多有机化合物 [2~ 5] ,包括小分子和聚合物 ,已被用于制备有机 LEDs.应用于有机 EL的化合物很多 ,这为优化和筛选优秀的 EL材料提供了基础 .以 8-羟基喹啉铝为代表的有机金属配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 EL材料 ,这类材料荧光效率高、易于提纯且性质比较稳定 .目前应用于有机 EL金属配合物的发光材料大多配位数均为偶数 ,四配位的 8-羟基喹啉锌配合物 ( Znq2 ) [6…  相似文献   
60.
稀土对锌基合金镀层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盐雾实验、均匀腐蚀实验及电化学方法测量弱极化区双向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展示了纯Zn及Zn-Al,Zn-Al-RE合金在NaCl溶液中的腐蚀情况。用上述不同的实验方法得到了一致的规律。即Zn中掺Al或Al-RE都使Zn的耐蚀性增强。Zn中加入Al-RE耐蚀性尤佳。本文还对稀土提高耐蚀性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