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4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60篇
化学   1331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8篇
综合类   28篇
物理学   34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建立了功能性马来酸酐、丙烯酰胺共聚物树脂P(MA-AM)富集-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Fe(Ⅲ)的新方法。考察了树脂对痕量Fe(Ⅲ)的吸附、洗脱行为。结果表明,在pH=3.5时,P(MA-AM)能富集Fe(Ⅲ),吸附30min时,最大吸附率达98.7%;以3.0mol/L的HCl作为洗脱液,Fe(Ⅲ)的回收率为96.2%;富集倍数可达20倍。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02mg/L,相对标准偏差为3.0%,回收率范围为93.3%~97.6%。方法可应用于实际样品中痕量Fe(Ⅲ)的测定。  相似文献   
82.
通过浸渍法制备了新型纳米氧化石墨烯/麦饭石(GO/MFS)复合吸附材料,并用于镉的分离富集。以火焰原子吸收法为检测手段,研究了GO/MFS复合吸附材料对水中Cd(Ⅱ)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当pH为9.0时,GO/MFS复合吸附材料用量为20mg,振荡10min,Cd(Ⅱ)可被吸附材料定量富集,最大吸附容量为111.1mg/g。吸附等温线均能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线模型,说明该吸附体系是一个单层覆盖与多层吸附相结合的模式。被吸附的Cd(Ⅱ)可用0.15mol/L HNO3定量洗脱。方法测定Cd(Ⅱ)的线性范围为0.04~2.0mg/L,检出限为9.6μg/L;对40μg/LCd(Ⅱ)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5%(n=9)。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分析时间短、线性范围宽等优点。用该法对自来水中Cd(Ⅱ)进行加标测定,回收率101%~103%。  相似文献   
83.
本文对2005年以来,金属离子和金属氧化物亲和色谱材料及其他特别材料结合质谱检测,用于富集分离测定磷酸化肽及磷酸化蛋白的分析方法进行评述。引用文献119篇。  相似文献   
84.
对神东上湾煤(SDR)及其岩相分离所得惰质组富集物(SDI)分别进行核磁(13C-NMR)、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得到煤结构单元信息,与元素分析数据相结合构建了SDR和SDI的结构模型,用ACD/CNMR predictor软件计算结构模型的 13C化学位移。结果表明,SDR芳香结构主要是缩合程度为2的萘,SDI主要是菲和萘,SDI较SDR结构芳香度较高,两个结构中氧主要以羰基氧和羟基氧的形式存在,氮主要以吡咯和吡啶形式存在,两个结构模型计算得到核磁谱图与实验谱图吻合较好,结构式分别为C181H136N2O24和C186H148N2O22。  相似文献   
85.
煤中痕量元素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的迁移行为与富集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天津市某电厂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燃用的原煤及燃烧产物底灰、飞灰、细飞灰(≤50 μm)进行痕量元素含量的测定,分析了Be、Zn、Hg、V、Cr、Mn、Co、Ni、Cu、As、Se、Cd、Pb 13种痕量元素在燃烧过程中的迁移行为,揭示了痕量元素在CFB锅炉中的分配、富集特性。结果表明,CFB锅炉中,较低的炉温对于痕量元素的迁移富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由相对富集系数得知,Be、V、Co、Se在底灰中耗散,在飞灰中富集,Zn、Mn倾向于在底灰中富集,元素Cd、Pb、Ni、Cu挥发性较强,在底灰和飞灰中均是耗散。As受钙氧化物影响,挥发性表现并不明显。Hg在底灰和飞灰中相对富集系数均很低,表明Hg在整个燃烧过程中以气态形式排放;Hg、As、Se、V、Cr、Mn、Co、Ni、Cu、Zn、Pb均有向小颗粒物中富集的趋势。根据相对富集系数以及研究的13种元素在低温CFB锅炉中的迁移行为,将这些元素分为三类:A类(ER<0.1),主要是以气态形式排放元素Hg;B类(0.1R≤0.85),较易挥发元素As、Be、Ni、Cu、Se、Cd、Pb、Co、V;C类(ER>0.85),主要残留在固体产物中元素Zn、Mn、Cr。  相似文献   
86.
刘文涵  何晶晶  滕渊洁 《分析化学》2013,41(8):1226-1231
采用高温顶空液相萃取再转移的方法,对中药白术中挥发性成分进行萃取分离富集,采用顶空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LP-LPE/GC-MS)联用法进行测定,并与传统水蒸汽蒸馏法(SD)提取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对比。对各种测定条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最佳萃取条件为:1.0 mL PEG 400为高温萃取剂,样品用量1.2 g,萃取温度120℃,萃取时间60 min,再将萃取剂用1.0 mL正己烷进行反萃取后进行GC-MS分析;采用HS-LP-LPE/GC-MS鉴定了33个组分,占总组分含量93.18%;SD鉴定了31个组分,占总组分含量97.12%。两种方法共同检测到的组分有29个,均以苍术酮(Atractylone)含量最高。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所提取的组分基本相同,可用于白术挥发性成分的测定。  相似文献   
87.
研究了用MCI-GEL树脂分离富集钯的行为及与一些金属离子分离的条件。Pd(Ⅱ)与二丁基亚砜形成的配合物能被MCI-GEL树脂吸附,当溶液中二丁基亚砜、盐酸的浓度分别为2.5×10-2mol/L、0.1~0.2 mol/L时,Pd(Ⅱ)可与Pt(Ⅳ),Fe(Ⅲ),Ni(Ⅱ),Cu(Ⅱ),Zn(Ⅱ)离子定量分离,Pd(Ⅱ)的萃取率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88.
吉祥草根茎样品经微波消解处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样品溶液中27种金属元素的含量。使用碰撞反应池技术消除了多原子离子对锂、铍、硼、镁、铝、钴、镍、镓、铷、锶、碲、钡、铋和铀等14种元素的干扰。方法的检出限(3s)在0.003~9.79μg.L-1之间。方法用于吉祥草根茎样品的分析,回收率在92.0%~10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8)在0.06%~4.4%之间。  相似文献   
89.
以蚯蚓(Eisenia fetida)为受试生物,研究了8:2和10:2氟调醇(FTOH)在蚯蚓体内的生物富集特性、清除速率和生物转化等.结果表明,全氟辛酸(PFOA)是8:2 FTOH主要的末端降解产物,全氟癸酸(PFDA)是10:2 FTOH主要的末端降解产物.暴露30 d后,蚯蚓体内的全氟化合物浓度达到最高,分别为PFDA(565 ng/g)8:2 FTOH(505 ng/g)PFOA(179 ng/g)10:2 FTOH(148 ng/g).清除阶段8:2 FTOH,10:2 FTOH,PFOA和PFDA半衰期(t1/2)分别为23.1 d,16.5 d,5.8 d和11.4 d,其对应的清除速率常数(ke)分别为0.03/d,0.042/d,0.12/d,0.061/d,说明长碳链的PFCAs更难从生物体内清除,母体化合物FTOHs在蚯蚓体内的持久性更强.  相似文献   
90.
痕量金属元素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准确测定海洋中的痕量金属元素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重要意义。为降低海水基体效应,提高测定准确度,综述了海水痕量金属元素分析中的前处理技术,包括螯合-溶剂萃取法、共沉淀法、稀释-直接进样法、氩气在线稀释法和基于螯合树脂的固相萃取法,比较了各方法的优劣和适用性,并对该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引用文献75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